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许天师许逊 许逊简介

火烧 2021-08-19 17:08:06 1109
许逊简介 许逊简介  许逊,道教淨明道祖师,字敬之,晋代高阳(今河南汝南县)人,在多样的传记资料中,大多记载许逊生于东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东晋宁康二年(公元374年)飞昇成仙,享年一百三十六岁

许逊简介  

许逊简介

许天师许逊 许逊简介

  许逊,道教淨明道祖师,字敬之,晋代高阳(今河南汝南县)人,在多样的传记资料中,大多记载许逊生于东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东晋宁康二年(公元374年)飞昇成仙,享年一百三十六岁。关于许逊的诞生,相传许逊的母亲梦见金凤衔珠坠于掌中,但因母亲玩珠而吞之,梦醒后感孕而生下许逊。根据记载,许逊久居豫章(今江西省南昌)传道,着《灵剑子》等书。晋太康初年(公元280年)许逊任旌阳(今湖北枝江县,一说为四川德阳县)县令,教以忠孝、仁慈、忍慎、勤俭,由是吏民悦服,人称许旌阳。元康元年(公元291年)爆发八王之乱,许逊弃官东归,与吴勐在豫章地区传布教法。许逊事蹟未见正史,道书所载各有不一。这些材料都显示许逊天生伶俐、容貌不凡,年少时以涉猎为业,一日入山射鹿,许逊见母鹿生产后,舔小鹿便死去,许逊深受感悟,便将打猎用的弓箭丢弃不用,潜心学问。许逊听闻西安吴勐(生卒年不详)学有道法,吴勐是被誉为「二十四孝」的一人,事亲至孝,许逊向吴勐学法,尽得吴勐的真传,但也有学者质疑在相关史料找不到两人交往的记述。许逊后来栖托西山逍遥山(今江西省西山)金氏之宅修道。

  明英宗正统年间(公元1436年——公元1449年)所编《正统道藏》收录四部许逊的传记:分别是《孝道吴许二真君传》、《西山许真君八十五化录》、《许太史真君图传》、《许真君仙传》。另有数篇收录于其他经典或藏外资料,影响深远的《十二真君传》则已亡佚。根据记载,许逊得道有三种说法:(一)许逊得道于吴勐;(二)许逊得道于兰公;(三)许逊、吴勐皆得道于谌母,授以淨明灵宝忠孝之道。这些说法增添了许逊传说的多样性。许逊的西山教团达上百人规模,教团有十二真君,分别为:许逊、吴勐、时荷、甘战、周广、陈勋、曾亨、盱烈、施岑、彭抗、黄仁览、锺离嘉。其中五人为许逊家族或姻亲,大多以南昌西山为中心,传教范围遍及豫章地区、岳州平江(今湖南平江)。许逊最让人称道之事,即斗蛟斩蛇的事蹟,为地方百姓除害。传教初期,许逊教团以道德修炼、立志神仙、济生利民等方面进行道教文化的传播,吸收不少信徒。宋代许逊信仰得皇室尊奉,在北宋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0年)西山游帷观升格为玉隆观,后在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许逊被封「神功妙济真君」,至元代加封「至道玄应神功妙济真君」,世称许真君。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玉隆观升格为「玉隆万寿宫」,皇室请道士在此建道场七昼夜。此时许逊信仰在宋代社会已相当流行,在《正统道藏》收录不少民众与官方崇拜许逊的信仰盛况。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由于金军入侵,民不聊生,玉隆万寿宫道士何真公祈望许真君救济民众。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许真君降至玉隆宫传授「飞仙度人经」和「淨明忠孝大法」给予何真公。于是何真公建立翼真坛,将道法传授给五百多个弟子,解除了民众的厄运,安定了人民的生活。

  许逊教团的发展,以训释忠、孝、廉、谨、宽、裕、容、忍的「八宝垂训」为主轴,成为淨明道所传承的忠孝之道。据传淨明道开创者:十三世纪的元代道士刘玉(公元1257年——公元1308年)宣称得许真君教法,刘玉用善道教化人民,以至于远近闻之。淨明道特点是融会道、儒、释的三教合一精神。在《淨明忠孝全书》阐明许逊与刘玉之间存在师徒关係,强化许逊与淨明忠孝道的连结。总而言之,许逊传说从六朝开始,到唐代初次定型,起初豫章西山只是地区性的信仰,后来因为受宋代皇室尊崇而提升信仰地位。值得注意的是,许逊教团中心思想以儒家伦理所强调的孝道为核心,具有浓厚的庶民性、通俗性。目前福建、台湾等地所流行的闾山法派,其中三奶派主神陈靖姑相传曾上闾山与许逊学习道法,造就现今闾山派尊奉许逊为「闾山法主」,强调许逊道法的斩妖除邪特色在当代民间信仰仍然持续保存。当今台湾供奉许逊的庙宇属桃园市大园区仁寿宫为着称,主祀感天大帝,也就是许逊真君。相传此庙自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3年)从福建漳州分灵来台,为台湾历史悠久的许逊信仰庙宇,配祀开漳圣王、中坛元帅、神农大帝、关圣帝君、观音佛祖等神祇,民国一零二年(公元2013年)重建完成,是当地人的信仰中心。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