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十五夜望月古诗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诗篇全文翻译

火烧 2021-12-04 12:39:26 1072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诗篇全文翻译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系列:宋词三百首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十五夜望月古诗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诗篇全文翻译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诗篇全文翻译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系列:宋词三百首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注释    [1鲍浩然]:诗人的朋友。    [2]眼波横:这里的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    [3]眉峰聚:这里的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4]眉眼盈盈处:这里指山与水交汇处。    [5]欲:想    此词以新巧的构思和轻快的笔调,在送别之作中别据一格。    开篇「水是眼波横」二句匠心独运:前人惯以「眉如春山」、「眼如秋水」之类的譬喻来形容女子容颜之美,如托名于刘歆的《西京杂记》卷二:「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李白的《长相思》:「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白居易《筝诗》:「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案:亦有以「秋水」形容男子眼神者,如李贺《唐儿歌》:「一双瞳人剪秋水」。)而作者此处则反用其意,说水是眼波横流、山上眉峰攒聚,其妙处不仅在于推陈出新、发想奇绝,而且在于运用移情手法,化无情为有情,使原本不预人事的山水也介入送别的场面,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    「欲问行人」二句,仍就「眉眼」加以生发,亦见用笔灵动、造语新奇。「眉眼盈盈处」,既是喻指友人故乡的秀丽山水,又令人想见友人妻妾倚栏盼归之际美目传恨、秀眉凝愁的情态。妙语双关,熔铸非易。    过片后「才始送春归」二句抒写良情别绪:方才「送春」,已是十分怅恨;今又「送君」,更添怅恨十分。旦夕之间,两谙别苦,情何以堪?但作者却故意出以淡语,含而不露。    「若到江南」二句再发奇想,叮嘱友人如能赶上江南春光,务必与春光同祝惜春之情既溢于言表,对友人的祝福之意亦寓于句中。 译文    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cu)起的眉毛。朋友要去哪里呢?是去那山水交汇处。才刚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假如你到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千万要把春光留住。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起拍「水是」、「山是」两句,含意丰富,令人遐想。词人把明澈的水流比喻为美人的眼波,把青黛的山峦喻为美人的眉峰,极言浙东山水的漂亮可爱。同时,也可以理解为词人对鲍浩然心事的设想:波光漾动的流水是他心上人的眼波,脉脉传情;青黛的山峦是心上人的眉峰,因思念自己而满怀愁怨,眉头都蹙[cu]起来了。词人通过这一设想来写出了鲍浩然「之浙东」的心切。与此相应,上片结句「眉眼盈盈处」只有一层理解:鲍浩然是去山水秀丽得像美人「眉眼盈盈」的地方.下片抒发词人的情怀。「才始送春归」,点明这里春刚逝去,说明词人心中满怀着伤春之愁;「又送君归去」则再添了别恨,心情就更痛苦了。最后两句是词人对鲍浩然的祝愿:希望他生活在「春」里。这个「春」反映鲜花如锦的春天季节。     这首词构思新巧,词语明丽,很有表现力。且语句新鲜不俗,颇受人们喜爱。比起那些敷衍应酬之作,显然有死活之别。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