上海五里桥街道范围 五里桥有几百年的历史
五里桥有几百年的历史
俗称“安平桥”,横跨晋江安海镇与南安水头镇之间的海湾。
始建于宋绍兴八年(1138年),经13年建成。
为花岗石砌成的石墩石梁桥,是我国古代首屈一指的长桥,素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美誉,驰名海内外,经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桥长2255米,有方形、船形、半船形的桥墩361个,桥面宽3-3.8米,桥板长度5-11米不等,最重达25吨,两侧有石护栏;桥上有亭5座:桥东“超然亭”,桥西“海潮庵”,桥中“泗水亭”,两头各设路亭一座,供游人憩息。
“泗水亭”,俗称“中亭”,亭前石柱上有“世间有佛宗斯佛,天下无桥长此桥”楹联一对,立有两尊石雕将军;亭侧保存历代重修碑记14方。
西端桥亭留有清代重修碑刻,东端有五层六角楼阁式仿木结构白塔一座。
历经800年沧桑,安平桥成了“陆上桥”。
1980-1985年国家拨款进行维修,宋代原貌得以恢复。
据《晋江县志》记载:“晋江、南安之界,旧日以舟渡,宋绍兴八年,僧祖派始筑石桥未就,二十一年来赵令衿成之,釃水三百六十二道(即分水道为三百六十二孔),长八百十有一丈,宽一丈六尺……”目前修缮后桥全长为2070米,桥面宽3米至3.6米,以巨型石板铺架桥面,两侧设有栏杆。
桥板又阔又厚,最长者可达十余米,每间用板石七、八条,皆是坚实的花岗岩石。
而这些桥板石从哪里开采而来的,应该是泉州府附近的石窟,但需要用水运。
据说有私家族谱记载,这样的巨石,多是咫尺相望的金门岛开采海运而来的。

桥墩筑法,用长条石和方形石横纵叠砌,呈四方形、单边船形、双边船形三种形式,尚存331座,状如长虹,为中古时代世界上最长的梁式石桥,故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美赞。
此外,长桥的两旁,还置有形式古朴的石塔和石雕佛像,其栏杆柱头还雕刻着维妙维肖的雌雄石狮与护桥将军石像,以夸张的手法,雕刻表现得非常别致,皆为南来的代表作。
整座桥上面的东、西、中部分别置有五座“憩享”,以供人休息,并配有菩萨像。
两翼水中筑有对称方形石塔四座,圆形翠堵婆塔一座,塔身雕刻佛祖,面相丰满慈善。
中亭二尊护桥将军,躯高1.59至1.68米,头戴盔,身着甲,手执剑,雕刻形象威武,这都是宋代石雕艺术的精华。
五里桥 - 五里桥文化公园
五里桥文化公园位于晋江市安海镇,占地面积1050亩,总投资2.5亿元,是一个以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与生态湿地为主要特征的风景名胜公园。
公园规划为“一轴贯东西,一环串八区”,一轴即五里桥文化景观轴,一环即环湖主游路,八区即水国安澜、鹿径水云、鹄渚听鹂、安平夕照、振万园、香海浮珠、长虹碧波、绿野仙踪等八大景区。
五里桥文化公园的建成,对于保护历史文化古桥,改善水头人居生态环境,全面推动城市现代建设,确立泉州南翼中心新城,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