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故事的读后感200字 中国历史故事读后感
中国历史故事读后感
中国历史故事读后感
历史,套用宋神宗的一句名言:“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历史的意义便是在此了。
然而,历史又是一个极不易说破的词。
就算历史学家,触及历史的本源时也是相当谨慎的。
那么现在我来说历史的意义,是不是属于寻找海市蜃楼的根基那种的无知行径呢?我想,历史都列为过往的陈迹余音了,当下的我们循迹辩音追索渐渐被流光掩盖的遗踪,从历史废墟的蛛丝马迹里探求当代的意义,可以说是不能被偏废。
历史的车轮从来不为任何一个君王、一个党派,一个民族而停留过,一个君王有多么大的功绩,多么的文成武德;一个党派有何等优越的制度;一个民族有何等优良的血统,多么的文明灿烂,历史都是如公证的无私的,并没有给予他们更多的宽容和庇护。
因而不断思索历史的意义作为一个永久的命题和课题值得所有有知的人去探求与解决。
大唐盛世时魏征直谏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历史不说话,她的沉默正是她的价值。
善于反思的人或民族在历史的兴亡更替当中领悟中兴的规则,使国家与民族以后的历史朝良性发展,避免使之步入危亡的境地,而纳入自我的掌握之中。
大唐的开元盛世离不开对大隋炀帝的借鉴与批判的深入。
历史的重演的特性似乎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持久地困扰并困惑着后来人。
无数的史书历数当朝或前朝得失,一为记载一个国度的发生史,第二恐怕就是要为后来的执政者和人民留存一个参照的完整线索。
有时历史正当被人所淡忘,聪明而执着的人跳出来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的确横向比照中外历史以及对当国的纵线考察,发现历史居然有惊人的相似。
罗惯中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君不见,一个朝代的兴衰总是相互更替,盛世之后必是乱世,乱世久之必有大治。
冥冥之中,切合着中国的阴阳学说。
历史可以作为当政者的参考,然而也只能是参考而已。
历史的车轮是不会停下的,我们所能做的也就是尽量吧!尽量延缓那天的到来……
当然历史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避免和借鉴,而我今天便是老生常谈地重复这样的论调,目的在于树立历史的这层意义在我们心中的标杆。
从历史中找寻相关的意义,不论我们何种角度去看待历史,得出怎么样的结论,哪怕是肤浅甚至的错漏屡现的结论亦不能阻挡我们初衷。
广视角多维度地去把握历史,应该也是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人责任所在吧?
相关文章
- 林汉达历史故事读书笔记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读后感怎么写
- 一个历史故事100个字 中国历史故事,300字左右的
- 林汉达历史故事读书笔记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读后感应该怎么写
- 林汉达历史故事集概括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揭竿而起这篇故事的读后感
- 一个历史故事100个字 中国历史故事(300字左右10篇)
- 林汉达读后感300字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读后感100字
- 历史读后感400字以上 关于中国历史的读后感600多字
- 关于历史的书的读后感400字 求800字历史读后感300字英语读后感
- 中国历史故事集读后感400字 《中国历史》读后感500字急用!!!
- 文天祥宁死不屈的故事200 中国历史故事中《宁死不屈》的读后感300字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