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涂姓的辈分排行 中国有姓涂的将军吗?

火烧 2022-01-28 09:11:57 1197
中国有姓涂的将军吗? 中国有姓涂的将军吗?有。开国少将;涂则生。涂锡道。涂学忠。涂通今。文职少将;涂元季。国民党中将;涂思宗。涂姓人口分布狭窄,主要分布在江西和潢川、红安一线。而这两大分布区,正是共和
涂姓的辈分排行 中国有姓涂的将军吗?

中国有姓涂的将军吗?  

中国有姓涂的将军吗?

有。

开国少将;涂则生。涂锡道。涂学忠。涂通今。

文职少将;涂元季。

国民党中将;涂思宗。

涂姓人口分布狭窄,主要分布在江西和潢川、红安一线。而这两大分布区,正是共和国早期根据地

中心区域(豫鄂皖边区、井冈山),所以涂姓参加革命的人并不少。作为人口极少的姓氏,也拥有

四位开国少将。

中国有姓苗的将军吗?

苗晋卿
潞州壶关人,唐代宰相。进士出身。玄宗逃亡入蜀后,被肃宗拜为左相。唐军还师国都后,封为韩国公。代宗时,吐蕃曾占领京都,其被胁迫而闭口不言。其子苗丕,历任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郎中,官终河南少尹。 在唐王朝由盛而衰之际,有一位三朝为官、身高位显的宰辅之臣,他为人谦柔宽厚,处事恭谨。幼年时苗晋卿勤奋好学,文章尤佳,因而在科举取士的时分,得以高中进士。他先后活泼于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三朝的政治舞台上。
江苏宝应苗林苗氏族谱中苗晋卿遗像
起先,他久滞县尉一职,后调入朝廷,任过侍御史和度支、兵部、吏部员外郎等职。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今后连连高升,至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成为正四品大员吏部侍郎,掌管了科举取士的大权。天宝二年(743年)他因开科取士不公,被贬为健康太守,转任过魏郡、河东、扶风等地太守,因政绩而封为高平县男,后又再度调入朝廷,历任工部尚书、东京留守、宪部尚书等职。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苗晋卿被委以左宰相的重担,料理军国火事,其年十二月因功封爵为韩国公,食邑五百户,今后又转任过中书侍郎、侍中、太子太傅,唐代宗时为太子太保。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暴乱发生后,唐王朝很快丢掉京城。苗晋卿身为唐宪部尚书,因声威甚高而遭到独断国政的杨国忠的妒忌和架空。暴乱一开始,杨国忠奏请唐玄宗,让苗晋卿去担任陕州刺史、陕虢两州防范史,妄图把他挤出朝廷,到前哨领兵交兵,与安史叛军对立。他以年事已高、沉疴在身为由决断辞去所授之职,这引起了唐玄宗的不满,虽答应了他,但又解除了他宪部尚书的职务。但他依旧跋山涉水,饱经艰幸,到金州流亡,后又曲折回到唐肃宗的行在。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吐蕃戎行又占据长安京城,一些叛臣勾通吐蕃另立朝廷。那时,苗晋卿被唐代宗由侍中降职为太子太保,因病老卧床家中不能行走。伪朝廷想借他的声威打扮门庭,派人抬着肩舆,威逼利诱他参与伪政府。而苗晋卿一言不发,不予理睬。苗晋卿不计个人恩怨,一直保护唐王朝的控制,不管个人安危,忠于唐廷,保全节操,确实难能可贵啊!其二是地治郡有方,深得民意,苗晋卿在做当地官时间,宽厚待人,为官清凉,又长于抓大政战略,所到之处均有政绩,尤其是在魏郡做太守三年时间,政治清明,很得民意。