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马家窑型彩陶的艺术特点 馬家窯文化 | 在這裏先民們將彩陶藝術推上巔峯

火烧 2021-12-05 21:43:51 1040
馬家窯文化 在這裏先民們將彩陶藝術推上巔峯 馬家窯文化,是4000-5000年前甘肅西部、青海東部文明的統稱,1923年因首次發現於甘肅臨洮馬家窯村而得名。這一文明因絢爛的彩陶文明於世,被很多專家認爲

馬家窯文化 | 在這裏先民們將彩陶藝術推上巔峯  

馬家窯文化,是4000-5000年前甘肅西部、青海東部文明的統稱,1923年因首次發現於甘肅臨洮馬家窯村而得名。這一文明因絢爛的彩陶文明於世,被很多專家認爲是中國彩陶時代的巔峯。

馬家窯文化歷時近千年,現在比較統一的認識是,這一文化包括馬家窯、半山和馬廠 三個文化類型。到了馬廠文化類型的時代,這一文化分化成東西兩區:向東發展爲齊家文化,向西發展爲四壩文化。而此時的中原大地,史書中記載的中國第一個王朝——夏代,已經登上了歷史舞臺。

如前文所說,馬家窯文化是以彩陶聞名於世,這說明當時甘青地區的製陶業已經非常發達,而這一工藝標準也是史前文明發達與否的重要標誌,因爲它不僅關乎技術的革新,更標誌着人類藝術審美的萌發。

马家窑型彩陶的艺术特点 馬家窯文化 | 在這裏先民們將彩陶藝術推上巔峯

所以在幾千年之後,當馬家窯文化的彩陶重見天日,器身上靈動的線條、抽象的幾何紋飾、以及設計者大膽的創意構思,足以驚豔後人。

當彩陶在誕生地逐漸衰落的時候,生活於黃河上游的馬家窯先民們,卻將這一器物發揚光大——在承襲黃河中游仰韶文化彩陶神韻的基礎上,不斷形成自己獨特而又鮮明的文化特徵,從而造就了中國彩陶藝術的巔峯。

第一,彩陶在全部陶器中佔比是最大的。馬家窯文化的陶器中,彩陶佔比30%,而仰韶文化中彩陶佔比約3%,龍山文化中流行的黑陶,彩陶佔比更少,開始追求造型上的突破。第二,彩陶的紋飾最爲絢麗,形式美的法則運用得最爲純熟。虛與實、繁與簡、統一與變化、協調與對比、交錯與重疊等藝術手段的運用,在馬家窯文化時期已達爐火純青的地步。相比而言,仰韶文化就要“單調”了許多。第三,彩陶中的紋飾已經開始發揮記錄文明發展歷程的作用,尤其體現在人物紋飾和動物紋飾上。比如收藏於國家博物館的舞蹈紋彩陶盆,對於瞭解原始先民的生活,探索原始舞蹈起源、發展、藝術特徵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作爲一本講述中國彩陶歷史的日曆,《2020陝博日曆·彩陶中華》中自然少不了來自馬家窯文化的精美彩陶,而這其中還不乏平日裏難得一見的彩陶器物。彩陶的輝煌,始於陝西和河南仰韶文化,並在甘肅和青海到達巔峯,而這也是它最後的輝煌。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