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代翼豹wrx wrx历史
wrx历史
2015款斯巴鲁wrx sti安全性怎么样
在WRX的历史上,三厢车型与两厢车型的销量差不多各占一半,很多车迷其实更希望看到外观更加紧凑的两厢车。随着谍照的曝光,斯巴鲁此前认定只提供三厢版本的消息不攻而破。
当然,我们可以轻而易举的识别出两厢版车型与已经发布的三厢版在前半截几乎如出一辙,测试车虽然把发动机盖上的进气口藏了起来,显然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去掉了尾箱的WRX显得更为干练,当然测试车没有套用大尾翼以及更为凌厉的后保险杠,不过相信在实车发布时这些装备都不会缺少。动力方面,两厢版车型预计沿用2.0T水平对置发动机,最大功率200kW(272PS),峰值扭矩达到349Nm,并有6速手动变速箱或Lineartronic CVT变速箱可选。然后更为劲爆的STI两厢车型预计也不远了。
关于斯巴鲁的历史
斯巴鲁(片假名: スバル;罗马拼音:Subaru),或速霸陆。是一个日本汽车公司,是属於富士重工汽车部门的企业。
富士重工业是日本骨干汽车制造商,在解除了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资本、业务合作后,该公司接受了丰田汽车的出资。
"斯巴鲁" 日本语意思是联合, 其企业标志是昴宿星团的六连星,并且也是"斯巴鲁"汽车的标志。昴宿星团有七颗肉眼可见的蓝色的星星,"斯巴鲁"的标志代表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五个独立的公司一起组成了现今的"斯巴鲁"。"斯巴鲁"汽车拥有独特的技术,尤其是要指出的是其水平对置发动机和全时四轮驱动系统。"斯巴鲁"近年来业绩显著,2006年全球销售创下其历史记录。
目前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拥有其股份8.7%。丰田汽车公司从通用汽车公司在2005年买入,通用起初拥有"斯巴鲁"20%的股份,通用 2005年的财政危机造成抛售其拥有的全部"斯巴鲁"股份,"斯巴鲁"购回11%,由於日本的反垄断法,丰田汽车公司只能购买最多8.7%的股份,还有1%被一不知名银行购买。
"斯巴鲁"汽车由於其出色的操纵,和发动机性能而闻名,尤其是其采用涡轮增压的翼豹 wrx/sti系列,和力狮系列。目前FIAN组比赛仍是改装后的民用翼豹STI的天下。
关于GC8和GD8的资料我想知道GC8和GD8的资料,历史,区别 爱问
一般斯巴鲁的店都会有卖的,中文名就是翼豹,厂家是日本的斯巴鲁(Subura)。
具体的历史:1992年10月第一代的impreza wrx诞生了,虽然impreza wrx是以一般大众为销售对象的车型,但富士开发impreza wrx的目的就是要赢得wrc的世界冠军,95、96、97年impreza 连续三年夺得wrc冠军,从此impreza wrx就树立起崇高的高性能运动车形象,延续至今。 今天的impreza wrx已经发展到了第八代。
2000年推出new age impreza后,富士遭受各种压力,在wrc上连连失利,在市场中又受到死对头三菱evolution vii的攻击。富士于是找了一帮洋人高手来帮忙,将推出已两年的旧版impreza wrx(gda/gdb)转款,在2003年终于扬眉吐气,由英国车手petter solberg驾驶新款wrc赛车再次取得wrc世界冠军。
民用版的impreza wrx新款外型由prodrive的peter stevens抄刀主持,他大胆的将impreza用在wrc中的赛车空气动力学的资料转载到民用版上来,然后与swrt(subaru world rally team)共同开发设计新款车型,改动的首要任务就是将旧款被人骂足两年的圆头灯换掉,换上了impreza的新标志—泪眼头灯,然后在车身两旁突起两条鲜明的肌肉线条。 车头上入风口面积增大,以改善冷却系统,又将车头部分拉长了10mm。
