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国五千年历史简介 暖锅子的发展历史
暖锅子的发展历史 在这三种暖锅中,后一种最好。无论哪种暖锅,形状都是一个样:圆形,上大下小,上为锅,下为锅膛兼底座。锅的中间,竖起一个上小下大的圆桶状的烟道。烟道与锅膛直通,并通到底座上,向外开一个半
暖锅子的发展历史
在这三种暖锅中,后一种最好。
无论哪种暖锅,形状都是一个样:圆形,上大下小,上为锅,下为锅膛兼底座。
锅的中间,竖起一个上小下大的圆桶状的烟道。
烟道与锅膛直通,并通到底座上,向外开一个半圆形的口子,可以用来掏灰,更重要的是通风。
锅膛内,安有炉齿,上放炭火。
因锅膛内通风,炭火会越烧越旺。
暖锅子烧的是木炭,从庆城人称之为东山即现今的子午岭烧制运过来的。
在过去的柴草市上,常有木炭驮子或木炭担子待价出售。
庆城居民选购木炭,要询问是杠木炭还是用其他木头烧制的。
杠木烧制的最好:火力大,化得慢,灰也少。
木炭先放在锅灶里烧着,再从暖锅子的烟道口放入锅膛的炉齿上,不大一会,就将暖锅内的菜肴和汤汁烧热、烧沸了,并能长时保持一定的高温。
如果嫌温度过高或者饭已吃罢,只用一个馒头盖在烟道口上,阻止锅膛内空气流通,火力就慢慢减弱,直至熄灭。
任何暖锅子都有一个盖。

盖子中间有个圆孔,烟道从圆孔中穿出,盖子就将暖锅盖严了,既防止热气散失,又防炭灰或其他杂物掉人。
暖锅子端上餐桌,打开盖子就可以食用。
暖锅是北方群众冬季的好炊具。
庆城居民平时将暖锅子束之高阁,多在春节期间使用。
一到正月,亲友们走家串户,这拨人才走,那拨人又来。
登门的人要给住户的长辈拜年,住户要用酒菜招待来者,随来随招待,不招待会失礼,让人讥笑。
招待来客最为便捷的饭菜就是上四至五个喝酒菜,供大家喝酒,酒酣量足,再上一个暖锅子供吃饭用。
这种招待法,既实惠又不显寒酸。
富家是这样,贫家也是这样,很大众化。
很赞哦! (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