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战功最多的将军 此人是唐朝名将,战功颇为显著,为何战死后却被削去官职?
此人是唐朝名将,战功颇为显著,为何战死后却被削去官职?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句流传千古的唐诗,道出古代战争的残酷性。几乎每一个朝代,都有能力脱俗的将领,他们用过人胆识和出色才能,立下汗马功劳。一般来说,如果将领不幸战死沙场,皇帝必然会追封更高的职位,但唐朝有一位名将,战功颇为显著,为何战死后却被削去官职呢?

他就是隋末唐初的郭孝恪,早年游手好闲,但家庭条件并不好,家人劝他不要好高骛远,老老实实到田间耕作,他却从不听从,依旧我行我素,连父亲都称他为无赖,跟当年的刘邦差不多。几年后,郭孝恪得知瓦岗寨在招募士兵,带着一些关系不错的同乡前去投奔。
自从来到瓦岗寨,郭孝恪的才能逐渐显露,并与徐世绩乡试(后改名为李绩),两人共同镇守黎阳。此时李渊已经建立大唐,而瓦岗军节节败退,李绩和郭孝恪商量之后,转投到唐军麾下,这对于郭孝恪来说,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转折点。
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况且郭孝恪遇到了知人善任的李世民,无异于鱼儿游进大海,尽情发挥平生所学。虎牢关之战中,郭孝恪进献妙计,唐军活捉劲敌窦建德,事后李世民对将士封赏时说:“郭孝恪曾献擒窦建德之计,功劳在众将之上。”
既然立下如此之大的战功,朝廷自然不会亏待郭孝恪,提拔他为上柱国,并兼任好几个地方的刺史。贞观年间,郭孝恪又被委以重任,去镇守凉州、西州等地,期间他各方面都表现突出,还击败入侵的突厥军,没有辜负唐太宗对他的信任与期望。
后来,唐太宗决定征讨龟兹,此次属于劳师远征,必须挑选靠谱的将领,就让阿史那社尔担任主帅,而能征善战的郭孝恪作为副帅,带着十几万唐军浩浩荡荡地出发,整容不可谓不豪华。在唐太宗看来,此战应该有很大把握取胜,却因为郭孝恪的一个举动,让唐军损失惨重。
当时龟兹已经基本拿下,只是龟兹的丞相逃脱,郭孝恪不顾部下劝阻,没有让将士进城休整,而是直接在城外安营扎寨。历经大小战事无数的郭孝恪,经验称得上丰富,理应清楚城内比城外更安全,至少有城墙可以作为屏障,或许他太自负了。
结果逃走的龟兹丞相从别处借了不少兵马,杀出一个回马枪,让唐军措手不及,被敌人前后夹击,郭孝恪也中箭而亡。消息传入京城,唐太宗既悲痛又愤怒,认为郭孝恪之死属于咎由自取,因为他的缘故,许多将士白白送命,所以下旨削去郭孝恪生前的所有官职,但念及他以前的功绩,还是将郭孝恪厚葬。
参考资料:《旧唐书.郭孝恪传》
相关文章
- 良将无赫赫战功 三国曹魏名将李典:屡立战功,16岁就当上了中郎将
- 史上战功最多的将军 一代名将薛仁贵有什么战功吗?薛仁贵三次征讨高丽
- 史上战功最多的将军 名将张嶷:一个战功赫赫却不为人知的蜀中大将
- 史上战功最多的将军 战功卓绝的名将檀道济到底是被谁杀的
- 史上战功最多的将军 三国名将朱y一生战功 忠臣名将皇甫嵩朱y之死
- 良将无赫赫战功 桓温除了驸马身份,还是战功赫赫的东晋名将
- 乐毅为什么不是四大名将 南宋抗金名将高宠四大战功:一招打败金兀术
- 史上战功最多的将军 中国古代有两个名将战功累累,可是在“战神”眼里只是喽啰
- 史上战功最多的将军 开国名将中,他战功最大、地位最高,却低调得让人心疼
- 史上战功最多的将军 立下赫赫战功的大唐名将郭孝恪,最后结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