保险杠中间是一个很大的空洞,增加了散热器的通风面积。在两侧车门上的沟槽,使前后保险杠和车身的线条很自然地连成一个整体。
前后轮翼子板也作了外扩处理,wide body看相十足,配合短悬挂设定及17寸原厂轮圈,整体下趴感强烈。 尾部造型比较柔和,与前期wrx车型相比,红白相间的尾灯增加了车尾的辨识性。
选装的大型尾翼造型相当抢眼,而且高速行驶时的稳定性亦大大提升。 第八代impreza wrx的内饰采用了灰黑色调搭配,控制面板、圆形空调出风口处辅以类金属面板作点缀。
在车厢布局上都采用momo的方向盘,富士考虑到impreza wrx主要以民用为主,方向盘直径较大并采用四幅式设计。排档杆以真皮包裹,为驾驶者提供较佳握感。
仪表改用黑底白字显示,表现出跑车独特风格外,也使驾驶者观看仪表更为醒目。为增加实用性,impreza wrx装配了防火纤维桶式座椅坐椅,可做前后上下的坐姿调整,包裹性很好,乘坐防滑性也很优异。
第八代impreza wrx的动力单元是采用新款的ej20 dohc 16v turbo引擎,采水平对置式设计,世界上除了富士之外,只有保时捷才有这种水平对置的发动机技术。作为水平对置发动机(boxer engine)是将相邻2个缸水平的布置在一起,能很简单地消除震动和噪音,发动机旋转更平稳。
水平对置发动机的高度尺寸小,而且各个缸之间的点火间隙独特,其排气声浪十分特别,加上汽缸平放,重心很低有助于车辆的转向。新款的ej20发动机排量为1994cc,最大功率为165kw/5000rpm(225匹),最大扭力为30。
6kg。m/4000rpm,富士顶级版impreza sti同样采用的是ej20发动机,经强化后最大功率在5000rpm时达到280匹,扭力可以达到40。
2kg。m/4400rpm。
impreza wrx在匹配一具5速手动快排,0-100km/h的专业加速测试值在5。9s左右。
除了水平对置四缸带涡轮增压发动机之外,翼豹还有一个看家本领就是全时四轮驱动系统(awd)。这套系统与其水平对置发动机纵向相连、左右对称,发动机曲轴、波箱、传动轴成一直线,采用居中的配置设计,对车身可达到近乎完美的重量平衡效果。
第八代impreza wrx的前麦弗逊后多连杆悬挂系统行路表现丝毫不逊于欧系名跑,处于性能考量,悬挂偏硬,行经不平路面时回馈的震动很明显,但是韧性很好,基本上将二次弹跳的发生机率减少至零,确保了高速行驶时遇到凸凹路面时轮胎能保持较好的循迹性。 在电子化座舱为主流的今天,impreza wrx的配置铺陈并不丰富,如果以国内现行消费理念来衡量的话更是表现平平。
除了电子恒温空调、cd、四门电动门窗、中控门锁等几乎再也找不到其它更为有说服力的配置。 翼豹WRX技术参数 驱动方式 AWD 变速系统 5挡手动 车长/宽/高mm 4415/1740/1440 轴距mm 2525 轮距(前)mm 1485 轮距(后)mm 1480 离地间隙mm 155 车重kg 1410 乘员数 5 车门数 4 发动机 水平对置4缸涡轮增压 排气量 cc 1994 压缩比 8:1 使用燃料 98号无铅汽油 最高功率ps/rpm 225/5600 最大扭矩Nm/rpm 300/4000 最高车速km/h 232 0-100km/h加速时间 s 5。
9 最小转弯半径m 5。5 轮胎 215/45R 17 悬挂(前) 麦弗逊式独立悬挂 悬挂(后) 多连杆式独立悬挂 参考售价 34。
