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预增股票下跌 如何看一支股票的业绩呢 那些是利好 哪些是利空呢
如何看一支股票的业绩呢 那些是利好 哪些是利空呢

如何看一支股票的业绩呢 那些是利好 哪些是利空呢
如何判断上市公司公告中的价值
上市公司公告是指公司董事会对公司生产经营、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并购重组等所有对公司股票价格可能产生较大影响事项的公开正式披露的报告。由于上市公司对公告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性负有法律责任,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大,总体来说,上市公司公告中一般不会存在明显的虚假、误导或遗漏。
非正式公告是指没有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则进行披露的消息,或者指小道消息、传闻,由于非正式公告不是上市公司依法通过正规途径或渠道披露的信息,其真实可靠性没有保障,一些消息甚至成为庄家用以欺骗散户、操纵股价的工具。
因此,投资者应把上市公司公告作为主要的信息来源,加以仔细阅读和分析。那么,投资者如何读懂上市公司公告呢?
一、“三步法”读公告
第一步,初步浏览公告内容。投资者应关注那些可能对公司资产、负债、权益和经营成果产生重要影响,可能对股价产生较大影响的公告。如重大投资、合作、资产重组、兼并收购、股权转让公告、经营业绩增长、公司遭受重大损失、公司减资、合并、分立、解散及申请破产、重大诉讼、分红方案、股票状态变化等等,投资者大体对公告的内容属利好、利平还是利空大致有个判断。
第二步,详细分析公告细节。投资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详细分析:
1、公告说明事项的具体情况,该事项的背景等。上市公司以前发生过类似事项吗?
2、该事项的进展情况,真实性如何?是已发生的,还是意向性的,其执行是否有其它前置条件或不确定性?
3、该事项对公司的影响如何,发生影响的时间是现在还是未来?如果上市公司以前发生过类似事项,那么当时发生了多大影响?
4、是否有承诺事项,对未来会有什么影响?承诺事项有保证措施吗?
5、澄清了哪些传闻、研究报告、媒体报道等?
6、该事项存在哪些风险?
第三步,全面了解上市公司。投资者可查阅上市公司最近的年报、半年报、季报,一方面关注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分红方案、业绩预告等信息,另外还要关注3个问题:“资金从哪来?货往哪销?谁在管理?”
普通投资者所想要了解和研究的主要信息往往集中在年报的会计资料和业务资料、董事会报告、财务报告三部分。
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摘要提供了上市公司报告期内的诸如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每股净资产、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等基本的财务数据和指标。
董事会报告陈述了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分红方案、投资情况、业绩预告等基本信息。
财务报告则包括审计报告及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三大会计报表等内容。
抓住了这些要点,投资者就可对上市公司基本情况有较完整的印象和大致的了解。
二、判断公告信息的影响
普通投资者往往希望获取公告信息后直接来判断股价的走势。一个比较简单的办法就是看公告中
“该事项对公司的影响”部分的描述,这是公司对此事项的“官方”认识,但有些公告并没有披露“该事项对公司的影响”,投资者就要经常有意识地去分析,以便从蛛丝马迹中发现新的市场机会或者公司的风险。
1、财务影响和非财务影响。财务影响是能新增多少收入和利润、提高多少净资产等等。非财务影响比如会计师更换、管理层的变更、大股东的变动、公司获得国家部门认证等等。非财务影响是无形的,经常被投资者忽视。
