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可久清江引秋怀 清江引·托咏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清江引·托咏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清江引·托咏
[作者] 宋方壶 [朝代] 明代
剔秃圞一轮天外月,拜了低低说:是必常团圆,休著些儿缺,愿天下有情底都似你者。
标签: 祝愿 月亮 曲 情感 景色
《清江引·托咏》注释
⑴托咏:以物寓志,托物咏怀。
⑵剔秃圞(luán):又亮又圆的样子。圞:团圆,圆貌。
⑶是必:一定要。
⑷底:同“的”。者:语尾助词。
《清江引·托咏》赏析
这支散曲题为“托咏”,是托物咏怀之意。曲子写一个少女对着天上圆圆的明月,诉说心底的祝愿:愿天下有情人都像明月一样团团圆圆。古人、词、曲中常有对月拜祝和把酒发愿的描写关汉卿的《拜月亭》杂剧中即有对月祝愿的情节,与这首小令有相近的意境。
曲子开头的“剔秃圞”是元曲中较为常见的语汇,用作圆的形容词。“拜了低低说”一句,颇有情致,发自内心的祝愿,全在一片虔诚,低声的叨念,已将心迹与神态全然勾画出来。祝愿月亮常圆,却用了“是必”两字,似乎由祈求变成了命令,这样写,正是为了表现当事人那专一的要求和迫切的心情。“休著些儿缺”,永远不让圆月有一点儿缺损,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但是,唯其不情,方见真情。末句“愿天下有情底都似你者”很有分量,足以收束全曲。《西厢记》中,红娘有一句台词,说的是“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那时概况全剧主题的一句名言。这里的“都似你者”,正扣托月咏怀的题目,似月之常圆,正是对“如花美眷”的祝愿。“天下有情底”,范围很广,在情感的深厚之外更增添了博大的内涵。
这支小令所用的几乎是日常口语,朴实而生动,使人似乎听到少女的娓娓诉说,颇具元曲的特有风采,充分体现了作品作为“曲子”的艺术特色。
《清江引·托咏》作者宋方壶简介
名子正,华亭(今上海松江县)人。 传说有座仙山名‘方壶’,而宋子正“不择地而有其乐,则非‘方壶’而 ‘方壶’也”。因得名。
宋方壶的其它作品
○ 山坡羊·道情
○ 【商调】梧叶儿 怀古
○ 【双调】清江引 分韵为崔月英
○ 【仙吕】一半儿_别时容易见
○ 宋方壶更多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