78万元RMB 安全装备 驾驶座安全气囊 副驾驶安全气囊 前排侧气囊 电子防盗 车内中控锁 遥控钥匙 操控配置 ABS防抱死 制动力分配(EBD) 外部配置 电动天窗 同色后视镜 同色防擦条 铝合金轮毂 内部配置 真皮方向盘 左脚休息踏板 方向盘上下调节 座椅配置 运动座椅 座椅高低调节 腰部支撑调节 前座中央扶手 前排杯架 多媒体配置 单碟CD 6-7喇叭扬声器系统 灯光配置 氙气大灯 前雾灯 后雾灯 大灯清洗装置 玻璃/后视镜 前电动车窗 后电动车窗 防夹手功能 电动后视镜 后视镜加热 后视镜防眩目 遮阳板化妆镜 空调/冰箱 自动空调 后座出风口 感应雨刷 车轮制动 前制动器类型:通风碟 后制动器类型:通风碟 前轮胎。
EVO和WRX到底该选哪个
EVO的知名度比WRX高得多!Evo.1:1992年9月7日正式发表亮相,并于当年10月19日限量发售的MITSUBISHI LANCER Evo.1是以搭载195匹马力之LANCER旗舰车种GSR为基础车种,进行改良而成的赛车道路版,当时在日本当地造成不小的销售热潮。
原本原厂只打算限量发行2500台,但由于不到3天即销售一空,于是原厂再追加2500台。最大马力250ps,最大扭矩31.5kgm,是当时日本除了日产地平线BNR32 GT-R(NISSAN SKYLINE BNR32 GT-R)跑车外最快的四驱跑车。
三菱Evo Evo.2:LANCER Evo.1问世1年后的1994年1月17日,充分运用WRC参赛技术,进一步改良引擎性能及悬吊系统的EVO II隆重问世。不仅洗刷了Evo.1“速度优异但转向不良”的批评,且成功地转型成可随车手意识操控自如“全面型”的进化版本。
最大马力小涨到260ps,最大扭矩仍旧是31.5kgm。三菱Evo Evo.3:Evo.1着重性能,Evo.2追求成熟,而1995年2月10日诞生的Evo.3,则在成熟的基础上进一步飞跃。
和前两代相比,Evo.3最大的改变在于外观,不论是前保杆、前下巴、裙脚、后包围及后尾翼等所有的空力套件均彻底焕然一新。重新设计的引擎活塞,改良的进,排气系统使得Evo.3的马力再涨10ps,达到270ps的境地,最大扭矩照旧是31.5kgm,以当时的机械水准看来,足以震撼业界。
Evo.4:1996年8月23日,以新型LANCER为前身之Evo.4正式登场!Evo.3是将旧款车体改良使其更完美,但Evo.4却从头到尾都是全新设计。由于Evo.4新型车架的开发成功,基本的车体刚性向前迈进一大步,于是赋予更高潜力的引擎,再加上车辆周边配备刚性的提高,促使动力性能更能淋济尽致地发挥。
最大马力终于达到了日本本土量产车型马力上限的280ps,最大扭矩则狂涨至36kgm。 Evo.5: 1998年1月26日,在前代Evo.4两夺WRC总冠军后,更强悍的进化版本Evo.5隆重问世。
Evo.4在赛场上优异的表现刺激其它对手加紧脚步发展,为了继续保持战果,三菱在Evo.4的基础上提高了引擎扭矩并加宽轮距,使造出的Evo.5在整体操控稳定性上得到新的突破!其他如制动,悬挂,引擎都有改动,Evo.5很好的达到了三菱“进化论”中新的高度。最大马力280ps,最大扭矩小涨到38kgm。
Evo.6:在1999年1月22日,为了适应WRC新的赛例规定,Evo.6正式问世。相比起Evo.5,Evo.6的改进重点放在了车身的外形设计上,重新设计的头唇,前保险杠等空气部件给人全新的视觉感受,不对称的进气口设计和双层可调尾翼更是酷味十足,个性到死。
此外,针对前一代车架刚性稍有不足的弱点,Evo.6严谨地补强了车架。在悬挂套件上则全面启用锻造铝模 Evo.7: 2001年1月26日,焕然一新的Evo.7在万众期待中降临。
全新的外形设计引发颇多争议,但仍保有EVO系列车款的强悍气势。车头部分大致维持该系列的风格:引擎盖上的盾形散热口,令人倍感熟悉的向外拱出的前后叶子板,看起来更加凶猛霸气。
尾翼的设计则由Evo.6的双层式回归Evo.5的单层设计。内饰方面,战斗意味也更甚以往,金属质感的中控台、Momo三幅式带气囊赛车方向盘还有Recaro特别版赛车桶座,显现出不凡的品味与气息。
最大马力280ps,最大扭矩39kgm。 Evo.7推出之后,三菱厂方尝试性地推出了Evo历史中第一款配备自动波箱的版本:Evo.7 GT-A。