2、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投资者不但要分析短期影响,还要兼顾长期影响。如A公司卖出一个子公司70%股权获利2亿元,而这个子公司是其主要经营性资产,短期来说,卖股权获利是好事,但长期来看,A公司失去了主要经营性资产,如果没有新增利润点,那么公司相当于卖掉了“生蛋母鸡”,不见得是好事。
再比如,收购兼并是上市公司最常用的扩张方式,一个公司往往通过收购兼并来拓展新产品市场份额,或进入其他经营领域。这种重组方式的特点之一就是被收购兼并方生产及经营现状影响较大,磨合期较长,因而见效可能较慢。资产置换是另一种常见和见效较快的重组方式,就是用公司的“劣质”资产交换外部优质资产,由于是采取整体置换形式,因而公司资产质量得以迅速提高,收益也可立竿见影。
3、一次影响和多次影响。投资者需分清一次影响还是多次影响。例如B公司2006年度收到政府补贴6000万元,公告里写的是“为支持公司发展,特给与公司一次性政府补贴6000万元”,再查查公司年报,发现公司2004年、2005年已连续两连亏,2006年的政府补贴很明显是保证公告不被暂停上市之举,是一次性行为,今后可能很难再得到政府补贴了。再如C公司收到2006年度政府技改项目补贴5000万元,它是今后几年都有的,显然是多次影响,利好程度就高得多。
4、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同一事项的直接影响比间接影响的力度要大很多。例如D公司参股E证券公司5%,E证券公司刚获得创新类券商资格。获得创新券商资格对E证券公司就是直接影响,对D公司就是间接影响了。
5、历史影响和现实影响。
如果上市公司以前发生过类似事项,投资者就可“以史鉴今”,分析以前类似事项的在当时的影响,就可大致推测出现实影响了。
需特别注意的是,事项对公司股票价格的影响是投资者自行判断的,与公司无关。公司也不会对股票价格的走势进行判断。
三、莫忽视风险因素
上市公司公告往往对披露事项作出风险提示,但可惜的是,许多投资者盲目追求利好效
应,“思涨心切”,有意、无意地忽视风险因素,甚至明知有风险,也不予理会。
例如 F公司公告了与某外国大公司合作投资的事项,被投资者视为重大利好。但很多投资者没有继续分析该事项的风险因素,如投资协议最后未经商务部批准导致合作失败的风险;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如果不象当初预期的那么好,而面临经营业绩下降的风险;法律方面风险等等。
再例如G公司公告了承接境外巨额的工程建设订单事项,仔细分析下,可以分析出其中蕴含的风险极大。如该订单是真实的吗?即使订单是真实的,订单可实现性有多大?最终订单带给公司的收益能有多少?收益稳定吗?收益实现了,能收到工程款吗?海外订单受当地社会、经济环境、政策影响的风险有多大?以前有类似公司承接大单后续发生过风险吗?
四、谨慎使用各种研究报告,勿轻信传言。
一般而言,研究报告是分析师通过研究上市公司公开信息,加上分析师行业研究,实现上市公司价值发现、价值重估。遗憾的是,近期一种不良的风气正在一些研究报告中蔓延,过多的主观臆断和大胆猜测、甚至传言出现在报告中。
例如某券商对 H公司的研究报告中公司主营产品VB2价格从240元/公斤上涨至340元/公斤的说法,在没有依据的情况下大胆猜测“公司2007年业绩为0.77元,至未来4个季度的业绩1.1元”,对投资者造成误导。另外,已经有证券分析师由于在网站上连续发布不实信息,导致相关公司股价大幅波动,被证监会立案查处。
对于各种传言、媒体上的不实报道,上市公司也会及时做出澄清,投资者应正面理解澄清公告内容。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深市发布的针对股价异动公告的澄清公告共102份,而经上市公司承认部分属实的仅20余份,占比不到20%,也就是说,传言的真实性极低。所以,投资者不要根据传言进行逆向推理和任意猜测。
粮价大跌对那些行业是利好行为?哪些是利空?
利好行业:酗酒、饲料、养殖业等;
利空行业:种植、种子等。
股指期货推出对哪些股是利好哪些是利空???
利空大与利好
因为以后股票下跌也可以赚钱了。而现在只有股票上涨才能赚钱。要研究指数期货。
股票公告说重组业绩补偿是利好还是利空
重组往往公司有更好的股东入驻,往往是利好,业绩补偿 一般属于小利好,毕竟属于非经常性损益部分。
黄金交易哪些是利好消息,哪些是利空消息?
做任何投资都不能盲目要做足功夫,我在香港的24金贵金属投资现货黄金,在准备做之前就把整个行业,投资环境,公司状况,交易方式等等。然后你知道的越多投资成功的机会越大。
股票的高转送是利好,还是利空
利好啊,但是利好兑现的时候可能就变成利空了。
股票分红是利好还是利空呢?
