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对洋务运动的下列评价中不正确的是 在洋务运动中的教育机构是

火烧 2023-03-23 11:07:00 1056
在洋务运动中的教育机构是 在洋务运动中的教育机构是在洋务运动兴起的同时,洋务派就设立了近似近代学校的同文馆和上海广方言馆、粤同文馆。随后又有江南机器制造局附设的上海机器学堂(1861),福建马尾造船厂

在洋务运动中的教育机构是  

在洋务运动中的教育机构是

在洋务运动兴起的同时,洋务派就设立了近似近代学校的同文馆和上海广方言馆、粤同文馆。随后又有江南机器制造局附设的上海机器学堂(1861),福建马尾造船厂附设的福建船政学堂(1866),天津的电报学堂(1879),上海的电报学堂(1866)等。同文馆于1866年又增设天算馆,培养天文、算学、化学、测绘等专门人才。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湖北还办了两个书院,即以后的“两湖总师范”,开设学科除中国经史外,还设有理化、财政、军事学等课程;聘外国教习。其它,如武昌普通中学堂、方言学堂、农业学堂、女子师范学堂等林立于武昌。此外,洋务派又在全国各地兴办了一批新式学堂。1880年建立的北洋水师学堂、1885年建立的天津武备学堂、1886年建立的广州陆师学堂、1890年建立的南京水师学堂、1893年建立的湖北自强学堂就是其中的代表。据统计,从1862年设京师同文馆到1895年盛宣怀在天津创办中西学堂,洋务派共创办近代学堂22所。

洋务运动在中央的领导机构是

总理衙门

奕欣在洋务运动中的贡献

19世纪60~90年代,为了求强求富,增强镇压太平天国和抵御外侮的能力,奕欣支援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大搞洋务运动,以兴办军事工业为重点,也兴办民办工业,近代工业从此起步。为了洋务事业,兴办新式学校,派出留学生,促进了近代教育事业发展。奕欣奏请两宫皇太后重用曾国藩,与列强极力维持和局,借师助剿,终于镇压了太平天国,赢得了同治中兴,奕欣获得“贤王”美称。
奕欣媚外,亲近列强,是洋务派领袖。但他为清流派所鄙视,被呼为“鬼子六”。
奕欣支援曾国藩等办洋务,但他又主张削弱地方势力,引起湘淮势力的不满;奕欣办洋务,清廷中倭仁等顽固派不满;由于奕欣权力受限,不能满足列强的要求,列强对他也开始不满。
慈禧太后利用了奕欣,也给予了奕欣巨大权力。但随着奕欣地位高升和声名鹊起,恭亲王奕欣又引起了慈禧太后的不安。于是慈禧太后利用一切机会对他进行打击,使奕欣一直浮浮沉沉。

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在教育方面的举措有哪些

开办新式学堂
1862年,恭亲王爱新觉罗·奕欣首次创办京师同文馆,开创了中国近代化教育的篇章。洋务运动中创办的新式学堂的主要类别:
(1)外国语性质的学堂,如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1866年后增设算学馆,成为综合性学堂)上海广方言馆等。
(2)军事学堂,如福州船政学堂、北洋水师学堂等。
(3)技术学堂,如上海机械学堂,天津电报学堂等。
办学特点:与传统官学相比,这些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如翻译人才、军事人才、技术人才等;教学内容有西学,如西文、西艺等;采用了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实施分年课程和班级授课制等。
选派留学生
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来改变清政府落后面貌是洋务派发起留学运动的留美学生。洋务时期的留学教育较有影响的主要有两次:幼童留美和福建船政学堂学生留欧,即1872—1875年清政府向美国派遣了四期共120名幼童赴美留学;1877—1897年先后派出四批福建船政学堂的学生赴欧留学。
1872年8月11日,三十名幼童自上海驶往美国旧金山,开始了长达十五年的留学生活。这在中国二千年历史中,特开新纪元”之事被誉为“中华创始之举,亦古来未有之事”。 1877年,在沈葆桢、李鸿章等官员的积极倡导下,从船政局和船政学堂选出的33人踏上了赴欧留学的旅途。1881年,由李鸿章主张、船政局又选出10人分赴英、法、德留学。1886年北洋水师等校的10名学生又去了欧洲。
翻译书籍
在洋务运动存续的35年里,文化出版事业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京师同文馆、上海光方言馆以及江南制造局的译书馆,是当时翻译西方的中心。译书经历了由单纯的西方科技著作和书籍,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著作并重,甚至后者略占上风的过程。
京师同文馆曾翻译西书36种。其中具代表性的有:中国第一部国际法中译本:惠顿的《万国公法》(1864年);第一部外交学中译本:马登的《星柖指掌》(1876年);第一部经济学中译本:福赛特的《富国策》(1860年)。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是晚清翻译西方著作数量最多,成绩最著的机构,它罗列了众多的学者译家和一些外籍传教士。
大量西学著作的翻译出版及近代中国报刊和出版机构的出现,打破了中西文化的壁垒和传统文化的坚冰,大大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

洋务运动中的保守派

西太后不能算完全的保守派啦
从她自己的政治需要来看,还是要两派斗争然后分而治之的,不会完全偏袒某一派。。。从她对大臣奏折的批覆上可以看的出来
而且,如果西太后是保守派,恭亲王以下的洋务派又如何能取得那些还算不俗的成绩呢?
倭仁,李鸿藻算是保守派的掌门了。。。可是他们的保守,部分是自己的政治信仰,部分还是政治斗争的需要。。。尤其对后者而言。。。
地方上的腐朽官僚反对洋务则也是搀杂着私利和个人信仰的。。。在那样的时代要对一个官僚做全面客观的评价太困难,何况是由无数这样的官僚集合而成的派系叻?