限量2000部发售,算是Evo中比较另类的一个孤本。 Evo.8:2003年,喜欢用“极速快车”缔造“极速传说”的公路爆走分子们又有了新的“飞仔车”,Evo.8来了。
8代Evo的实力为史上最强,简直非笔墨所能形容。280ps最大马力+40kgm最大扭矩+6前速手动变速箱+二代AYC系统+ACD系统+超强刚性车架,一切一切都是高性能车迷们的梦幻组合!在全球诸多汽车媒体的轮番测试中,Evo.8接连不断取得骇人成绩!三菱厂方再接再厉,顺势推出一款全面轻量化处理的赛车版Evo.8:Evolution MR。
在此,三菱对MR的解释是:MITSUBISHI RACING。看来,汽车史上最成功的跑车进化传说还将继续! Evo.9:三菱公司于2005年3月3号开始发售三菱Lancer Evo9。
Evo9在外观方面相对三菱Lancer Evo8 MR有了相当的改进,前脸中央的三菱标志台座被去掉了,更加气势逼人。前保险杠的形状也发生了变化,为了使空调管道的冷却得以改良,Lancer Evo9特意在前脸挖出一个椭圆形的洞作为空气刮刀。
后保险杠也在中央的下部做了一些形状上的改变,调整了车身下部空气整流效果,而从后方看去,整车的运动感也得以大大增强。优点:车身轻量化,过弯马步扎实。
缺点:低转扭力略为收敛。 2005年,当MITSUBISHI将新款Lancer Evo.概念车呈现在众人眼前时,几乎所有性能迷都在等待,而在MITSUBISHI的规划中,Lancer Evo.X将会在2007年正式登场! Evo.10: Lancer Evo.X外观造型与概念车Concept X相似度高达90%以上,动力方面名机4G63从此下台一鞠躬,取而代之的是铝合金汽缸盖且新开发4B11引擎,在涡轮增压的加持下,直四2.0升发动机可输出超过300hp,传闻将以320hp现身,最大扭矩为42.0kgm;六速手排将是Evo.X的标准配置。
在操控安全的配置方面,Super AYC、ACD、S-AWC新四轮驱。
有谁能提供斯巴鲁翼豹历代车型简介
1992.11WRX 富士为参战WRC越野赛,替IMPREZA小车移植了强动2公斤240PS引擎和4驱动系统。
1994.1WRX STI 第1部STI加强版,引擎内部零件经改装及强化,马力/扭力增至250PS/31.5KGM。 1995.8WRX STI VERSION II 第2代STI马力/扭力再增加至275PS/32.5KGM,以对抗当年极强劲的三菱EVO3 1996.8 WRX STI VERSION III 马力增至日本政府上限的280PS,扭力激增至35KGM,前制动器改用更强4活塞卡钳 1997.9 WRX STI VERSION IV 扭力提升至36KGM,马力维持280PS。
同年推出双门TYPE R版,形象更辛辣。 1998.9 WRX STI VERSION V 新改良PHASE 2擎动力不变,98年1月推出2.2公升双门特别版22B STI 1999.9 WRX STI VERSION VI 第5代STI主要改良是悬挂及4驱系统,同年更推出S201限量版,马力达300PS 2000.10 WRX STI 新一代WRX诞生,内外大幅革新,引擎扭力增至38KGM,并首次采用6前速手波 第八代STi版WRX登场(2003年) 小改款的STI在2003年巴黎车展中与公众见面,由于之前推出的第二代车型众人褒贬不一的重点在于车头太过低调,斯巴鲁终于在推出两年时间后针对外型进行修饰。
也因此,这次改款的重点,不需要特别陈述,明眼人一看就了解有何不同 第九代STi版WRX车型(2003年) 2005年底,斯巴鲁发布了06款翼豹WRX-STI,其实就是通常所说的“猪头鼻”第9代翼豹STI,这次外形前围变化较大,引来了不少争议但是大多数车迷接受并且喜欢上了斯巴鲁家族的新进气格栅造型风格。另外,作为第一款正式引入国内销售的翼豹车型,第九代翼豹车型也赢得了国内消费者的喜爱与追捧。
