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位是给多尔衮还是皇太极 多爾袞掌控大清皇權七年,為何多次與皇位失之交臂?
多爾袞掌控大清皇權七年,為何多次與皇位失之交臂?
向敬之
1
順治八年正月,已故皇父攝政王多爾袞,被追尊為懋德修道廣業定功安民立政誠敬義皇帝,廟號成宗。
這不是皇家的私行追封,而是由順治帝頒詔天下,不僅將多爾袞尊為義皇帝,就連他早逝一年多的元妃也尊為義皇后,同祔廟享。另外,順治帝還覃恩大赦,赦條有十,讓天下人一同感受到多爾袞成為皇帝的恩澤。
只可惜,此時的多爾袞已經被按滿洲舊俗焚屍了。
他只能分享到死後哀榮了,但是,這份哀榮,隨著順治帝的親政,隨著順治帝在親政詔書中感恩地談及“朕以衝齡即位,削平寇亂,垂衣端拱,統一多方,皆皇父攝政王之功也”,話音剛落,清算行動便開始實施了。
順治帝是不願意尊稱多爾袞為成宗義皇帝的,堅持在親政大赦天下詔中將其稱為“皇父攝政王”。
即便多爾袞被稱為皇父,那還是王,還是臣。按滿洲八旗制度對旗屬關係的規定,臣就是奴才。
只有皇帝才是真正的主子。哪怕多爾袞生前為正白旗旗主親王,那順治帝也是八旗旗主的共主。
一旦共主計劃要嚴懲你,那麽你的諸多問題就來了。
更何況多爾袞有一條很大的問題,危及了順治帝的皇位,即散播謠言“太宗之位原系奪立”。
太宗篡位,那麽子承父業的順治的帝位也是不正。
多爾袞為什麽要這麽說?
太宗是奪了屬於誰的位子,讓多爾袞強烈憤懣?
來自東方藩屬國的謠言,直指太祖屬意多爾袞繼承汗位,命大貝勒代善攝政,結果被四貝勒皇太極捷足先登,玩了陰謀,成了太宗。
2
太宗以四大貝勒的合力,迫使擁有太祖遺留的兩黃旗的多爾袞兄弟,不得不屈膝臣服。
這,是多爾袞第一次與大位失之交臂。
然而,太宗選擇了多爾袞作為少壯派的領袖,委以軍政大權,在擊敗原來約定南面同坐聽政的三大貝勒後,多爾袞成為了和碩睿親王、領軍大將軍,並主持六部事務。
崇德八年(1643)八月初九日,太宗皇太極猝死於盛京后宮,又像努爾哈赤死後一樣,沒有指定帝位接班人。
坐擁重兵而且總管六部的睿親王多爾袞,與皇太極長子、肅親王豪格,都是戰功卓著,都是旗主王爺,都是主要的競爭對手。二者勢均力敵,多爾袞自然不想帝位旁落他人,但豪格的背後,還有原由皇太極親率的兩黃旗的支持,同時代善家族的兩紅旗也不支持多爾袞,而濟爾哈朗的鑲藍旗鼎力支持豪格。
多爾袞只有他的兄弟阿濟格、多鐸表面支持,其實心裡各自打著覬覦帝位的小算盤。
又是多爾袞的二旗對陣皇太極家族的六旗的格局。
此時最強大的兩黃旗集團,誓死擁立豪格,讓多爾袞不得不顧忌,只好做出讓步,因而決意迫使豪格一同退出,正好與兩黃旗大臣力保皇子繼位的用意吻合。
由於太宗國君福晉孝端文皇后和莊妃的姑侄關係,莊妃所生的六齡童福臨,成為了兩虎相爭的幸運者。
多爾袞接受了政治交易,成為了被以濟爾哈朗製衡的攝政王。

雖然此後多爾袞的功勞越來越多,率軍入關,定鼎中原,將濟爾哈朗擠出了權力中心,最終由皇叔父攝政王變成了皇父攝政王。
3
大清王朝進入了攝政時代。
代行皇權的多爾袞,權勢煊赫,成為操控真皇帝順治的假皇帝。他有稱帝的野心,但不敢妄動。