洋务运动教育改革有哪些 洋务运动教育措施介绍

洋务运动教育改革
自从鸦片战争过去之后,国外的一些势力扩张的越来越厉害,而这个时候国内的资本主义渐渐发展起来,清朝的一些人士的思想也受到影响,逐渐出现了分化的形态,而这个时候为了达到“自强”等目的,洋务运动开始了。这次运动包括了许多方面。而洋务运动教务改革也是其中重要的一个专案。那么洋务运动教育改革是怎样做的呢?
首先在洋务运动教育改革方面开始出现了新型的教育方式,例如开办了新式的学堂,而且开始逐渐有留学生这样一类人出现。在新式学堂建立起来之后,人们也意识到武器的产生很多都是和科技等方面息息相关的,于是在洋务运动教育改革方面开始出现了各种外语或者科教技术学院等,希望通过教授这样的之后,而创造出一期新式人才,然后将西方的一些新知识发展都中国来,其中同文馆的开设标志著洋务运动中教育改革的高潮。
除此之外洋务运动中教育改革上还包括留学生越来越多,这个时候的留学生很有目标,而清朝为了确保技术和知识的作用,又开始提出这些留学生回国的时候不许掌握新的有用的技术,同时也是从另一方向向人们实施监督,留学生回到国家之后,不管从事什么职业,都要使学到的科学和技术能够被人熟知和理解,这样一来对于这些目的性极强的人来说,也就具有一定的限制性。
洋务运动的核心主张
在大清朝曾经发生了一场极具轰动的运动,在这场运动当中最特殊的地方就是将西方的科技引进国内,并且发生了一连串的反应。以上所说的就是洋务运动。在洋务运动中许多极具西方色彩的文化科技成为了主流力量,虽然最后并不算成功,却也给当时的封建社会造成了冲击,那洋务运动的核心主张是什么呢?
洋务运动的核心主张具体来说,其实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主要还是发挥师夷长技然后达到自强的这种思想,这个洋务运动的核心思想也就是说将西方的有利方面学习过来之后,达到可以自我强大的可能,这样一来就可以改变整个的国家力量,不必再向之前那样总是被动的受西方国家的荼毒。洋务运动的核心主张体现了当时社会的迫切需要,同时也证明了封建思想已经不再是唯一的主流,人们已经开始渐渐觉醒,尽管在洋务运动的核心主张推广上,还是受到了一些阻挠,但是新事物依旧还是会出现,并且改变了原来没有的工业缺陷。
在洋务运动的核心主张之下,已经开始有人接受并且主张推广了。人们纷纷开始设定了新的一系列举措,不仅在各个方面都有所涉猎,同时在创新和创造方面还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兵工厂的出现,还有新文化的传播等等,这是原来的封建统治中欠缺的。可以说洋务运动的核心主张同时也体现了那个时期思想先进的人们,已经不甘于封建社会的腐朽和失败,并且试图通过新的方式让人们有能力开启新的社会局面。
洋务运动的侷限性
洋务运动的时期确定和设立了许多的举措,这些行为也的确对当时的社会有所影响,但是到最后却依旧是失败了,不仅没有改变当时社会的现状,同时也并没有达到共同致富的目的。其实说到底还是因为洋务运动的侷限性这才促使最终失败,那么洋务运动的侷限性是什么呢?
洋务运动的侷限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首先洋务运动的侷限性体现在这些想要国家强大的官员们,在当时并没有意识到其实西方国家并不想要清朝强大起来。要知道当时是学习西方的科技等知识,对西方国家的依赖性还是非常强大的,虽然说这么做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是洋务派却没有想到过,既然这些国家想要侵犯清朝的利益,那么就绝不可能眼看着它强大起来。而西方国家同时还通过这个过程将手伸进了更多的利益当中,洋务运动的侷限性让洋务派完全没有察觉到这个危险。
除此之外内部的矛盾也是洋务运动的侷限性的一个方面。当时国内顽固派非常的牴触,而且反对态度十分的强烈,这些都是国家内部自己的缺陷,可是在这样的缺陷之下洋务派知识单纯的在各个方面有所动作,可是最根本的政权和制度却还是存在的,这样一来洋务运动的侷限性更加大了。不管是铁路还是矿石,洋务派想要发展其实最大的敌人还是在内部之中,但是遗憾的是洋务派不但没有想办法改变这种状态,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要依赖与此。可见洋务运动的侷限性已经注定了这场运动的失败结局。

对洋务运动的下列评价中不正确的是 在洋务运动中的教育机构是

洋务运动中的军事工业

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上海轮船招商局(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

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的事蹟

史学界对李鸿章在洋务运动的贡献多持肯定意见。李鸿章故居中的李鸿章事蹟展对此也褒扬有加。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创造了诸多“中国第一”的历史记录:第一家机器制造局、第一家机器织布局、第一家电报局、第一个海军基地、第一支远洋海军、第一支洋枪队洋炮队、第一家外文翻译馆、第一条铁路、第一批官派留学生。这些都是可圈可点的业绩。怀着富国强兵的目的,李鸿章等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发展。这是史家的定论。

左宗棠在洋务运动中的贡献

左宗棠是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支持者和参与者,创办了福州船政局,培养和训练了造船技术和海军人才,为晚清付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是一个具有创新意识的封建统治者。他看到了当时清朝在和西方列强的战争中的失败大多是由于军事上的失败到之,因为西方列强有着很强的军事力量。所以他效仿西方的方法建立了洋务运动,加强了中国近代先进工业的发展,同时也加强了中国的军事力量,虽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面貌,但是却加快了中国的近代化过程。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