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生平简介400字 陆游的简介陆游(125年1210年),字word免费下载
陆游的简介陆游(125年1210年),字word免费下载
爱问共享资料拥有大量关于陆游的简介.doc的实用类文档资料,所有文档由知名合作机构以及专业作者提供吴璘简介,线上总资料超过两个亿吴璘简介,保证满足您的需求。
陆游的简介陆游(年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窗体底端目录人物生平个人成就人物评价主要作品家族成员史料记载逸事考证后世纪念人物生平家世背景陆游出生于名门望族、江南藏书世家。陆游的高祖陆轸是大中祥符年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祖父陆佃师从王安石精通经学官至尚书右丞所著《春秋后传》、《尔雅新义》等是陆氏家学的重要要典籍。
陆游的父亲陆宰通诗文、有节操北宋末年出仕南渡后因主张抗金受主和派排挤遂居家不仕陆游的母亲唐氏是北宋宰相唐介的孙女亦出身名门。宣和七年(年)十月十七日陆宰奉诏入朝由水路进京于淮河舟上喜得第三子取名陆游。同年冬金兵南下并于靖康二年(年)攻破汴京(今开封)北宋灭亡(靖康之耻)陆宰携家眷逃回老家山阴。建炎三年(年)金兵渡江南侵宋高宗率臣僚南逃陆宰改奔东阳家境才开始逐步安定下来时陆游年仅四岁。陆游出生于两宋之交成长在偏安的南宋民族的矛盾、国家的不幸、家庭的流离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初入仕途陆游自幼聪慧过人先后师从毛德昭、韩有功、陆彦远等人十二岁即能为诗作文因长辈有功以恩荫被授予登仕郎之职。绍兴二十三年(年)陆游进京临安(今杭州)参加锁厅考试(现任官员及恩荫子弟的进士考试)主考官陈子茂阅卷后取为第一因秦桧的孙子秦埙位居陆游名下秦桧大怒欲降罪主考。次年(年)陆游参加礼部考试秦桧指示主考官不得录取陆游。从此陆游被秦桧嫉恨仕途不畅。绍兴二十八年(年)秦桧病逝陆游初入仕途任福州宁德县主簿不久调入京师任敕令所删定官。陆游进入朝中后应诏上策进言“非宗室外戚即使有功也不应随意封加王爵”高宗酷爱珍稀玩物陆游认为“亏损圣德”建议皇帝严于律己。
绍兴三十一年(年)陆游以杨存中掌握禁军过久权威日盛多有不便进谏罢免杨存中高宗采纳降杨存中为太傅、醴泉观使升陆游为大理寺司直兼宗正簿负责司法工作。北伐献策绍兴三十二年(年)宋孝宗赵昚即位任命陆游为枢密院编修官赐进士出身。陆游上疏建议整饬吏治军纪、固守江淮、徐图中原。时孝宗在宫中取乐并未重视陆游得知后告诉大臣张焘。张焘入宫质问孝宗遂罢陆游为镇江府通判。隆兴元年(年)宋孝宗以张浚为都督主持北伐。陆游上书张浚建议早定长远之计勿轻率出兵。张浚派大将李显忠、邵宏渊领兵出击收复灵壁、虹县进据符离因李邵不睦宋军大败(符离之战)偏安之论随即甚嚣尘上。张浚上疏领罪被贬为江淮宣抚使。隆兴二年(年)春陆游在镇江任上结识张浚献策出师北伐张浚赞扬为“志在恢复”。四月“隆兴和议”将签成陆游上书东西两府进言说:“江东之地自吴国以来莫不以建康为都城。临安频临大海运粮不便且易受意外袭击皇上驻扎临安只能作为权宜之计。合约签订之后皇上应驻扎建康、临安金朝来使或到临安、或到建康这样以来可以争取时间建都立国而不令金朝生疑。”时龙大渊、曾觌掌权陆游就对枢密使张焘说:“曾觌、龙大渊利用职权广结私党迷惑朝廷今日不除后患无穷。”张焘闻言奏报朝廷孝宗大怒贬陆游为建康府通判。

乾道元年(年)陆游调任隆兴府通判。有人进言陆游“结交谏官、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朝廷即罢免了陆游的官职。军僚幕府乾道五年(年)十二月朝廷征召已赋闲四年的陆游任为夔州通判主管学事兼管内劝农事陆游携家眷由山阴逆流而上采撷沿路风土民情作《入蜀记》。乾道七年(年)王炎宣抚川、陕驻军南郑召陆游为干办公事陆游得书甚为欣喜只身前往南郑与张季长、阎苍舒、范西叔、高子长等十余人同在南郑幕府任职。王炎委托陆游草拟驱逐金人、收复中原的战略计划陆游作《平戎策》提出“收复中原必须先取长安取长安必须先取陇右积蓄粮食、训练士兵有力量就进攻没力量就固守”。陆游到王炎的军幕后常到骆谷口仙人原定军山等前方据点和战略要塞并到大散关巡逻。时吴璘之子吴挺代父掌兵骄傲放纵、多次因微小过失杀人王炎不敢得罪。陆游建议用吴玠之子吴拱代替吴挺掌管兵权。王炎认为“吴拱胆怯、缺少智谋遇到敌人必败”陆游反驳说:“吴挺遇敌又怎能保证他不败?如果吴挺立有战功更难驾驭。”至韩侂胄北伐时吴挺之子吴曦叛敌陆游的话果然得到验证。十月朝廷否决北伐计划的《平戎策》调王炎回京幕府解散出师北伐的计划也毁于一旦陆游感到无比的忧伤。大散关一带的军旅生活是陆游一生中唯一的一次亲临抗金前线、力图实现爱国之志的军事实践这段生活虽只有八个月却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
