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北宋苏轼《题西林壁》全文翻译赏析)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北宋苏轼《题西林壁》全文翻译赏析)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北宋苏轼《题西林壁》全文翻译赏析)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赏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心中所想)。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像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
很赞哦! (1025)
相关文章
- 山居秋暝 南宋大家赵孟俯无视亡国恨?戴元朝乌纱帽挨酸
- 叩门 饥驱叩门什么意思?出处是哪里?
- 抽刀断水水更流怎么读 抽刀断水什么意思?出处是哪里?
- 千金散尽还复来 戏子也知亡国恨:一代名旦梅兰芳如何抗日
- 抽刀断水水更流怎么读 抽刀断水什么意思?
-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代李白《赠汪伦》全文翻译赏析)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修辞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代王维《山居秋暝》全文翻译赏析)
- 竹杖芒鞋轻胜马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句竟暗藏血腥过往!揭秘一场求婚失败引爆的大屠杀
-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怨春郎(宿池口)
- 一啥浓雾 青春唯美语录 青春的浓雾散尽以后,裸露出时间的荒原-感人的情话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