第十代翼豹WRX-STI(2007年) 2007年年底新一代翼豹WRX STI终于正式和我们见面了!在性能和操控方面,新款Impreza WRX STI以左右对称全时四轮驱动系统(Symmetrical AWD)与斯巴鲁水平对置发动机(SUBARU BOXER)相结合这一核心技术为基础,配备以斯巴鲁动态底盘控制概念(SDC3)设计而成新型底盘和带大型中冷器、双主动气门控制系统(Dual-AVCS)的新型2.5升16气门双顶置凸轮轴(DOHC)涡轮增压水平对置发动机,并融合SI-DRIVE(斯巴鲁智能驾驶提升系统)、多模式驾驶员控制中央差速器(Multi-mode DCCD)、多模式车辆动态控制系统(Multi-mode VDC)三项电子驾驶提升系统,使车辆的性能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编辑这点好费劲呢 但缺少6代图片。
三菱EVO十代和斯巴鲁翼豹十代哪个NX
三菱EVO很喜欢,STI用的是2、5升的发动机,而EVO用的是2、0升的发动机,都深度增压,可出人意料的是EVO IX 312ps,STI 280ps,公率比STI还大!STI是52万,EVO是48、5万,本人觉得EVO更好啦!当然各有各的技术,EVO是全时四驱,斯巴鲁是水平对置都差不多啦!我更爱EVO!EVO在高性能轿车中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除STI外对比车型就不是很多了……
德国媒体对三菱LAN EVO9代和斯巴鲁翼豹WRX STI9代的测试:
LAN EVO WRX STI
发动机 2.0直4TURBO 2.5直4TURBO
缸径x行程mm 85.0x88.0 99.5x79.0
发动机压缩比 8.8:1 8.2:1
涡轮增压值 1.2 1.04
最大功率PS/rpm 280/6500 280/5600
最大扭矩Nm/rpm 400/4500 392/4000
驱动形式 前置4驱 6挡手动 前置4驱 6挡手动
轮胎 普利司通RE050A235/45 普利司通RE070A225/45
ZR17 ZR17(STI专用)
长x宽x高mm 4490x1770x1450 4465x1740x1440
整备质量Kg 1482 1515
前后重量比 60.6/39.4 59.1/40.9
单位功率重量比Kg/PS 5.3/1 5.4/1
售价(欧元) 41990 40900
静止加速S:
0-40 KM/H 1.8 1.1
0-60 2.7 2.3
0-100 5.8 5.3
0-120 7.3 7.2
0-140 9.5 9.7
0-160 12.4 12.8
0-180 16.3 16.6
0-200 20.7 21.9
挡位加速4挡/5挡/6挡S
80-100KM/H 2.0/2.7.5.1 2.2/3.4/6.8
80-120 4.2/5.2/8.8 4.4/6.4/12.0
80-140 6.5/8.3/12.8 7.0/9.8/17.0
80-160 9.2/11.6/17.5 9.9/13.5/22.2
级速 250 255
刹车距离m
100km/h-0 38.6 37.2
200km/h-0 138.6 150.6

18m蛇行绕桩(km/h) 66.4 67.5
圈速
霍根海姆短跑道(干) 1:16.800 1:16.100
霍根海姆短跑道(湿) 1:26.100 1:26.400
铺雪碎石路 1:11.100 1:14.200
评述:
静止加速中STI依靠大排量的发动机和专用轮胎占上风,EVO由于发动机电子系统限制,只能用5000以下的转速起跑,也是落败原因之一,但是加速到后段EVO由于变速箱
速比编排更紧密,在高档位上有更好的加速能力,从140后开始领先,挡位加速更有绝对优势。STI在干跑道成绩领先,但评委认为EVO控制更精确,4驱系统工作更和谐
