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兵家必争之地 黄河百害唯富河套,自古兵家必争,河套为何如此重要?

火烧 2022-03-06 17:00:21 1077
黄河百害唯富河套,自古兵家必争,河套为何如此重要? 有句老话说:"黄河百害,唯富一套",说的是黄河虽然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但是自古黄河泛滥让百姓苦不堪言。但是,唯有一个地方,是由于黄河而变得富饶,

黄河百害唯富河套,自古兵家必争,河套为何如此重要?  

兵家必争之地 黄河百害唯富河套,自古兵家必争,河套为何如此重要?
有句老话说:"黄河百害,唯富一套",说的是黄河虽然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但是自古黄河泛滥让百姓苦不堪言。但是,唯有一个地方,是由于黄河而变得富饶,这个地方就是——河套平原。 河套,指内蒙古和宁夏境内贺兰山以东、狼山和大青山以南黄河流经地区。因黄河流经此形成一个大弯曲,故名。"河套"一名始于汉代。 「 ”塞上米粮川”——河套平原 河套平原素有「 ”塞上米粮川”的美誉。 《明史》中关于河套地区的记载是: "西有奢延水,西北有黑水,经卫(按指榆林卫,今陕西榆林)南,为三岔川流入焉。又北有大河(按即黄河),自宁夏卫(今宁夏银川)东北流经此,西经旧丰州西,折而东,经三受降城南,折而南,经旧东胜卫(今呼和浩特托克托县),又东入山西平虏卫(今山西朔州平鲁区)界,地可二千里。大河三面环之,所谓河套也。" 河套地区对于中远的拱卫意义重大,自古河套地区就是中原民族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战略要地。 阴山岩画——黄河文明的象征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河套地区的前世今生,看看为何此地如此重要。 周灭商之前,河套地区是被称为北狄的游牧民族的聚集地。 而到了春秋时期,随着赵武灵王的西拓,将赵国疆域延伸到阴山山脉,并在此设立云中郡(大抵位于内蒙古土默川平原东都地区)。 到秦朝统一中原以后,河套地区已然处于匈奴占领之下。而后秦始皇派蒙恬率十万大军将匈奴逐出河套,而且迁入3万户百姓,并设立云中、九原两个郡,分别位于今呼和浩特托克托东北和后套及其以东至包头市,黄河南岸的鄂尔多斯市北部。 秦末汉初河套边界示意图 而自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将匈奴赶走以后,便于始皇帝33年(公元前214年)开始修建了一条又西起甘肃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筑长城万余里,以防匈奴南进,史称秦长城。 河套地区赵长城遗址 其实,在秦修建完整的秦长城之前,赵国就在北境修建了一条「 ”赵长城”。而赵长城并没有像今天明长城一样的砖石垒砌,而是用土夯成的,更像是「 ”土堆”。 那么,这片相对于中原较为偏远的北境,为何如此「 ”受欢迎”呢? 《明史纪事本末》中,有这样一段关于河套地区的记载: "河套周围三面阻黄河,土肥饶,可耕桑。" 汉朝河套郡县 通过地形图,我们可以看到河套地区优良的农业地理位置。 河套地区位于黄河几字形大弯之处,而黄河冲积形成的冲积扇平原让河套地区土地极为肥沃。 而北方的阴山山脉横亘贯穿,阻隔了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和蒙古高原的风沙,而河套以南,是鄂尔多斯高原。 虽然说如今的鄂尔多斯是富裕的象征,但是在古代农业社会时期,鄂尔多斯南部地区对于农业生产来说并没有优势。 所以,河套地区有着周边地带难以匹及的农业优势。 ​ 富饶河套美景 那么,为什么河套地区也深受北方游牧民族「 ”喜爱”呢? 同样的,我们知道虽说北方游牧民族以游牧为主,但是游牧方式也是迫不得已的状态,河套地区如此优良的农业环境,同样适宜牧草的生长。 而从战略角度来讲,河套地区处于沙漠、戈壁的衔接之地,是游牧民族的重要补给之地。 河套文化是游牧文明与农业文明的交融碰撞的珍宝,因而自古为兵家争夺重地。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