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赤壁之战死了哪些大将 夷陵之战中这几员大将早就死了,为何还被搬上战场?

火烧 2022-06-23 20:49:29 1067
夷陵之战中这几员大将早就死了,为何还被搬上战场?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与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齐名的三大战役之一,也是是前后三国的分界点之一。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夷陵之战涉及的人物很多,魏蜀吴三家均有

夷陵之战中这几员大将早就死了,为何还被搬上战场?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与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齐名的三大战役之一,也是是前后三国的分界点之一。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夷陵之战涉及的人物很多,魏蜀吴三家均有提及,但有这么几个人物的命运却被改动很大,有的被延期死亡,有的被改邪归正,另外双方兵马的数量也被夸大,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夷陵之战中的这些迷雾。

  夷陵之战发生的背景是关羽北伐曹魏,荆州空虚,东吴孙权在吕蒙的建议下,于公元219年派吕蒙袭取了荆州,并杀死关羽。刘备得知荆州丢失,关羽被杀后,异常悲愤,决定为二弟关羽报仇。经过两年的准备,刘备在公元221年称帝,并正式启动向东吴兴兵问责的行动,他亲率大军五万讨伐东吴。此间,虽有很多有识之士劝阻刘备这次的军事行动,包括诸葛亮和赵云等,但都没有效果。孙权听闻刘备真的兴兵来寻仇,赶忙派使臣向刘备求和,刘备并不理睬。但刘备此次军事行动一开始就不顺利,在蜀汉行军布阵之际,打算从阆中往江州与刘备会师的张飞,因逼令部下张达、范强,而反遭杀害。

赤壁之战死了哪些大将 夷陵之战中这几员大将早就死了,为何还被搬上战场?

  刘备连续失去两个最坚定的支持者,他这两笔血债都记到东吴孙权背信弃义,不守联盟之约上,所以,报仇的想法反而愈加强烈。公元221年7月,刘备亲率蜀汉军队数万人,对吴国发动了大规模战争。当时,两国的国界已西移到巫山附近,长江三峡成为两国之间的主要通道。刘备派遣将军吴班、冯习、张南率领约三万人(后期又有沙摩柯等五奚蛮夷加入,总兵力应达到五万)为先头部队,夺取峡口,攻入吴境,在巫地(今湖北巴东)击破吴军李异、刘阿部,占领秭归。 为了防范曹魏乘机袭击,刘备派镇北将军黄权驻扎在长江北岸,又派侍中马良到武陵活动,争取当地部族首领沙摩柯起兵协同蜀汉大军作战。

  一开始,蜀军来势汹汹,孙权被迫应战,派年轻但有韬略的陆逊应战,后来,蜀军由于深入到吴境二三百公里到处的夷陵地区,遭到东吴的顽强抵抗,军心逐渐懈怠,被陆逊用火攻之计击溃。此一败,刘备几乎全军覆没,除了阵亡数万士兵,还损失了不少谋臣武将,比如,马良、张南、冯习、沙摩柯等都阵亡,杜路、刘宁等向东吴卸甲投降,在江北防御魏军的黄权被东吴切断归路,被迫投降曹魏。

  除了以上人物,在《三国演义》中,还有一些名将的故事,如东吴名将甘宁被蛮将沙摩柯射杀,其实甘宁早在夷陵之战前就病死了。演义中还说老将黄忠在战役初期有几场出彩的军事行动,并因逞强出击中潘璋的埋伏而阵亡,但事实上,黄忠也早在夷陵之战前就病死了。还有东吴的朱然与潘璋等数位知名的吴国将领,被演义说成是死于夷陵之战中,其实他们不但没死,而且是在此战中立下了战功,并参与了后来东吴对曹魏的江陵之战。还有张苞的精彩镜头其实也都是虚构,其实张苞是张飞长子,但年纪不大就夭折了。另外,蜀汉降将傅士仁与糜芳也并未在此战中杀死马忠逃回刘备处,被刘备处死,他们一直在东吴憋屈的生活着。

  罗贯中制造夷陵之战中的这些迷雾,也是有原因的,主要是因为他写《三国演义》这部小说所站的立场就是“拥刘反曹”,所以才会出现吴将被杀死,蜀将战死等情节,甚至还出现已死的武将被复活的情况。夷陵之战是刘备人生的最低谷,也是刘备的人生终点,悲哉!(文/讲史论教)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