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缸坛瓮罐 陶瓷大缸和大瓮制作历史的起源是哪里

火烧 2023-02-01 06:34:33 1114
陶瓷大缸和大瓮制作历史的起源是哪里 陶瓷chi a,大写Chi a,其意则为中国。我们的祖先和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如埃及、印度、希腊、波斯、西南亚的先民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陶器。陶器的制作也有近

陶瓷大缸和大瓮制作历史的起源是哪里  

陶瓷

china,

大写

China,

其意则为中国。

我们的祖先和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如埃及、印度、希腊、波斯、西南亚的先民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陶

器。

陶器的制作也有近万年的历史,人类自从开始懂得制作陶器,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正如恩格斯所说的

那样

野蛮时代的最低级阶段

——

是由制陶术的应用开始的

在制陶技术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基础上,中国人发明了

瓷器。

陶瓷器的发明不仅解决了人们生活问题,如生活用具、建筑材料等,还提供艺术的享受。

陶器的发明

古代人类大多依山傍水而居,他们需要寻找贮水、汲水、贮存和蒸煮食物的器具。

从技术上来讲,很早就知道土

壤加水就具有可塑性,加上用火的丰富经验这些都是制作陶器的准备条件。

另一个条件就是要

定居

因为陶器不

易携带,既笨重又容易破损。

当然,陶器的生产又促使定居生活逐渐巩固下来。

有人推测,古人为了使枝条编制的器皿耐火和密致无缝而涂上黏土,经过火烧之后,黏土部分很坚硬,进而发现

成型的黏土不要内部容器也可以烧制成器,这可能是最原始的陶器。

缸坛瓮罐 陶瓷大缸和大瓮制作历史的起源是哪里

也有人认为,古人是偶然发现用手捏成的器物

经火烧之后变得结实了,而且不怕水,因此而发现了陶器。

我国已发现距今约

10000

年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残陶片。

河北徐水县南庄头遗址发现的陶器碎片经鉴定为

10800~9

700

年的遗物。

此外,在江西万年县、

广西桂林甑皮岩、广东英德县青塘等地也发现了距今

10000~7000

年的陶器碎

片。

我国已发现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残陶片,质地粗糙,厚薄不等,掺杂有大小不等的石英粒,质松易碎。

用以烧制这

些陶器的原料都是就地取土。

根据这些陶片中存在的矿物,以及测量少数陶片的烧成温度,可以确定这些陶器的烧

成温度大致在

700°

C

在这些遗址中没有发现窑炉遗迹,可以推断是平地堆烧的。

器型都是用盘筑或手工捏成型的

罐、钵之类的小型陶器。

虽然这些陶器原料粗糙、造型简单、烧成温度低,但这毕竟是人类利用化学变化制造器物

的尝试,它大大地改进了原始人的生活质量。

距今

5

6

千年的仰韶文化时期的陶器以红陶为主,灰陶、黑陶次之。

当时处于新石器时代的母系氏族社会。

出土的文物来看,当时的制陶业以比较发达,已发掘的陶窑遗址大部分在村落附近,表明为部落集体所有。

烧制陶

器的黏土是经选择具有一定塑性的黏土。

陶器基本上是手制成型,也有部分小型器件采用模制。

到了仰韶后期开始

出现慢轮修整。

普遍使用陶窑烧制陶器。

在陶窑中陶器不再直接在火焰上烧烤,火力也比较均匀,减少了陶器的龟

裂和变形。

这是一个相当大的进步。

最能反映当时制陶水平的是细泥彩陶。

它表面呈红色,

里表磨光,

且造型独特,

可见当时的制陶工艺已达到相当成熟的阶段。

此外这些陶器上还绘有生动逼真美丽的图案,这充分表现了绘画者的

想象力和创造才能,这些都为我们提供了解原始社会先民生活和生产的可靠信息。

一万年前,原始窑烧制时,由于陶坯与大量空气接触烧成的陶器为红色,成为红陶。

七千年前,在陶坯表面用红、白、黑等绘纹形图案,入窑烧制后花纹附着于器物表面,称彩陶。

龙山文化时期的陶器以灰陶为主,制陶工艺的珍品是黑陶这种陶器器壁薄如蛋壳而坚硬厚度仅

1

3

毫米,表面

漆黑有光。

烧制这种陶器的关键工艺是在烧成后期,用泥封窑顶,同时渗水入窑,烟熏渗碳。

相当于中原龙山文化后期,

在江南和东南沿海一带出现一种印纹硬陶。

由于原料中酸性氧化物相对增加,

因此烧成

温度达

1100°

C

到了商代印纹硬陶开始大量生产,它吸水率外型美观、坚硬耐用,成为深受欢迎的陶器品种。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