这要根据股票市场了决定了。牛市时红后一般走的是填权行情,股票会在分红前或分红后大涨,是利好。熊市时股票一般走的是帖权行情,股票会在分红前或分红后大跌,因为熊市时人们只想跑,是利空 。
投资者购买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对该公司进行投资,同时享受公司分红的权利,一般来说,上市公司分红有两种形式;向股东派发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上市公司可根据情况选择其中一种形式进行分红,也可以两种形式同时用。
燃油税的出台,股市里对哪些是利好,哪些股是利空!
对高速板块有一定的利好作用,但是不明显。600269属于基金重仓股,但近期走势偏弱,建议周一逢高出货换股。
10月20日起加息,请问对哪些股票是利好?哪些股票是利空???
一、加息对整个大盘估值的影响
从理论上讲,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率的前提下,股票的价值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公司现金分红水平,二是存款利率,股票的价值与公司现金分红水平成正比,与存款利率成反比,因此得出如下公式:股票的价值=股票年现金分红/年存款利率,正因为如此,我才一直说,在没有现金分红机制下的A股,没有投资价值,仅能投机,因为上市公司赚得钱再多,与我等散户何干?股票的价格变化则取决于价值,但有不等同于价值,而是受供求关系影响,一切利好利空的最后结果都是通过引发股票供求关系的变化而起作用。因此从理论上讲,提高存款利息会令整个股市的估值下降,提高贷款利息会增加企业财务负担而降低赢利水平,从而降低分红预期。因此从理论上讲,不论是提高存款利息,还是提高贷款利息,对整个股市而言都是利空。
二、加息对重要板块的影响
不论提高存款利息,还是提高贷款利息,对整个股市都是利空,但对各个行业影响则是不同的,这与各个行业的特点决定的,下面无知小散“逍遥”简单谈谈加息对几大重点行业的影响:
1、银行业
银行是个特殊的行业,其经营的是货币资金,目前中国的银行还是主要靠贷款和存款的利差获利,因此单独提高贷款利息则对银行是利好,单独提高存款利息则对银行是利空,如果贷款和存款同时提高,就得全面计算利差是扩大还是缩小,从而得出是利好,还是利空的结论。另外一个影响是如果存款利息过高,势必大量现金进入银行并且活期会转变成定期,如果银行不能通过贷款把钱放出去,必然要承受巨大的利息支出,毕竟中国的银行业不允许拒绝客户存款。
2、保险、券商
保险、券商也是特殊的行业,两个行业都拥有大量货币资金,同时又投资股市,因此提高存款利息,一方面能增加利息收入,从而构成利好;但如果加息造成股市下跌又会影响其投资股市的资产贬值,从而造成一定的利空。但总的来看,加息,尤其提高存款利息,对保险、券商整理利大于弊。
3、房地产
房地产行业是个靠巨额贷款支撑的行业,因此一旦加息,受冲击最大的就是房地产行业。提高贷款利息一方面会增加大量房地产企业财务费用,另一方面增加购房者利息负担,从而减弱购房预期,将减缓楼房销量,从而影响房地产企业盈利水平;提高存款利息会减弱房地产“保值”预期,减少“炒房客”,一旦炒房获利水平低于存款利息,大量资金将回流银行。
4、钢铁、有色等高贷款行业
钢铁、有色等高贷款行业有大量的贷款,因此一旦提高贷款利息,大量的财务费用必将令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因此从全行业来看,加息明显偏空。
5、外贸进出口企业
提高存款利息对于原材料或经营的商品需要大量进口,而产品或经营的商品内销的企业则是利好,因为提高存款利息能促使人民币升值,从而令进口的原材料或商品显得“便宜”。从而提高盈利水平。对于原材料或经营的商品从国内采购,而产品或商品外销的企业则是利空,因为高存款利息能促使人民币升值从而打压出口,降低赢利水平。
6、航空业
中国航空业目前使用的飞机都是通过分期付款从欧美采购的,因此欠欧美飞机制造公司大量美元,一旦加息令人民币升值,就等于减轻债务负担,因此提高存款利息对欠有巨额美元外债的航空业是利好。
总之,提高存贷款利息对整个股市属于利空,但对不同行业影响不同,关键看这一行业是货币资产多,还是付息负债多。
业绩续盈对个股是利好还是利空
肯定是利好啊 不过也需要大资金关注才可以 业绩好对股票是利好 但是涨不涨还得看买的资金多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