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名将 东方六国的八名将是谁??
东方六国的八名将是谁??
战国东方八将出自贾谊的《过秦论》
分别是: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

1、吴起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
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一说曹县东北)人,通晓兵家、法家、儒家诸家思想。
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仕鲁时曾击退齐国的入侵;仕魏时屡次破秦,尽得秦国河西之地,成就魏文侯的霸业;仕楚时主持改革,史称“吴起变法”,前381年,楚悼王去世,楚国贵族趁机发动兵变攻杀吴起。
后世把他和孙武并称为“孙吴”,著有《吴子》,《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
2、孙膑,生卒年不详,汉族,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
孙膑生于阿、鄄之间(今山东省阳谷县阿城镇、菏泽市鄄城县北一带)。
是孙武的后代。
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
同时孙膑作为游戏形象出现在网页游戏《大将军》中。
3、带佗,生卒年不详,战国时人。
将领兼兵法家。
贾谊《过秦论》:“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焦氏易林-益之临》:“带佗、倪良,明知权兵,将帅合战,敌不可当,赵魏以强。”当为赵、魏之将。
4、倪良,战国时人。
名将兼兵法家。
贾谊《过秦论》:“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焦氏易林-益之临》:“带佗、倪良,明知权兵,将帅合战,敌不可当,赵魏以强。”
倪良是西汉御史大夫倪宽的始祖(?~前103)。
倪宽,汉武帝时千乘郡(今东营市广饶县石村乡倪家村)人。
幼年家境贫寒,每次下地劳动,总是把《五经》挂在锄钩上,有空即读,因“带经而锄”的故事而广为流传。
5、王廖 (?—?)战国时人。
名将兼兵法家。
《吕氏春秋—不二篇》:“王廖贵先,倪良贵后”。
贾谊《过秦论》:“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朋制其兵”。
历史上关于王廖的记载现在已不多见,《过秦论》此段意在说明六国与秦国的比较,列举的全是六国名臣良将,可见,王廖当是六国中某国的将军 。
6、田忌(生卒年不详)。
妫姓,田氏(亦作陈氏),名忌,字期,又曰期思,封于徐州(今山东滕州南),故又称徐州子期。
战国初期齐国名将。
7、廉颇(公元前327年-公元前243年),汉族,山西太原人。
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主要活动在赵惠文王(前298—前266)、赵孝成王(前266—前245)、赵悼襄王(前245—前236年)时期。
廉颇墓,位于今安徽省寿县八公山纪家郢放牛山之西南坡,俗称“颇古堆”。
8、赵奢(生卒年不详):嬴姓,赵氏,名奢。
战国时代东方六国的八名将之一,简曰马氏。
汉族,主要生活在赵武灵王(前324—前299年)到赵孝成王(前265—前245年)时期,享年约60余岁。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