1.兩黃旗雖屢遭多爾袞打擊,但他們的整體實力不在多爾袞之下。加之多爾袞的囂張,讓其他各旗主王爺也是不滿。雖然多爾袞以攝政王兼大將軍之尊,“代統大軍,往定中原,用加殊禮,錫以禦用纛蓋等物”(《清世祖實錄》卷四),代行皇權,並相繼稱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高居在諸親王、叔王之上,進一步剝奪八旗諸王特權,使大家心懷芥蒂。
2.原來支持多爾袞的多鐸,因多爾袞不支持他繼位,而不時對哥哥攝政拆台。後來患天花早逝。多爾袞統兵克取前明疆域,一切賞罰,均由其便宜行事,既集中了權力,但諸多在前方攻城略地的親王貝勒,卻對於“關內關外,鹹知有睿親王一人”(《清世祖實錄》卷九十)的局面,還是不甘心的。多爾袞規定要安撫百姓,但多鐸們卻在前線燒殺劫掠。
3.清廷入主中原後,積極邀請貫徹儒家政治理想的漢人士子和前明官員,進行政治合作,如果他突然篡位,必然會引起儒家道統人士及中原民眾非議和反抗。
4.滿人初入中原,以少數民族統治主體民族漢人,篡位即繼位不正,改變了帝位繼承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只會更加激化民族征服和民族矛盾的諸多問題。
迫於諸多原因,多爾袞一直未能如願以償地稱帝,只能在封號上大動腦筋,做了順治皇帝的皇叔父之後,還要做皇父。但,無論如何更改,他還只是一個屈尊在皇帝之下的攝政王。
順治二年,曾臣服於李自成腳下的前明戶、兵二科都給事中陳名夏,再次屈膝降清,跪在多爾袞腳下,力勸睿親王以正大位。
多爾袞無可奈何地說:“本朝自有家法,非爾所知也。”(《清史稿·陳名夏傳》)
這是迫於形勢耳。
多爾袞集中權力,保證了以微弱優勢入主中原的清朝中央政權機構,在關內站穩了腳跟,相繼擊敗李自成的大順軍、張獻忠的大西軍和弘光、隆武、紹武等南明偏安政權,然而內外緊張的情勢,迫使他不得不在奪取皇位的事情上,望而卻步。
更何況,率領清軍將清廷搬入前明故宮紫禁城的多爾袞,雖然問鼎燕京,得到了吳三桂等前明將領和漢人士大夫的政治合作,但是對於一統中原,還是嚴重缺乏信心的。
當他對漢人強推剃發令遭到強大抵製時,有人力勸他,強迫南人剃發,不但不能使之歸附,反而會激起民變,“非一同之策也”,多爾袞說:“何言一統?但得寸則寸,得尺則尺耳!”(張怡《謏聞續筆》卷一)
多爾袞強勢之下的不自信,又何嘗不是他建造夏宮而不敢稱帝的真實原因。
相关文章
- 多尔衮的额娘叫什么 清朝入关之初,南明给多尔衮送礼是什么意思?
- 多尔衮为什么不废福临自己当皇帝 孝庄太后与多尔衮皇太极的三角关系:揭秘孝庄情史
- 福临是多尔衮的吗? 清朝的第一人多尔衮!但是却一直被历史误解?
- 福临是多尔衮的吗? 揭秘:清朝顺治皇帝为何会如此痛恨叔叔多尔衮?
- 福临是多尔衮的吗? 孝庄真嫁多尔衮了吗?孝庄与皇太极的关系好吗?
- 福临是多尔衮的吗? 揭秘:清朝顺治皇帝为什么那样痛恨叔叔多尔衮?
- 福临是多尔衮的吗? 多尔衮究竟凭什么成为大清第一王?多尔衮传奇一生
- 海兰珠是东哥格格吗 多尔衮为何只生了独女东莪格格?东莪格格最后结局
- 福临是多尔衮的吗? 揭秘:大清帝国顺治皇帝朝摄政王多尔衮悲情家事
- 清朝皇帝顺序列表多尔衮 多尔衮简介 清代著名的军事家睿亲王多尔衮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