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的历史变迁新面貌 包头的历史
包头的历史
一、包头有多少年历史
包头作为一个城市,形成较晚,从清嘉庆14年(1809年)设置包头镇算起,至今还不到200年。但是,由于包头地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在漫长的嬗变过程中,也曾几度成为演出威武雄壮活剧的历史舞台,故不应以设镇、筑城为限,可以追溯更长的历史。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流经包头的地段是原始人类较早活动的地方,在这里蕴藏着大量的古人类文化遗迹,已发掘的就有10多处。在位于东河区以东15公里的阿善沟门的格膝盖沟,发掘出一处保存完好的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和大量的文物。
蒙古高原位于东西上千公里的阴山山脉之北,中国古代,这里是北方少数民族生息繁衍的地方,在与黄河流域的中原各代王朝的交往中,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加快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交往。
从战国至唐朝,包头境内曾几次建筑过一些古城。最早是赵武灵王于公元前306年(武灵王20年)筑九原城。公元前221年秦为九原郡。公元433年,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设怀朔镇。后来,随着形势的变化,时间的推移,古城被一一废弃了。
进入五代后,包头属辽统治。辽在这里设云内州,一直沿袭至金元,建制未变。元代初年,包头地区的冶炼业、纺织业、陶瓷业开始兴盛,出现了商品经济,商业活动随之兴旺起来。后来蒙古族各部落陆续进驻河套,包头地区又成为土默特部落游牧之地。
清王朝建立后,乾隆5年(公元1741年),萨拉齐建筑,设协理通判,这是包头地区最早出现的行政建制。1870年(同治9年)前后,包头修筑城墙,辟东、南、西、东北、西北5座城门,形成了近代包头的城市规模。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包头已发展成为我国西北著名的皮毛集散地和水旱码头。1923年平绥铁路通车包头,1931年,包头电灯面粉公司和永茂源甘草公司创办,包头开始有了近代工业。1934年,中德双方组织的“欧亚航空邮运股份有限公司”在包头修筑飞机场,开辟包头--宁夏--兰州航线,定期航班每周往返一次。饮食、服务业日益兴旺,市面日趋繁荣。
包头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地区。革命初期,王若飞、乌兰夫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领导过地下斗争。抗日战争期间,共产党领导包头地区各族军民,开创了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与日寇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1949年9月19日,绥远发动“9??19”起义,包头获得和平解放。1950年2月13日,包头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二、包头有多少年历史
包头市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坐落在著名的黄河河套顶端,北于蒙古国接壤,东西两侧是土默川平原和河套平原,是连接环渤海经济带和西北地区的战略要地,是自治区战略布局中腹地开发的关键地区。
包头市地域辽阔,总面积为27691平方公里,其中地区面积为146平方公里,辖9个旗县区,总人口230万,其中城市人口160多万,是全国23个市区人口超百万的大城市之一。
包头市委于阴山----天山纵向成矿带上,矿产资源丰富,蕴藏有稀土、铁、煤炭、铝、金、铌等54种金属、非金属和能源化工原料。其中最为著名的白云鄂博矿山,是举世罕见的金属共生矿山,铁的探明储量约为10亿多吨,铌的储量居全国之首,稀土储量居世界之最,稀土储量不仅巨大而且品位高、生产成本低,占到全国稀土储量的91.6%,占世界已探明储量的54.2%,1999年包头稀土产量(以氧化稀土计)占世界总产量的60%,是名副其实的“惜土之乡”。

包头是连接中国华北、西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和中国西部重要的邮电通讯中心,现已基本形成了铁路、公路、航空综合交通网络。其中贯通华北、西北地区的大动脉京包、包兰铁路、包神铁路在包交汇,东行可连北京,习性可连兰州,南行可连太原、西安、上海、宁波等地;110、210国道穿越市区、呼包高速公路建成通车,27条公路干线通向全国各地,形成了以丹东----北京-----包头-----银川----拉萨为东西南北州县和北海---西安---包头---白云为南北轴线,连接内蒙古自治区和 近省、市、自治区的公路网络,密度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现代化的民航机场实现了全国微机联网售票,机场连到了4C级标准,波音737等大型飞机可安全起降,现已开通了至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县、西安、太原、石家庄、兰州、温州等地的航班,基本上形成了覆盖华北、西北、华东、华中、华南等较为完善支线航空运输联络,为本市人民及外商旅游或经商提供了方便、迅捷的服务。
包头市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和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地基。改革开放以来,包头市的经济建设进入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时期,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基本产业得到加强,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形成了以铜铁冶金、稀土冶金及应用、机械制造、有色金属、纺织、电子、化工等行业为主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为韩国、日本、美国、泰国、中国香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出口商品多达27个大类,近200多个品种。一批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由地方特色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其中包钢是国家大型钢铁企业之一,是少数民族地区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包头铝厂是中国十大铝厂之一,也是中国第一个稀土铝材国家重点生产厂家;包头稀土高科是国内首家稀土上市公司;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北方重工业集团公司是中国兵器工业特大型企业;建设中的东方希望50万吨铝电一体化项目将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单股铝厂之一。包头市羊绒、亚麻纺线在国内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多项关键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其中内蒙古鹿王羊绒集团是世界最大的羊绒制品的公司之一,出口量一直居国内同行业前列。2004年全市国国内生产总值完成608亿元,财政收入73.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到11508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0.1亿元以上。
