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名字怎么翻译成中文 此人曾经给日本人做翻译,战后还娶了日本女人,但国人却应该感谢他
此人曾经给日本人做翻译,战后还娶了日本女人,但国人却应该感谢他
翻译,是现在社会一种比较时髦的工作,也很体面。但远在二十世纪初,中日战争时期,很多日军翻译都被国人定性为“汉奸”,因为他们在为日本人做事。不过在这些翻译中,也并非都是所谓的汉奸。比如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就是为中国抗战做出巨大贡献的。
此人就是夏文运,他出生于金州老虎山会大朱家屯。1913年入老虎山第一普通学堂读书,后考入旅顺师范学堂,毕业后由于各科全优,被满洲公费送到日本广岛高师深造。1932年,夏文运毕业后回到大连,因其学历过人,被日军军部看重,让他担任日军参谋部随身翻译。
在当时的情景下,日军翻译并不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翻译,有时候还需要去完成一些特殊的政治任务,比如去游说中国军人投降日军。1931年到1936年间,中国处于军阀混战时期,日本就想利用中国当时的分裂局面,煽动地方势力,来对抗国民政府。这时日军最看好的一个人就是李宗仁,当时去游说李宗仁的是日军参谋知鹰二,夏文运作为翻译。在交谈中,李宗仁发现夏文运为人正派,年轻热情,于是就想搞清楚为何夏文运甘愿为日军效力。
这天李宗仁就私下约见了夏文运,他问夏:我看你是位有德有才的青年,现在我们国家如此破残,而且你的故乡也被日军占领了,祖国的命运也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阶段,你为何甘心为日军服务呢?夏文运经此一问,顿时声泪俱下,当即表态,如有机会报答祖国,当万死不辞。从此夏文运就成了国民政府刺探日军绝密军事情报员。

1938年,台儿庄大战爆发,日军板垣第五师团逼近临沂,他们打算与‘矶谷师团’会师后再发起总攻。局势一度对我军极为不利。在此关键时刻,夏文运送来了一份绝密情报,情报只有五个字:北动南不动。虽然只有五个字,但是信息量却很大,李宗仁很快就掌握了日军的动向,在台儿庄歼灭日军一万多人,取得了中国抗战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胜利。
台儿庄战役胜利后,出于当时特殊的情况,没人敢提起夏文运之功。直到抗战胜利后,也没有人在提起夏文运。出于当时的身份考虑,夏文运只能定居日本,后来又娶了一个日本妻子。但是他到死都没有改变自己的中国国籍。
直到多年以后,李宗仁回到国内回忆台儿庄战役时,才想起当时立过战功的夏文运。他的身份也逐渐被家乡人们“正名”,人们也把他列入了抗战人物志中,享受英雄的待遇,这也许也算是对的一种补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