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歌乐山和渣滓洞在一起吗 关于歌乐山下渣滓洞的故事
关于歌乐山下渣滓洞的故事
渣滓洞是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与美帝国主义特务机关合办的,专门囚禁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的监狱。
位于中国重庆市歌乐山麓。
原为人工采掘的煤窑,因渣滓多而得名。

距离白公馆2.5千米。
1939年国民党将此地改为监狱,1943年被中美合作所改造为第二监狱,直属西南长官公署。
渣滓洞监狱三面临山,前面是深沟。
监狱分成内外两院,外院是监狱的办公室和刑讯室,内院有男牢16间,女牢2间,最多时囚禁700余人。
共产党员罗世文、 江竹筠( 江姐 )、李青林等先后囚禁于此。
1949年的一一二七惨案中,国民党对 200 多人集体屠杀,仅有15人脱险。
渣滓洞原为人工采煤的小煤窑,因煤少渣多而得名。
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沟,地形隐蔽。
1943年白公馆被改为“中美合作所”第三招待所,所关押“政治犯”迁此,于1947年4月迁回。
1947年12月,关闭半年多的渣滓洞作为重庆行辕二处第二看守所重新关人。
关押人员来源主要有1947年“六、一”大逮捕的“要犯”、《挺进报》案和“小民革”案中的被捕人员。
上下川东武装起义失败后的被捕起义人员,最多时达三百多人。
江竹筠、许建业、余祖胜等烈士曾在此关押过。
渣滓洞看守所分内外两院,内院有一放风坝,一楼一底的男牢十六间,女牢二间。
为了从精神上瓦解革命者的斗志,特务们特意在渣滓洞内院墙上写“青春一去不复返,仔细想想,认明此时与此地,切莫执迷。
”、“迷津无边,回头是岸”,“宁静忍耐,毋怨毋忧”的标语。
外院是特务办公室,刑讯室。
外院墙上写有讯示特务的标语“长官看不到、想不到、听不到、做不到的,我们要替长官看到、想到、听到、做到”。
白公馆原为四川军阀白驹的郊外别墅。
1939年国民党军统局将此改建为监狱关押“政治犯”。
1943年中美合作所成立后,曾一度作为美方人员招待所,白公馆关押的均属军统认为“案情严重的政治犯”。
有抗日爱国将领黄显声,同济大学校长周均时,爱国人士廖承志,共产党宋绮云,徐林侠夫妇及幼子“小萝卜头”等。
关押“政治犯”最多时达二百余人。
渣滓洞是关押一般“犯人”的地方。
1949年11月27日,解放军已经解放了四川大部分地区,国民党开始屠杀被关押的人员,因渣滓洞的看守人员不够,将白公馆的看守人员也调去,只留下一名看守人员,《红岩》的作者罗广斌等做看守的工作,跟他讲明形势,并说如果放了他们,他们给他作证,会得到政府的宽大处理。
看守将他们放了出来后,他们跑到监狱外边的山上躲了起来,才没有遭到国民党的屠杀。
时代背景
抗日战争胜利后,gcdzg和中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希望建立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国民党反动派仍然要把中国变成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他们与美帝国主义勾结起来,在1946年6月,向gcdzg领导的解放区进攻,发动了内战。
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的进攻予以英勇反击,1948年秋,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歼来和改编了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歼灭了,这就大大加速了全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发动渡江战役,以排山倒海之势直下江南。
敌军的防线被摧毁了。
4月23日,解放军攻入南京,占领国民党政府的“总统府”。
国民党反动政权垮台了。
1949年10月1日,是中国人民永远纪念的日子。
这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参考资料:://baike.baidu/view/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