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自动离职规定 劳动合同法中,员工自动离职,用人单位怎样补偿
劳动合同法中,员工自动离职,用人单位怎样补偿
劳动合同法中,员工自动离职,用人单位怎样补偿
【1】员工自动离职,用人单位怎样补偿
【2】什么叫自动离职?是劳动者不辞而别吗?
还是劳动者自己主动辞职?
【3】如果是不辞而别,
劳动者应该回单位补交书面的辞职报告,还要提前30日。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7条
【4】如果劳动者主动辞职,用人单位没有违反《劳动合同法》的情况,
单位不用给劳动者经济补偿金。
【5】用人单位有违反《劳动合同法》的情况,劳动者主动辞职,
按照《劳动合同法》第38条,第46条,第47条。
给劳动者经济补偿金。按照劳动者工龄,
每满一年,补偿劳动者一个月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自动离职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必然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不能够接受的。
劳动者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解除与单位的劳动合同,并主张已工作期间的经济补偿。
不是自动离职。
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炒员工赔偿金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上面情形如果炒员工,单位是不用支付经济补偿金。
如果是因为员工存在一些轻微过错,比如不胜任工作经过培训仍不胜任等等,单位也可以炒员工,但是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补偿金按照工作一年补偿一个月工资,最多补偿12个月工资。
如果单位没有合法理由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炒员工,那么要支付双倍的经济补偿金。
没有签定劳动合同的员工自动离职用人单位要怎么赔偿
1,员工主动离职,不能要求工作年限的补偿金或赔偿金,但还是可以要求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
2 公司应在员工入职起一个月内(试用期内也要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若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应从第二个月起支付员工双倍工资。但要注意一年的诉讼时效问题,双倍工资的请求诉讼时效是逐月失效的。双倍工资时效性是从员工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犯后一年内。实践中是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第二个月发工资之日起开始计算一年的诉讼时效。
员工被迫自动离职,用人单位算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吗
虽然给劳动者穿小鞋,迫使劳动者自己离职是用人单位开除职工惯用伎俩,但是很多劳动者在自愿离职后才会去了解劳动法,发现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是有经济补偿金的。然后又以被迫离职为由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补偿金,这个难道不是很可笑吗?试问这些劳动者,你们有证据能够证明是被迫的么?
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对员工负什么责任?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需要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合同,需要按照《劳动合同法》的内容执行,不得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要求,解除劳动关系需要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执行,符合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的,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予以支付。
《劳动合同法》
第七十七条 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或者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
第七十八条 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履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情况进行监督。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工会有权提出意见或者要求纠正;劳动者申请仲裁、提起诉讼的,工会依法给予支持和帮助。
第七十九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本法的行为都有权举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应当及时核实、处理,并对举报有功人员给予奖励。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第三条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自动离职后有什么补偿?
用人单位不需要你补偿。自动离职的,公司也不需要补偿你。

劳动合同法 离职 补偿
除用人单位维持或提高劳动合同条件劳动者拒绝续签的,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的,支付经济补偿金。这是劳动合同法里面的明确规定,所以,你自己不愿意续签劳动合同,不能得到经济补偿金。
劳动合同法中的用人单位包括哪些?
用人单位主要指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及符合用人资格的其他劳动组织,在一定情况下还包括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组织。其中,企业既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等,也包括法人企业、非法人企业(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等)。个体经济组织是依法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并领取营业执照从事工商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个体单位,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个体工商户。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根据《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我国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主要有各类民办学校、医院、文艺团体、科研院所、体育场馆、职业培训中心、福利院、人才交流中心等。基于这类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实质,将其内部的劳动关系纳入劳动合同法调整。
用人单位违法劳动合同法的
应该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依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八条(十)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单位收取保证金,违反《劳动合同法》第9条规定,所以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不解除合同你也可以选择向劳动行政部门进行投诉,依据《劳动合同法》 第九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第八十四条 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即可,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参考依据: 1、《劳动合同法》 第九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2、 《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四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3、《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条件、程序, 劳动者 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十)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