AYC主动偏航控制系统可以将大部分动力分配给弯道外侧车轮,转向不足和转向过度都不明显。STI的车尾很活跃,有更多后驱车的特点,飘逸爱好者可能会很喜欢。
但它比EVO难控制。STI入弯坚决果断,但在加速出弯时车尾外摆幅度较大,反打方向又会令车头飘向跑道外侧,转向不足和转向过度交替出现,要求车手迅速而
熟练的控制方向盘。因此,STI在霍根海姆短跑道(湿)和铺雪碎石路 两关中略输一筹。从另一方面说,STI更磨练车手的技术。两侧都有一些个性装备,如STI的中央差速器可以手动调节前后动力分配,EVO则有价值2500欧元的运动配置,包括重量仅4.4公斤的BBS轮毂,Bilstein减震器和碳纤维尾翼
斯巴鲁STI历史越详细越好,有图片更好,谢谢另外我不是问斯巴鲁车
相信只要是了解斯巴鲁(富士)的人,一旦听到“STi”三个字母,心里恐怕如同电击一般,兴奋地颤动着!没错,“STi”对于斯巴鲁而言,就如同“M”对于宝马,“AMG”对于奔驰,“S”对于奥迪,“GTi”对于大众,“Type R”对于本田,“GT”对于保时捷,“HSV”对于澳洲霍顿,“FPV”对于澳洲福特,“EVO”对于三菱,“GTO”对于欧宝……都是代表各个品牌最强的运动车型。
今天来自日本的消息告诉我们,斯巴鲁已经不再满足于只是在翼豹WRX身上推“STi”这个世界知名运动名字了,全新的第二代森林人Forester将推出 STi 版本,正式披挂成为SUV中最具路面杀伤力的高等动物。 秉承着打造“纯粹运动SUV”的意念,斯巴鲁称森林人STi 可以在两种完全不同的路面上表现优异的驾控性能,而且和平常的SUV比起来,它的运动化外观也出类拔萃,具备足够的眼球杀伤力。
它在公路上的举动可以用极其优异来形容,本来已经对于越野路面十分在行的森林人在挂STi 的名号后,在普通公路上的奔走跳跃性能绝对不比自己在森林里跋涉的能力差,甚至可以说比自己的越野能力更显得出色。 图片在网页里 。
Skyline---GTR的历史
是4WD(AWD)前置发动机四轮驱动,是日产Skyline系列中的运动版本,和三菱的EVO枪骑兵、富士(斯巴鲁)的ImprazaWRX(翼豹)称为日本最快的四驱车。但EVO和WRX都是面向WRC(拉力赛)为开发路线的车,只有GTR是一辆完全向公路研制开发的四轮驱动民用跑车,从第一代R27投产发售开始就广受汽车爱好车者的好评,后来陆续推出的R28、R29都是爱车一族的至爱,但由于后来日本发布了民用轿车的动力限制,Skyline这个系列的R30和R31都没有推出GT-R运动版,大家都以为GT-R就这样成为神话,直到1989年,广受期待的新一代SkylineGT-R恢复生产,型号是R32,新的R32比以往的GT-R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多次在各大公路比赛中获得优秀的成绩,使其获得了‘公路战神’的称号,1995年R33出世的,但是由于采用了同厂豪华轿车公爵的底盘,操控性能可想而知有多差,使得很多汽车爱好者都宁可使用上一代R32也不使用R33,R33可以说是个失败品,也令日产厂方知道,驾驶GTR的人都不需要舒适性,所以1998年,最强的公路四驱民用跑车R34诞生,抛掉R33的阴影,R34每一个细节都可以看到‘公路战神’的霸气,,好像在对世界说:“我回来了!”未经任何改装就拥有280匹马力,但对R34里的发动机来说这只是小菜一碟,解开电脑限制,R34可以达到300~400匹的马力,据了解,通过专业改装可以达到1000匹马力,刚出世的R34并没有让大家失望,在格兰匹捷汽车大奖赛A组别击败了称霸多时的宝马M3,更让世界的人们认同了这一辆专为公路而生的战神。
在世界超级汽车赛中,西方的厂商(法拉利、宝时捷、林博坚尼等)都使用了自己量产的超级跑车,而日产只能尴尬的把SkylineGT-R34这辆民用跑车放到赛场,民用跑车在超级跑车的面前,车重,车身造型设计等等缺点也暴露无遗,所以日产厂方决定新一代的GT-R35不再属于Skyline这个轿车系列,而是另为一个独立的GT-R超级跑车车系,R34也已经停产。