当他调任之后,魏郡庶民因敬重和思念他,在他生前就为他树立祠庙,树碑立表,树碑立传。其三是他捐资办学,谋福桑梓。苗晋鲫做魏郡太守时间,曾回乡探亲,在回乡途中,走到能望见壶关县城的当地,他就下了车马,步行行进,以示对乡邦的恭顺。手下小吏劝止说:“太守德高望重,不该当这样自轻贱”,他却说:“过公门都要下马,何况是父母之邦呢?对父母之邦的全部都应该敬重,你啥也别说了”,硬是步行到城里。到乡里之后,父老乡亲有向他献酒的,他都一概走下台阶接手中恭顺地饮尽,其时大家都赞许他这种谦敬的美德,他还拿出个人俸禄万钱献给乡学为经费,开展教诲,谋福于桑梓。
永泰元年(765年)苗晋卿病老逝世,终年81岁。唐代宗因而辍朝3日,为他举丧,谥号“懿献”,后又改为“文贞”。大历七年(772年)他作为重臣列入唐肃宗祭庙享用祭拜,封建时代人臣的最辉煌时刻苗晋卿全部得到了,活着时候位居宰相,死后作为重臣列入唐肃宗祭庙享用祭拜,这是封建时代对一个臣子贡献的最直接肯定。
苗晋卿,祖苗夔,追赠礼部尚书。父苗殆庶,官至绛州龙门县丞。晋卿幼好学,能写文章,又能诗,王维谓其“时人以为鲍参军、谢吏部为更生云”。苗晋卿共十子,分别是太子通事舍人苗收、驾部员外郎苗发、河南少尹苗丕、苗坚、给事中苗粲、苗稷、苗垂、苗向、户部员外郎苗昌。苗晋卿一门辉煌数代,人才辈出。可见苗氏在迁居上党之后,其家族发展之盛,代不乏人,屡有位列卿尹者。苗氏一族由上党繁盛之后,又逐步迁散到了附近的泽州、永济、河曲等地。
苗奉倩
唐玄宗时期人,生卒年不详,天宝七年(748)任处州刺史。
苗稷
唐宪宗时期人,元和十四年(819)人任处州刺史。
苗发
唐,(约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潞州壶关人,大历十才子之一。苗晋卿十个儿子之一,生卒年均不详,
约唐玄宗天宝末前后在世。初为乐平令,授兵部员外郎,迁驾部员外郎。仕终都官郎中。发常与当时名士酬答。
苗海潮
下邳(今江苏邳州)人,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六一三年聚众起义,不久并入杜伏威部,抗击隋军于江淮一带。后降唐。
苗台符
苗台符六岁能作文章,聪明无比。十几岁博览群书,著《皇心》三十卷。十六岁考中进士。张读也是很小就擅长吟诗作赋。十八岁中进士。跟苗台符是同年。两人又一起在少师(官名)郑薰(任宣州地方官时)那里作佐官。两人经常在宣州西明寺的东廓下,张贴他们的诗作。有人暗中批注说:两个前进士,一对阿孩儿。苗台符十七岁死去,神童英年早逝。张读做到礼部侍郎。著作有:苗台符《古今通要》四卷。
苗蕃、苗忄音、苗恪
潞州壶关人,唐代大臣。父子三人均为进士出身。父苗蕃累官至太原府参军。苗忄音娶宰相牛僧孺之女,官至户部郎中。苗恪历官洛阳令、翰林学士、户部侍郎,后出任山南西道节度使。
苗训
河中人,宋初大臣。善天文占候术,曾于营中预言赵匡胤陈桥兵变。宋初,累官至检校工部尚书。
苗时中
宋代名宦。字子居,其先自壶关徙宿州。以荫主宁陵簿。邑有古河久陻,请开导以溉田,为利甚博,人谓之苗公河。调潞州司法参军。郡守欲入一囚于死,执不可。守怒,责甚峻,时中曰:“宁归田里,法不可夺。”守悟而听之。熙宁中,以司农丞使梓州路,密荐能吏十人,后皆进用,人卒莫之知。讨蛮时以创立折运法,使得军粮供应无缺,因功升迁两阶,为发运副使、河东转运使,加直龙图阁、知桂州,进宝文阁待制、户部侍郎。
苗仲先
通州人,字子野,为北宋徐州太守。
苗授
潞州上党(今山西长治)人,北宋将领。以荫补官,在攻打羌、西夏等战役中,屡立战功,累迁武泰军节度使、殿前副都指挥使,后以保康节度使知潞州。其子苗履亦为宋将,累官至天武都指挥使。
苗 履
宋将,累官至天都节度使。
苗傅