蜀中生涯乾道八年(年)陆游被任为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官职清闲陆游骑驴入川颇不得志。次年改任蜀州通判五月经四川宣抚使虞允文举荐陆游又改调嘉州通判。淳熙元年(年)二月虞允文病逝陆游又调回蜀州通判。再任蜀州期间陆游深入考察地方风土民情并先后造访翠围院、白塔院、大明寺等当地名胜愈发爱上了这块天府之地并萌发出“终焉于斯”的念头。三月参知政事郑闻以资政殿大学士出任四川宣抚使陆游大胆上书建议出师北伐收复失地未被采纳。五月陆游主持州考杨鉴夺得第一名取得参加秋试的资格陆游写诗以资鼓励。八月陆游在蜀州阅兵作《蜀州大阅》抨击南宋养兵不用、苟且偷安。十月陆游又被派到荣州代理州事。淳熙二年(年)范成大由桂林调至成都任四川制置使举荐陆游为锦城参议。范成大统帅蜀州陆游为参议官二人以文会友成莫逆之交。南宋主和势力诋毁陆游“不拘礼法”、“燕饮颓放”范成大迫于压力将陆游免职。陆游就在杜甫草堂附近浣花溪畔开辟菜园躬耕于蜀州。淳熙三年(年)为回应主和派攻击他“颓放”、“狂放”陆游自号“放翁”进行反击。六月陆游奉命主管台州桐柏山崇道观以“祠禄”维持家人生计。淳熙四年(年)六月范成大奉召还京陆游送至眉州恳请范成大回朝后劝皇帝“先取关中次河北”、“早为神州清虏尘”。
宦海浮沉淳熙五年(年)陆游诗名日盛受到孝宗召见先后任命为福州、江西提举常平茶盐公事。淳熙六年(年)秋陆游被任为江西常平提举主管粮仓、水利事宜。次年江西水灾陆游号令各郡开仓放粮并亲自“榜舟发粟”。同时上奏朝廷告急请求开常平仓赈灾。十一月陆游奉诏返京给事中赵汝愚借机弹劾陆游“不自检饬、所为多越于规矩”陆游忿然辞官重回山阴。淳熙十三年(年)陆游闲居山阴五年之后朝廷才重新起用他为严州知州。陆游入京向孝宗辞行时陆游诗名大胜孝宗于延和殿勉励陆游说:“严陵山青水美公事之余卿可前往游览赋咏。”陆游在严州任上“重赐蠲放广行赈恤”深得百姓爱戴。闲暇之余陆游整理旧作命名为《剑南诗稿》。淳熙十五年(年)七月陆游任满朝廷升为军器少监掌管兵器制造与修缮再次进入京师。淳熙十六年(年)二月孝宗禅位于赵惇(宋光宗)陆游上疏提出治理国家、完成北伐的系统意见建议“减轻赋税、惩贪抑豪”“缮修兵备、搜拔人才”“力图大计”以恢复中原。绍熙元年(年)陆游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再次进言光宗广开言路、慎独多思并劝告光宗带头节俭以尚风化。由于陆游“喜论恢复”谏议大夫何澹弹劾陆游之议“不合时宜”主和派也群起攻之朝廷最终以“嘲咏风月”为名将其削职罢官。
陆游再次离开京师悲愤不已自题住宅为“风月轩”。编修国史绍熙五年(年)太上皇赵昚病故宋光宗赵惇称病不肯居丧满朝哗然。知阁门事韩侂胄与知枢密院事赵汝愚等密谋废除赵惇立太子赵扩为帝是为宋宁宗。韩侂胄是赵扩妻韩氏的叔父把持朝政独揽大权贬朱熹、斥理学、兴“庆元党禁”专权跋扈陆游便写诗谴责韩侂胄。嘉泰二年(年)陆游被罢官十三年后朝廷诏陆游入京担任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一职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并免去上朝请安之礼不久陆游兼任秘书监。编修国史其间因韩侂胄主张北伐陆游大力赞扬和支持给予种种合作并应韩侂胄之请为其作记题诗勉励韩侂胄抗击外侮为国立功。嘉泰三年(年)四月国史编撰完成宁宗升陆游为宝章阁待制陆游遂以此致仕时年七十九岁。临终示儿嘉泰三年(年)五月陆游回到山阴浙东安抚使兼绍兴知府辛弃疾拜访陆游二人促膝长谈共论国事。辛弃疾见陆游住宅简陋多次提出帮他构筑田舍都被陆游拒绝。嘉泰四年(年)辛弃疾奉召入朝陆游作诗送别勉励他为国效命协助韩侂胄谨慎用兵早日实现复国大计。开禧二年(年)韩侂胄请宁宗下诏出兵北伐陆游闻讯欣喜若狂。宋军准备充分出师顺利先后收复泗州、华州等地。但韩侂胄用人失察吴曦等里通金朝按兵不动图谋割据。陆游诗翰多次催促吴曦不理。不久西线吴曦叛变东线丘崈主和韩侂胄日益陷于孤立。开禧三年(年)十一月史弥远发动政变诛杀韩侂胄遣使携其头往金国订下“嘉定和议”北伐宣告彻底失败。陆游听到这些不幸的消息悲痛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