所以现在提到日产的GT-R,都只会想到R34!SkylineGT-R真正成为日本的国宝级跑车。
斯巴鲁BRZ2015款销量怎么样
在WRX的历史上,三厢车型与两厢车型的销量差不多各占一半,很多车迷其实更希望看到外观更加紧凑的两厢车。
随着谍照的曝光,斯巴鲁此前认定只提供三厢版本的消息不攻而破。 当然,我们可以轻而易举的识别出两厢版车型与已经发布的三厢版在前半截几乎如出一辙,测试车虽然把发动机盖上的进气口藏了起来,显然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去掉了尾箱的WRX显得更为干练,当然测试车没有套用大尾翼以及更为凌厉的后保险杠,不过相信在实车发布时这些装备都不会缺少。动力方面,两厢版车型预计沿用2.0T水平对置发动机,最大功率200kW(272PS),峰值扭矩达到349Nm,并有6速手动变速箱或Lineartronic CVT变速箱可选。
然后更为劲爆的STI两厢车型预计也不远了。
斯巴鲁力狮3.0R强还是翼豹WRX强
哪辆车"强" ???
这个"强"代表着什么呢? 用最简单的方法来想..就是哪两车快咯..
如果我从随便的网站上给你找一大堆数据.结果一定是WRX强.但是你肯定不满意。既然你要的详细点.那么我就详细点给你做出解释.
SUBARU LEGECY(富士力狮) LEGECY是富士重工的一款名牌车款..就好象HONDA的ACCORD,TOYOTA的CAMRY一样.
但是这款车在进军中国后,进行了改变..
原本LEGECY是一款性能超强的房跑,也有WAGON版本.而在欧美和太平洋地区,WAGON版本并搭载TWIN TURBO引擎的LEGECY受到了很多买家的青睐.而进军中国后,不管是2.0R也好,3.0R也好.WAGON也好,SEDAN也好.都没有搭载任何涡轮引擎..我只能说,LEGECY完成了从一台搭载过大马力,高功率的TURBO超级房跑..变成了一辆只拥有大功率NA引擎但是性能更适用于城市的家庭房跑的转变.也许此举只是为了更适合中国市场吧.
WRX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WRX是SUBARU WRX STI的民用版本. 从1992年第一台第一代WRX出世到1994年1代WRX正式生产并投放市场已经有14年历史了..这14年里.SUBARU IMPREZA已经生产并发展到10代..水平对置引擎(EJ20 BOXER MASTER从3代开始正式运用.其间经历了引擎的改良(从BOXER MASTER到BOXER PHASE II), 4代22B的限量版本为了庆祝WRC上的三连冠而生产,再到7代的时候又加上了可变正时系统.一直到现在..这么些年来,SUBARU IMPREZA已经成为了数千万车迷心中的DREAM CAR.WRC赛场上WRX STI的表现也让我们看到了纯血统拉力赛车的激情.我们不得不说IMPREZA WRX走过了风风雨雨的14年,最后才变得更加成熟.它是一款不折不扣的纯血统跑车.
只不过是WRX是民用版本而已.和STI比,在性能,配件,马力,价格上差别很大..但是如果看过WRX和STI.0到100米的加速对比中,我们会发现,两辆车的速度并不是差得很远。
当然对比车辆我们不能这么比。不能光看数据.那是网站评测才干的事.
我只能说,在城市里用WRX,再加上一定的改装..民用版的WRX也足够用了.
写了这么多,都是本人自己手写出来的. 很多数据都是凭着记忆..好多可能错了..你就凑合看吧..
最后说一句.你出的这辆两车是不能放在一起比较的. 一辆是房跑.一辆是赛车.. 你应该考虑的是,哪辆车更适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