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的钱币的历史演变过程谁知道
中华民国的钱币的历史演变过程谁知道
中华民国的钱币的历史演变过程如下: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后不久就发行开国纪念币(银元):正面有孙中山的半身侧面像,背面有“中华民国元年”和繁体的”汉“字。
(2)差不多同一时期,四川也铸造地方银元“四川银币”。
(3)袁世凯窃取大总统职位后于1914年铸造印有袁世凯肥大侧面头像的银元,俗称“袁大头”。
铸造数量很大,流通也最广。
(4)1933年国民政府铸造的印有帆船图案的银元,俗称“船洋”。
(5)1934年(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国民政府铸造的印有孙中山侧面头像的银元。
俗称“小头”。
以上都是硬币中的银元。
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废除银元等硬币,实行“法币政策”,即把国民政府控制的中央,中国、交通、农民四大银行印制的纸币定为“法定的货币”,称为“法币”,作为唯一的货币强制流通。
(6)由于抗战后期特别是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通货膨胀,法币严重贬值,1948年8月国民政府发行“金圆券”,下令民间以300万元法币兑换1元金圆券的比值到银行换取新币金圆券。
但又因滥印滥发行,很快再次贬值,直到1949年大陆解放才由人民政府用人民币作价收回,金圆券也同时废止。
(7)1949年7月,中国大陆大部分解放,国民政府又在未解放的南方地区发行“银圆兑换券”简称“银圆券”以代替几乎一文不值的金圆券。
东南沿海和西南各省解放后也由人民政府用人民币作价收回,银圆券也同时废止。
金圆券为红色,东南沿海(如福建)老百姓戏称为“红鸡公”;银圆券为墨绿色,东南沿海(如福建)老百姓戏称为“乌鸡母”。
以上是1912-1949年中华民国时期先后发行过的各种货币。

- 上一篇
以邻为壑的近义词 以邻为壑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
以邻为壑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 词目以邻为壑发音yǐ lí wéi hè释义拿邻国当做大水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近义词嫁祸于人反义词雪
- 下一篇
我要去追逐我的梦想了 GG 18岁,去日本是我的梦想,可我没文品。(很迷茫)不知道要做什么准备,比如去日本我能做什么?!
GG 18岁,去日本是我的梦想,可我没文品。(很迷茫)不知道要做什么准备,比如去日本我能做什么? GG 18岁,去日本是我的梦想,可我没文品。(很迷茫)不知道要做什么准备,比如去日本我能做什么?其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