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孙坚 许劭:东汉末年著名人物评论家,曹操屡次请他评价自己
许劭:东汉末年著名人物评论家,曹操屡次请他评价自己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许劭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国演义》说曹操“治事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月旦评又名汝南月旦评,由东汉末年汝南郡人许劭所主持。许劭与其从兄许靖喜欢品评当代人物,常在每月的初一,发表对当时人物的品评,故称月旦评。
这种品评方是沿袭东汉以来的清议之风,东汉选举官员方式是察举和征辟。征辟是由皇帝、中央政府自上而下地发现人才,察举则是地方长官在辖区内自下而上地举荐人才。察举又称乡举里选,即以乡里社会的舆论评价,作为人才选举的依据。定期的察举科目有孝廉、秀才,还有不定期的贡举、特科、制科或诏举,其中孝廉是汉代最主要官员来源。
到了东汉后期,政治败坏,因此形成批判朝政、臧否人物的清议,清议的内容以人物评论为主,第一种是李膺、陈蕃等名士,对现实政治的猛烈抨击。第二种是郭泰和许邵,他们主要评论人物才干和德行风貌。
如果在清议中,被名士所短,则很难在士大夫阶层中混出头。相反的,如果获得名士的赞赏,那身价马上不同凡响。党人领袖李膺被公认为天下道德楷模,士人如果被他接见,犹如登龙门。孔融随父亲入京,冒充李膺亲戚也要混进去,原因就在此。
陈寿说曹操少年时“任侠放荡,不治行业”,以今天的话语就是每天闲晃到处玩乐的二世祖,乡里地方对曹操的评语都不好。曹操长大后,为了改善他的风评,就找了太尉乔玄评论他,乔玄说他“天下大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而曹操受许劭月旦评的记载前,先找了太尉乔玄给曹操评语。但乔玄担心自己分量不够,建议曹操去找许劭。
《后汉书》记载,曹操尚未出名时,常常言辞谦恭,礼物丰厚地求许劭为自己品评。许劭鄙视其为人奸诈,不肯发话。直到有次被曹操挟持了,许劭才不甘愿地说出“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评论,这就是后来为人熟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由来。
曹操在月旦评后,身价果然不同,二十岁就被举为孝廉,开始踏入官场,出自四世三公家族的袁绍,对着许劭也要让三分。袁绍返乡要经过许劭任职的地方前,他急忙遣退宾客说:我们这么庞大的车队,衣服华丽,兴师动众,如果被许邵看到就完蛋了。袁绍自己一个人低调回家。

许劭和许靖为了躲避董卓之乱,两人都离开京城,许劭在兴平二年去世。许靖则辗转流亡各地诸侯,最后来到巴蜀。刘备入蜀后,拜许靖为左将军长史。刘备为汉中王时,许靖为奏表中第二人,仅在马超之下。刘备称帝后,许靖官拜司徒,位极人臣。而月旦评的习俗,随着许劭、许靖的去世,以及曹丕施行九品中正制,将选官的权利拿回中央,逐渐没落。而在司马家族掌握大权后,施行严格的与论管制,清议最终转变为逃避政治,谈玄论理的清谈。
相关文章
- 武烈侯 孙坚之死:三国武烈皇孙坚死因的几种说法!
- 东汉末年出现的人物名称 臧洪是什么样的人?东汉末年的一个理想主义者
- 东汉末年谋士 东汉末年武将张允简介 有关于他的相关记载是什么样的
- 东汉末年的皇帝 东汉末年的权臣,如何走上了不归路?
- 东汉末年的皇帝 张纮是谁什么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张纮一生有哪些成就和功绩?
- 东汉末年孙坚 晨云说三国:孙坚父子若不早逝,三国谁最强?
- 东汉末年孙坚 东汉末年兴国氐王阿贵简介
- 东汉末年孙坚 简雍简介_简雍谋反了没有_东汉末年刘备帐下幕僚_简雍劝服了刘璋投降
- 东汉末年孙坚 阎温简介_阎温马超_东汉末年官员
- 荆州各郡 東漢末年荊州南部起義,合兵萬人侵略四郡,被孫堅迅速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