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镟女-戒近习也(天宝末,康居国献之)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胡镟女-戒近习也(天宝末,康居国献之)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胡镟女-戒近习也(天宝末,康居国献之)
[作者] 白居易 [朝代] 唐代
胡镟女,胡镟女。心应弦,手应鼓。弦鼓一声双袖举,
回雪飘飖转蓬舞。左镟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
人间物类无可比,奔车轮缓镟风迟。曲终再拜谢天子,
天子为之微启齿。胡镟女,出康居,徒劳东来万里余。
中原自有胡镟者,斗妙争能尔不如。天宝季年时欲变,
臣妾人人学圜转。中有太真外禄山,二人最道能胡镟。
梨花园中册作妃,金鸡障下养为儿。禄山胡镟迷君眼,
兵过黄河疑未反。贵妃胡镟惑君心,死弃马嵬念更深。
从兹地轴天维转,五十年来制不禁。胡镟女,莫空舞,
数唱此歌悟明主。
标签: 讽刺 舞蹈 国家
《胡镟女-戒近习也(天宝末,康居国献之)》赏析
《胡镟女》在结构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从开头到“天子为之微启齿”,共十句。主要是描绘胡镟舞的主要特点,以及胡镟女在跳胡镟舞时出色的惊人技艺。作者调动夸张、比拟、想像、渲染等多种艺术手法来描绘胡镟女的舞蹈场面,从开始“弦鼓一声双袖举”,一直到结束“曲终再拜谢天子”。其中主要突出快速镟转这个胡镟舞的主要特征。胡镟女在鼓乐声中急速起舞,象雪花空中飘摇,象蓬草迎风飞舞,其镟转飞转的车轮和疾风还要快,而且飞快地来回的镟转根本不知疲倦,转啊转啊,“千匝万周无已时”。 有人将中形容胡镟舞舞动速度之快的“奔车轮缓镟风迟”,误解为在车轮上跳舞。从现存史料看,胡镟应是在地面上进行的,方能做到“疾如风焉”。
许多历史记载也多突出这点,如杜佑《通典》说胡镟舞 “急转如风,俗谓之胡镟”; 《旧唐书·安禄山传》说 安禄山“作胡镟舞疾如风焉”元稹的《胡镟女》描绘这一特点甚至白居易《胡镟女》中更形象:“蓬断霜根羊角疾,竿戴朱盘火轮炫。骊珠迸珥逐飞星,虹晕轻巾掣流电。潜鲸暗吸笡波海,回风乱舞当空霰。万过其谁辨终始,四座安能分背面。”转得那么快,观众几乎不能看出她的脸和背,这种描写正突出了《胡镟舞》的特点。此段的最后一句“天子为之微启齿”是个过渡,由描绘胡镟舞的主要特点,以及胡镟女在跳胡镟舞时出色的惊人技艺过渡到批判君王对胡镟舞的沉溺,对善舞胡镟的杨玉环和安禄山的宠爱,从而导致祸乱,唐帝国由盛转衰。
第二层从“胡镟女,出康居”到“死弃马嵬念更深”。主要写玄宗对善舞胡镟的杨玉环和安禄山的宠爱,由此导致的安史之乱。先交代胡镟女是从西域的康国。说她们是被小国之君作为贡品献给大唐天子千里迢迢来到长安。然后,诗人笔锋一转,指出从康居来的胡镟女无法与中原的胡镟者“斗妙争能”。“天宝季年时欲变,臣妾人人学圜转”是说天宝末年社会风气逆转,百官和民间皆以学胡镟舞为时尚。“中有太真外禄山”以下八句则点出君主的喜爱是导致这种喜习胡风胡舞习尚的根源。特别点出玄宗宠爱善舞胡镟的杨玉环和安禄山:“禄山胡镟迷君眼”,“贵妃胡镟惑君心”是导致国家由治变乱造成安史之乱的根源。其中“死弃马嵬念更深”的“念更深”的含义更为深刻:它不仅暗示玄宗赐死杨贵妃是迫于无奈,也道出玄宗沉溺于歌舞的结局是既误国又害己。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曾对这“念更深”过形象的描述:“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这段是全诗的主旨所在,即探讨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原因,批判当年曾励精图治开创开元盛世的唐玄宗沉溺于胡镟舞导致安史之乱。
第三层,从“从兹地轴天维转”到结尾四句诗人认为,胡镟舞的盛行是“天宝季年时欲变”的征兆,因为它只能“迷君眼”、“惑君心”,使得唐王朝遭受了一次大劫难,“从兹地轴天维转,五十年来制不禁”。接着,点破创作主旨,劝诫胡镟女不要只顾著跳舞;也来唱一唱我写的这首诗,给天子一些启示,让明君领悟这个历史教训。作者不直接劝诫宪宗,而是对胡镟女发话,这是一种婉曲的表达方式。比起元稹的《胡镟女》结尾直接谴责玄宗和直接告诫宪宗:“翠华南幸万里桥,玄宗始悟坤维转。寄言镟目与镟心,有国有家当共谴”,表现手法要婉曲一些。
《胡镟女-戒近习也(天宝末,康居国献之)》作者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河南新郑(今河南郑州新郑市)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郑州新郑东郭宅(今新郑市东郭寺村)。白氏祖籍山西太原,白居易的祖父白锽移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市北)。白锽后曾任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县令,和当时邻居新郑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清水秀,遂移家于新郑,白居易本人就出生于河南新郑。卒后葬于河南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的其它作品
○ 长恨歌
○ 钱塘湖春行
○ 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 观刈麦
○ 忆江南·江南好
○ 白居易更多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