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韩信真人历史图片 历史上韩信是怎么死的

火烧 2022-10-15 05:07:10 1057
历史上韩信是怎么死的 吕后与相国萧何合谋,将其骗入长乐宫中,斩于钟室,夷其三族。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汉族,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安市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军事家

历史上韩信是怎么死的  

吕后与相国萧何合谋,将其骗入长乐宫中,斩于钟室,夷其三族。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汉族,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安市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与彭越、英布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

韩信真人历史图片 历史上韩信是怎么死的

早年家贫,常从人寄食。

秦末参加反秦斗争投奔项羽,后经夏侯婴推荐,拜治粟都尉,未得到重用。

萧何向刘邦保举韩信,于是,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

在楚汉战争中,韩信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才能。

平定了魏国,又背水一战击败代、赵。

之后,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国。

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萧何誉为“国士无双”,刘邦评价曰:“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

“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

“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

作为军事理论家,他与张良整兵书,并著有兵法三篇 。

扩展资料

1.司马迁的评价:我曾经到过淮阴县,那里的人告诉我,韩信即使在一介平民时,志气也是和平常人不一样的。

那时,他的母亲过世,家里贫穷,韩信无办法按照当时的礼节安葬母亲。

但是,他却寻找到一个风水宝地——地势高并且宽敞平坦,可以容纳上万户人家居住的地方作为母亲的墓地。

我,也到过他母亲的墓地,果然和淮阴父老说的那样。

2.司马光的评价:一般人可能认为韩信是最早提出统一天下的伟大战略的人,他和刘邦一起在汉中起事,平定了三秦之后,就和刘邦分兵攻取北方,擒了魏王,夺取代国,打败赵国,威胁燕国,乘胜向东攻击并占领了齐国,往南又在垓下消灭了楚国,汉朝所以能够得到天下,大抵说来都是韩信的功劳。

看他拒绝蒯彻的游说,在陈迎接刘邦,怎么会有反叛的心呢?!实在是因为他失掉了王爵而心里不快,才做出背叛谋反的行为。

3.刘邵:“胆力绝众,才略过人,是谓骁雄,白起、韩信是也。”

4.何晏:“此两将者,殆蚩尤之敌对,开辟所希有也,何者胜,或曰:白起功多,前史以为出奇无穷,欲窥沧海,白起为胜,若夫韩信,断幡以覆军,拔旗以流血,其以取胜,非复人力也,亦可谓奇之又奇者哉,白起破赵军,诈奔而断其粮道,取胜之术,皆此类也,所谓可奇於不奇之间矣,安得比其奇之又奇者哉。”

5.苏轼:“抱王霸之大略,蓄英雄之壮图,志吞六合,气盖万夫。”

6.何去非:“言兵无若孙武,用兵无若韩信、曹公。

武虽以兵为书,而不甚见于其所自用。

韩信不自为书,曹公虽为而不见于后世。

然而传称二人者之学皆出于武,是以能神于用而不穷。

窃尝究之,武之十三篇,天下之学失者所通诵也。

使其皆知所以用之,则天下孰不为韩、曹也?以韩、曹未有继于后世,则凡得武之书伏而读之者,未必皆能办于战也。”

7.陈亮:“汉高帝所籍以取天下者,故非一人之力,而萧何、韩信、张良盖杰然于其间。

天下既定,而不免于疑。

于是张良以神仙自托;萧何以谨畏自保;韩信以盖世之功,进退无以自明。

萧何能知之于未用之先,而卒不能保其非叛,方且借信以为自保矣。”

8.洪迈:“汉高祖用韩信为大将,而三以诈临之:信既定赵,高祖自成皋度河,晨自称汉使驰入信壁,信未起,即其卧,夺其印符,麾召诸将易置之;项羽死,则又袭夺其军;卒之伪游云梦而缚信。

夫以豁达大度开基之主,所行乃如是,信之终于谋逆,盖有以启之矣。”

9.杨维桢:“韩信登坛之日,毕陈平生之画略,论楚之所以失,汉之所以得,此三秦还定之谋所以卒定韩信之手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韩信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