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上真实刘伯温 刘伯温算错了2件事,朱元璋愤怒无比,刘伯温立马辞官归家

火烧 2022-03-10 20:37:39 1039
刘伯温算错了2件事,朱元璋愤怒无比,刘伯温立马辞官归家 朱元璋能得天下,与他慧眼识人、求贤若渴有莫大关系。与同时代的其他各路反王诸侯相比,他手下的人才储备厚度无与伦比,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在其他势

刘伯温算错了2件事,朱元璋愤怒无比,刘伯温立马辞官归家  

朱元璋能得天下,与他慧眼识人、求贤若渴有莫大关系。与同时代的其他各路反王诸侯相比,他手下的人才储备厚度无与伦比,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在其他势力之上。武将中的徐达、常遇春、邓愈、李文忠、傅友德、冯胜,文臣中的李善长、刘伯温、宋濂等人,可称是把天下英雄一网打尽,他得天下也就水到渠成了。

在朱元璋的众多手下中,有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就是民间鼎鼎大名的刘基刘伯温。刘伯温不仅学识渊博,文采斐然,是元末明初的文章大家,且胸怀韬略,晓畅兵机,是难得的军事人才。在朱元璋打天下的过程中,刘伯温参与中枢运筹帷幄,帮助朱元璋制定战略战术,是当之无愧的明朝开国重臣。朱元璋对他恭敬有加,称他为"吾之子房也",把他比作自己的张良。

历史上真实刘伯温 刘伯温算错了2件事,朱元璋愤怒无比,刘伯温立马辞官归家

刘伯温最为人称道之处,是他具有一种在普通人看来神奇莫测的预测能力,也就是俗称的料事如神、神机妙算。说神其实一点也不神,刘伯温这种能力,并非封建迷信所说的什么阴阳八卦之类,而是他渊博的学识、敏锐深刻的洞察力、缜密巧妙的思维角度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的综合体现。

在《明史》中,对于刘伯温这种能力也是大加褒扬。比如朱元璋曾经做个梦,醒了之后告诉刘伯温,刘伯温听完后说:"这是得土得众之象。"果然不久之后,海宁城的敌将前来投降。朱元璋非要营建凤阳皇宫,刘伯温说"凤阳虽帝乡,非建都地"。朱元璋不听,结果因为工匠厌镇事件,凤阳皇宫不了了之。

朱元璋想远征漠北犁庭扫穴,攻击元朝武装王保保。刘伯温见到诸将有轻敌之意,特地进谏:"王保保未可轻也。"大家志得意满都不当回事,最后在岭北之战中遭到王保保的重创,损失惨重。朱元璋向刘伯温咨询宰相人选,先后说出胡惟庸、汪广洋、杨宪三人,刘伯温都予以否决,认为他们都不是宰相之才,用了就会败坏国事。朱元璋不听,结果三人先后担任宰相,最后全都犯罪被杀。

不过,刘伯温也并非常胜将军,也会有失手的时候,并且引得朱元璋大发脾气。有一年天下大旱,朝廷民间都在求神祈雨。宰相李善长的一个门生李彬因贪赃枉法,被担任御史中丞的刘伯温查获,准备准备诛杀他。李善长亲自出面说情,说道:"现在正在求雨,这时候杀人不合适吧?"刘伯温铁面无私,说道:"杀李彬,天必雨!"

结果老天爷不配合,李彬是杀了,还是没下雨,还把李善长得罪了。后来朱元璋见旱情严重,向刘伯温咨询破解之策,刘伯温说:"以前战死的士卒,家眷未得到很好安置,在朝廷重大工程中死去的工匠,后事也没有很好安排,几万人怨气郁结,上干天和,因此不雨。"朱元璋赶忙吩咐人把这件事办理妥当。

结果过了半个多月,仍然滴雨未下。《明史》记载,"旬日仍不雨,帝怒",朱元璋发了脾气,大动肝火。刘伯温一生料事如神,不知怎的这次却连续两次失误,还惹得皇帝发了脾气,感到很没面子。正好他的妻子病故,刘伯温也厌倦了宦海沉浮,干脆直接请求辞职回乡,回老家养老去了。这也不失为明智之举,使得他早早退出朝廷,免遭朱元璋屠戮功臣的屠刀。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