今天的包头,城市街道宽阔整洁、高楼林立、绿树成荫,霓虹彩灯交相辉映,风格各异的城市广场、小区景点比比皆是。到目前为止,全市已建成公元10处,街头景点80多处,大型绿化广场17个,一个花园型城市已初具规模。2002年包头市被授予联合国最佳人居奖。同时包头市制定出《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定》、《关于吸引外资扩大出口创业的奖励办法》、《包头市外资投资企业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性法规文件,违规内外客商在包头投资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请用100字简述内蒙古包头的历史 急
从战国至唐朝,包头境内曾几次建筑过一些古城。
最早是赵武灵王于公元前306年(武灵王20年)筑九原城。公元前221年秦为九原郡。
公元433年,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设怀朔镇。 进入五代后,包头属辽统治。
清王朝建立后,乾隆5年(公元1741年),萨拉齐建筑,设协理通判,这是包头地区最早出现的行政建制。1870年(同治9年)前后,包头修筑5座城门,形成了近代包头的城市规模。
1949年9月19日,绥远发动“9·19”起义,包头获得和平解放。1950年2月13日,包头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四、包头有多少年历史
包头作为一个城市,形成较晚,从清嘉庆14年(1809年)设置包头镇算起,至今还不到200年。
但是,由于包头地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在漫长的嬗变过程中,也曾几度成为演出威武雄壮活剧的历史舞台,故不应以设镇、筑城为限,可以追溯更长的历史。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黄河流经包头的地段是原始人类较早活动的地方,在这里蕴藏着大量的古人类文化遗迹,已发掘的就有10多处。在位于东河区以东15公里的阿善沟门的格膝盖沟,发掘出一处保存完好的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和大量的文物。
蒙古高原位于东西上千公里的阴山山脉之北,中国古代,这里是北方少数民族生息繁衍的地方,在与黄河流域的中原各代王朝的交往中,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加快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交往。 从战国至唐朝,包头境内曾几次建筑过一些古城。
最早是赵武灵王于公元前306年(武灵王20年)筑九原城。公元前221年秦为九原郡。
公元433年,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设怀朔镇。后来,随着形势的变化,时间的推移,古城被一一废弃了。
进入五代后,包头属辽统治。辽在这里设云内州,一直沿袭至金元,建制未变。
元代初年,包头地区的冶炼业、纺织业、陶瓷业开始兴盛,出现了商品经济,商业活动随之兴旺起来。后来蒙古族各部落陆续进驻河套,包头地区又成为土默特部落游牧之地。
清王朝建立后,乾隆5年(公元1741年),萨拉齐建筑,设协理通判,这是包头地区最早出现的行政建制。1870年(同治9年)前后,包头修筑城墙,辟东、南、西、东北、西北5座城门,形成了近代包头的城市规模。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包头已发展成为我国西北著名的皮毛集散地和水旱码头。1923年平绥铁路通车包头,1931年,包头电灯面粉公司和永茂源甘草公司创办,包头开始有了近代工业。
1934年,中德双方组织的“欧亚航空邮运股份有限公司”在包头修筑飞机场,开辟包头--宁夏--兰州航线,定期航班每周往返一次。饮食、服务业日益兴旺,市面日趋繁荣。
包头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地区。革命初期,王若飞、乌兰夫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领导过地下斗争。
抗日战争期间,共产党领导包头地区各族军民,开创了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与日寇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1949年9月19日,绥远发动“9??19”起义,包头获得和平解放。
1950年2月13日,包头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五、包头表市的历史沿革与发展概况是什么样的
包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作为中 华民族摇篮的黄河流经包头地段。这里是原始人类较早活动的地 方,是欧亚大陆草原文明和黄河流域农业文明的交汇处。
古代, 在这里先后生息繁衍的有猃狁、戎狄、匈奴、鲜卑、柔然、突 厥、回纥、契丹、蒙古等部落和民族。 从战国至唐朝,包头境内曾几次建筑过一些古城。
最早是赵 武灵王于公元前300年前后的数年内筑九原县城(云中郡所 辖)。公元前214年,秦在此设九原郡,汉改为五原郡(治九原 县)。
公元433年,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在此设怀朔镇。五代 十国时期,包头属大辽国西境,属辽云内州辖地,一直沿袭至元 朝,建制未变。
元代初年,今包头地区的冶炼业、纺织业、陶瓷 业开始兴起,出现了商品经济,商业活动随之兴旺起来。明中期 以后,一些蒙古族部落陆续进驻河套地区,包头地区又成为土默 特部落驻牧之地。
清朝乾隆五年(1740年),在萨拉齐设协理通判,管辖包头 村(当时70户350人,村址在今东河区)等方圆百里之地。 这 是包头地区近代最早出现的行政建制。
嘉庆十四年(1809年) 包头村改包头镇。同治九年(1870年)前后,在原有的包头镇 基础上修筑城墙,高5米,周长8。
5公里(这比归化城、绥远城 等古城大多了)。辟东、南、西、东北、西北5座城门,形成了 近代包头的城市雏形。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包头逐渐发展 成为我国西北著名的皮毛集散地和水旱码头。 1923年,京绥铁路通车,火车可直达包头。
1931年,包头 电灯面粉公司和永茂源甘草公司创办,包头开始有了近代工业。 1934年,中德双方组织的“欧亚航空邮运股份有限公司”在包 头修筑飞机场,开辟包头一宁夏一兰州航线,包头经济日趋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