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典故叫做什么 重新回味我国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大禹治水”
重新回味我国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大禹治水”
夏朝皇帝大禹治水的故事是我国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其三国家门而不入更是深入人心,流为佳话,现在让我们一同来回味一下夏朝皇帝大禹的历史故事。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不少地方还有毒蛇猛兽,伤害人和牲口,叫人们过不了日子。
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领的意见:派谁去治理洪水呢?首领们都推荐鲧(音gǔn)。
尧对鲧不大信任。首领们说:现在没有比鲧更强的人才啦,你试一下吧!尧才勉强同意。
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制服。因为他只懂得水来土掩,造堤筑坝,结果洪水冲塌了堤坝,水灾反而闹得更凶了。
舜接替尧当部落联盟首领以后,亲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发现鲧办事不力,就把鲧杀了,又让鲧的儿子禹去治水。
后来的夏朝皇帝禹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夏朝皇帝禹和老百姓一起劳动,戴着箬帽,拿着锹子,带头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

夏朝皇帝大禹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种庄稼了。
夏朝皇帝禹新婚不久,为了治水,到处奔波,多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有一次,他妻子涂山氏生下了儿子启,婴儿正在哇哇地哭,夏朝皇帝禹在门外经过,听见哭声,也狠下心没进去探望。
当时,黄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龙门山(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它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水挤得十分狭窄。奔腾东下的河水受到龙门山的阻挡,常常溢出河道,闹起水灾来。夏朝皇帝禹到了那里,观察好地形,带领人们开凿龙门,把这座大山凿开了一个大口子。这样,河水就畅通无阻了。
在夏朝皇帝大禹治水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感人的事迹。相传他借助自己发明的原始测量工具——准绳和规矩,走遍大河上下,用神斧劈开龙门和伊撅,凿通积石山和青铜峡,使河水畅通无阻。夏朝皇帝大禹治水居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连自己刚出生的孩子都没工夫去爱抚,不畏艰苦,身先士卒,腿上的汗毛都在劳动中被磨光了。夏朝皇帝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成功地治理黄河水患的治水英雄。
后代的人都称颂夏朝皇帝禹治水的功绩,尊称他是大禹。
相关文章
- 大禹治水用的什么方法 大禹治水(上)
- 大禹治水用的什么方法 商朝的灭亡是早就注定的!大禹治水背后另有故事!
-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蛮龙归正的神话 大禹治水时的水患根源
- 大禹治水用的什么方法 大禹治水防风氏前来帮忙,为什么最后却被大禹斩杀?
- 大禹治水用的什么方法 你可能不信大禹治水的“大禹耒”,竟然和孙悟空的金箍棒颇有渊源
- 大禹治水用的什么方法 考古专家发现四千年前神秘青铜器,是大禹治水真实存在重要物证
- 大禹治水用的什么方法 大禹治水——是真的吗?
- 大禹治水典故叫做什么 重新回味我国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大禹治水”
- 大禹治水作者 大禹治水(中国国产卡通片)详细资料大全
- 大禹治水用的什么方法 启母石是怎么谁变成的?大禹治水与启母石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