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华战争 二战中,有一类人绝不能杀,日本人偏要反着来,结果18万日军阵亡
二战中,有一类人绝不能杀,日本人偏要反着来,结果18万日军阵亡
古代战争中,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交战双方往来的使者都是传递信息,促进谈判的唯一沟通渠道。如果任何一方,没有遵守,或者恶意斩杀来使,那就表明双方已经准备鱼死网破,决一死战了。
而在二战中,日本人因为没有遵守战争中的条约,导致18万日军阵亡。众所周知,日本是个岛国,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大肆学习西方,到了1894年,经过明治天皇不遗余力的建设,日本已经完成了现代海军的建设,建成了一支拥有31艘军舰、24艘鱼雷艇、总排水量61373吨的现代海军。
而日本也开始向军国主义转变,开始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同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此时日军的自信心已经膨胀到了极点,甚至喊出了“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言,在南京城更是犯下了累累暴行。
但日军的暴行也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其中,以罗斯福总统为首的美国政府开始联合英国人对日本实施石油禁运,在当时,日本国内的百分之八十的石油都是通过美国进口的,断了日本的石油,等于坦克失去了发动机,这让日军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

为了迫使美军解除封锁,日本以海军司令山本五十六为首,组成的航母舰队群偷袭了美军太平洋海军基地珍珠港,但在次日,美国便正式对日宣战。在美国没有捞到半点好处的日军,便集结20万重兵,进攻澳大利亚,掠夺澳大利亚丰富的石油和橡胶资源。
但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日军在瓜达尔卡纳尔岛和巴布亚半岛久攻不下,损失惨重。为了减少损失,日军开始在新几内亚不断增兵,企图建立一道外围防线。但新几内亚作为战略要地,日军决定誓死拿下,但盟军也知道战略地位显著,所以决定和日军来一场硬战。
1943年8月,美国第五航空队偷袭了莱城附近的日军机场,击毁日军200架战机,导致日军丧失了制空权。随后,盟军开始在莱城东面20公里海面登陆。加上盟军采用美军司令麦克阿瑟将军的“蛙跳战术”,逐个突破日军个个防线,把日军彻底困在了几内亚。
为了报复澳大利亚军队,日军开始集结重兵偷袭澳大利亚的重要军港达尔文港的军事基地,而在当时,达尔文港还驻扎了560名世界红十字会的医疗人员,在日军的进攻下,560名医护人员无一幸免。根据国际公约规定,战争期间,医疗人员是不能杀的,否则会遭到全世界的攻击。
但此时的日本人偏要反着来,这样的举动也激起了澳大利亚人的愤怒,加上日本之前俘虏了15000名澳大利亚军队,但活着回来的只有7000多人,为了报仇,澳大利亚准备以举国之力攻击日军,他们利用有利的地形优势和充足的后勤补给,给日军造成了沉重的灾难。
把日军活活困在了孤岛上,由于日军后勤补给不足,加上不适应丛林作战,而岛上天气又异常炎热潮湿,20万日军挤在一个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的山上,不久后,很多日军都患上了疾病,因为没有医疗人员及时救治,很多伤兵接连被传染,最后出现了大规模的死亡。
一支20万人的部队,最后突围出去的只有18000多人,接近18万日军阵亡。这样的伤亡,让幸存老兵都不愿回忆。新几内亚战役也是日军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战役,如果日军没有残忍杀害那560名医疗人员,可能他们还存在着最后一线希望,最后全部被重疾困扰而亡,这或许是另一种惩罚。
面对如此残忍的战争,现在的日本依旧没有反省战争,而是继续美化战争侵略,篡改教科书,反观二战发动国德国,在德国讨论纳粹属于违法,1970年,西德总理在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的一跪,也让世界人民看到了德国反省战争的态度,这一点值得日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