上党人,南宋将领。累官至统制官。后与刘正彦发动叛乱,逼高宗让位于太子,被勤王之师击败,并被俘杀。
苗翊
南宋将领,参与了清君侧的苗刘兵变,企图威逼利诱赵构抗金。
苗再成
南宋官吏,南宋抗元三杰之一。累官至真州知府。文天祥败走真州时,被其请入城中,共商抗元大计。如果不是苗再成抗旨不尊,文天祥早就被杀死在真州城下,更没有后世的《正气歌》。后死守孤城,城陷,不屈而死。
苗道润
苗道润(?-1218)金代骠骑大将军、留守中都苗道润,河北九公中的大部分都是苗道润的手下。贞祐初为河北义军队长。宣宗迁汴,河北义军集结,抗击蒙古兵。他“有勇略、敢战斗,能得众心”(《金史》)。累至骠骑上将军、中都路经略使,兼知中山府(河北定州)事前后抚定五十余城。兴定元年(1217)奉诏恢复中都,与诸军不和而相攻。次年被易州贾瑀诱杀。
苗善时
元朝词人,留有词作《步蟾宫》和《望江南》:
阳复干纯阳姤午。象帝先、是吾玄祖。一气氤氲降甘雨。始恍然、火浮黎土。无极极中诚密锢。玉龙蟠、幽囚金虎。主人轻鼓没弦琴,全不属、宫商律吕。
清高士,志道体真仙。养浩虚中吹玉笛,凝神真乐吸琼笙。清净莹心天。离欲海,放倒我人山。玄素采阴魔畜道,娄公邪术执为玄。休效损丹田
苗道一
元朝全真教第十二任掌门、第十七任掌门,回首王重阳祖师创教至今的八百年来,至苗道一,元武宗在至大三年(1310),加尊全真教的祖师和重要弟子,北五祖由真君升帝君;北七真由真人升真君。其后,孙德彧、兰道元、孙履道、完颜德明等相继掌教。自苗道一起,每任掌教皆授封为真人、演教大宗师、知集贤院道教事。大约在元代中后期,南北归宗,又合并了真大道、楼观道和部分净明道,成为唯一的一个上层丹鼎大派。
苗好谦
苗好谦,我国古著名农学家,元代成武焦村(今成武县汶上集镇前苗楼村)人。初任都察院属员,延祐三年(1316)年升任淮东廉访司佥事,因“善课桑农”,皇帝“赐衣一袭”,后入朝为司农丞,著有《栽桑图说》和《农桑辑要》,受到皇帝赞许:“农桑衣食之本,此图甚善”。遂命刊印千册,散之民间。并晋升苗好谦为御史中丞。
苗衷
凤阳府定远(今属安徽)人,明代大臣。永乐年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有《史阁纪闻》、《归回录》、《雪窝稿》。
苗汝霖
明代军事家,生卒不详。嘉靖五年丙戌科二甲进士(第四十二名),山西朔州人,官至兵部郎中,其父、子均为兵部名将,曾驻守山海关。善诗,现存作品仅余一首,墨迹至今保留于山海关: 登亭试问秦皇岛,海上神仙信有无。今古几人能化羽,乾坤何处是蓬壶?
苗朝阳
山西河曲人,明代官吏。万历五年进士。历任新蔡、杞县知县,以廉能称。升兵科给事中,官至太仆少卿。
苗焕
字尔章,又字文峰,生于嘉靖二十二年(1543)六月十三日。21岁时中嘉靖四十三年(1564)甲子科举人,列第22名;28岁时登隆庆五年(1571)辛未科进士,会试第68名,殿试为三甲225名,赐同进士出身,同年即授宝丰知县,“性戆直,果敢有为,冰操自历,属吏清风”,祀宝丰县名宦祠。万历六年(1578)任平山知县,万历三十四年任鲁山县知县,修鲁山城池。后升任四川保宁府知府,时监司有人蜚语中伤,遂谢政归乡。万历四十七年(1619)春卒,寿年七十有六。崇祯三年(1630)祀泽州乡贤。生有三子,分别是苗有土,苗广土和苗胙土,苗胙土成就三子最高。
苗胙土
字叔康,号晋侯,万历十七年(1589年)七月初九日生于保宁府官邸,两个哥哥分别是苗有土和苗广土。万历四十六年(1618)中戊午科举人,列第二十七名;天启二年(1622)登壬戌科进士,会试第297名,殿试二甲58名,赐进士出身,刑部观政;天启四年(1624)四月授户部福建司主事,崇祯九年担任佥都御史、郧阳巡抚,称为正二品大员,达到了其事业的顶峰。苗胙土曾平定邓玘兵变,

