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天赋异禀第三季出了吗 天赋异禀的陈庆之,为何在北伐军被洪水冲走后,没有了辉煌战绩?
天赋异禀的陈庆之,为何在北伐军被洪水冲走后,没有了辉煌战绩? 如果你一不小心穿越了。而且一不小心穿越回了536年南朝时期的梁国,那么无论你是身处市井,还是身在朱门,你都会听见那句形容梁国大将陈庆之的话

天赋异禀的陈庆之,为何在北伐军被洪水冲走后,没有了辉煌战绩?
如果你一不小心穿越了。而且一不小心穿越回了536年南朝时期的梁国,那么无论你是身处市井,还是身在朱门,你都会听见那句形容梁国大将陈庆之的话。 "名将大师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历史上的陈庆之确实能担得起这句话,据历史记载早年的陈庆之没有任何带兵得经验,直到41岁时才得到第一个军事要职,并被委以重任去接应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 同年五月,陈庆之就像开挂了一样,以二千人击败了的两万军队,可谓出道即巅峰,在后来的一系列战争中,陈庆之更是爆发了惊人的战斗力,以7000人北伐,把北魏搅得天翻地覆,但可惜的是,本该有着更大功勋的陈庆之远征军却在一场洪水后全军覆没,而他本人也在那场洪水过后,再也没有了像之前一样的战绩,郁郁而终。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这个名将在一次惨败后就像被上天夺去了所有天赋一样? 陈庆之和他的北伐军失败的原因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孤立无援,那么为什么会没有援军呢?传统的史学家认为是受到了同行的元颢猜忌,害怕被他给捡桃子,于是没有设法寻求梁朝政府的援兵。 不过这个观点却很难让人信服,因为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就算是当时梁朝皇帝没有想到,可是他身边的智囊团就没有想到这个问题吗,当时的局面对么明朗,偌大个北魏,硬是让陈庆之一路平推,无人可挡。此时的梁朝更是因该宋兵,送粮给陈庆之,以便他取得更大的功绩,可是梁朝并没有。其实这并不是梁朝想不想的问题而是能不能的问题。 梁朝人口不足以发动灭国之战 关于能不能我们还是要先探讨一下梁朝的国力问题,国力又离不开人口,所以人口数量才是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根据后人考证,陈庆之北伐时,北魏的人口数量在五百万户左右。南朝的人口约在377万户左右,远小于北魏的人口数,这就造成了北魏的实力一直远胜于梁朝。 不过要知道,北方多战乱而南方相对平稳,社会安定。可为什么南北方人口差距这么大?于是这里就要提到另一个问题了"衣冠南渡"。 在北方大乱之时,许许多多的世族大家,选着举族搬迁到南方,而到了南方之后他们又干了什么? 当然是兼并土地了,于是这些世家大族都拥有这大量的土地,而他们又不可能自己耕种,于是有着很多破产小农依身于他们,所以在官方统计人口的册子上,南方的人口实际上要多得多。 世家大族把控人口与土地 根据不少专家学者推测,南朝大量的土地和人口都被当时的南迁大族和当地大族所把控,这些世族自己建造庄园和军事堡垒,有着自己的私兵,这些人不归朝廷管辖,既不服徭役也不纳税。所以南方在与北方的国力对比中都会因此而处于弱势地位。 除了国力较弱的原因之外,南朝的军队动员体制也是继承了东汉末年的世兵制,军队自己种地养自己,但是土地兼并严重,不少士兵破产,这些破产的士兵要么逃亡,要么自残身体。甚至在南朝梁国时期还出现过招士兵时要把他们锁住避免逃跑。 所以梁国孱弱就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而且梁国政府财力本身就有限,无力供养那些世兵军户也没有北朝那样完备的军事动员体系。所以这些也就注定了梁国根本无力在派遣大批军队支援陈庆之,这也注定了陈庆之在北伐军全军覆灭之后,再也无力组织北伐。 历史纪闻:深浅度挖掘历史故事,民间野史,古史杂谈,述古道今。 很赞哦! (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