中国有姓梁的将军吗?

梁益耳(?—前618年):嬴姓,梁氏,名益耳。寓居河东(郡治在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晋国大将。
梁师都:夏州朔方(今陕西省靖边北白城子)人,隋朝任鹰扬郎将,617年起兵反隋,在朔方自称皇帝,国号梁,年号永隆,历时十一年;在中国历史上,梁姓一人称帝。
梁红玉:楚州(今淮安)人,南宋名将韩世忠之妻,我国古代杰出的女军事家,在抗金斗争中,多次立功,被封为安夫人、扬国夫人。
以上是古代的,近现代开国将领有不少姓梁:
梁从学中将,梁必业中将,梁兴初中将,梁秉治中将
梁天喜少将,梁中玉少将,梁仁芥少将,梁玉振少将,梁达三少将,
梁金华少将,梁辑卿少将,梁军少将

中国有姓欧阳的将军吗

欧阳深 一抗倭英雄
一代儒将 欧阳毅
黄埔六期抗日英雄 欧阳彦超将军
你可以百度下

中国有没有姓腾的将军

1、滕修:晋代名将。字显先,南阳人。初仕吴为将帅,历官广州刺史。武帝时任安南将军,广州牧。封武当侯。
2、滕代远将军
3、滕海清将军

民国有姓游的将军吗?

游好扬(1916-1991),江西省赣县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军部警卫排副排长,保卫局警卫排长。参加了长征。抗战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特务团副连长,一二○师三五八旅七一六团连长、营长、副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野战军三五八旅七一六团团长,第一野战军一军师长。建国后,任第一兵团师长、副军长、军长,沈阳军区副司令员、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游胜华(1912—1996),江西省万安县人,原名游辉贵。抗战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卫生部副部长、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卫生部部长,第十九兵团后勤部副部长。建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后勤部副部长兼卫生部部长,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预防处处长、预防局局长,湖南医学院院长,北京军区后勤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游凌云 ,号毅澄,1907年出生于湖北浠水,国民党陆军炮兵学校第2期、陆军大学第15期毕业。1948年6月21日豫东战役中,以中国国民党整编第六十六师参谋长、少将身份在河南开封被gcdzg俘虏。后被特赦。1974年在北京逝世。

我国有姓云的将军吗

历史上姓云的名人:

云定兴:隋朝人,官至大将军。因纵勇为非,坐罪夺官,与妻子俱没为官奴。炀帝嗣位,闻定兴具有巧思,召至东京,襄办营造。定兴见宇文述得宠,曲意谀媚,特购集珍珠,络成宝帐,奉献与述。述喜出望外,兄事定兴,荐使督造兵器,且与语道:“兄所作器仗,悉合上意。惟始终不得好官,无非为长宁兄弟,尚未处死哩。”定兴愤然道:“此等俱无用物,何不劝上一体就诛。”忍哉定兴!
云景龙:字良遇。宋朝时许州(今河南省许昌)人。乾道中知慈州、莅政严明,幽枉必达。兴学劝农,谨身节用。强梗肃然,而又不为权势所屈。人心顺服,社会安定。后去官,祖饯者为之流泪。

云于熙:字时纯,清代文昌(今海南省文昌市)人。少质鲁,苦学。不喜举业,面海筑一房屋,称:“观澜斋”,在斋中读书吟诗,经常有人到那里向他请教。他“读书必求实践,检束身心常恐不及,设功过格逐教自警,又以‘戒欺求慊、存心养性’”。八字书绅为铭,家赤贫,岳父赠以奁田,他焚券却之。所著有《心性图》。

云崇对:字策臣,广东省文昌(今海南省文昌市)人。清末旅泰企业家和杰出侨领。泰国“云氏家族”第一代。清诰授奉政大夫、候选同知。云崇对青年时代到泰国谋生,后与当地泰女娘坎通婚,共生育过七男三女。“云氏家族”第二、第三代先后出了三个部长,被人们誉为“部长家族”。第二代的云茂修、云茂伦、云茂保和云茂杰被人们誉为“一门四杰”,对泰国政治、经济、外交、华侨社团作出了巨大贡献。

云逢松:(泰名乃颂迈·云达军):云茂修三子,是“云氏家族”第三代中的代表人物,泰国著名的政治家、企业家、银行家。1972年,云逢松首次出任泰国他侬内阁财政部副部长。1974年,出任讪耶内阁财政部长。1977年后,又继续出任江萨总理和炳·廷素拉暖总理的财政部长。云逢松时刻铭记慈父的叮咛,先后三次率领泰国云氏宗亲回穗返琼省亲与扫墓。

以前中国有没有姓杨的将军

杨得志,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名将;
杨尚昆,也带兵打仗,但解放后即脱离军职,因此在55年授衔中没有他的份;1988--1992年任gjzx.
杨成武,中共名将.
杨业,北宋名将,碰死李陵碑,小说<<杨家将>>中杨老令公的原形;
杨景:杨业之子,北宋名将,小说<<杨家将>>中杨六郎的原形;

韩国有姓李的将军吗?

是的。就是日本打韩国时海战胜利了了一次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