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答案 计算机概论的题:列出常见的网路装置(5个)请详细说明每个部件的主要效能和功能?
计算机概论的题:列出常见的网路装置(5个)请详细说明每个部件的主要效能和功能?
计算机概论的题:列出常见的网路装置(5个)请详细说明每个部件的主要效能和功能?
1、中继器
中继器是一种解决讯号传输过程中放大讯号的装置,它是网路物理层的一种介质连线装置。由于讯号在网路传输介质中有衰减和噪声,使有用的资料讯号变得越来越弱,为了保证有用资料的完整性,并在一定范围内传送,要用中继器把接收到的弱讯号放大以保持与原资料相同。使用中继器就可以使讯号传送到更远的距离。
2、集线器
集线器是一种讯号再生转发器,它可以把讯号分散到多条线上。集线器的一端有一个介面连线伺服器,另一端有几个介面与网路工作站相连。集线器介面的多少决定网路中所连计算机的数目,常见的集线器介面有8个、12个、16个、32个等几种。如果希望连线的计算机数目超过HUB的埠数时,可以采用HUB或堆叠的方式来扩充套件。
3、闸道器
闸道器(Gateway)是连线两个不同网路协议、不同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网路的装置。闸道器有两种:一种是面向连线的闸道器,一种是无连线的闸道器。
闸道器可以实现不同网路之间的转换,可以在两个不同型别的网路系统之间进行通讯,把协议进行转换,将资料重新分组、包装和转换。
4、网桥
网桥(Bridge)是网路结点装置,它能将一个较大的区域网分割成多个网段,或者将两个以上的区域网(可以是不同型别的区域网)互连为一个逻辑区域网。网桥的功能就是延长网路跨度,同时提供智慧化连线服务,即根据资料包终点地址处于哪一个网段来进行转发和滤除。
5、路由器
路由器(Router)是连线区域网与广域网的连线装置,在网路中起著资料转发和资讯资源进出的枢纽作用,是网路的核心装置。当资料从某个子网传输到另一个子网时,要通过路由器来完成。路由器根据传输费用、转接时延、网路拥塞或信源和终点间的距离来选择最佳路径。
6、交换器
交换器是一种可以根据要传输的网路资讯构造自己的“转发表”,做出转发决策的装置。交换器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装置,它的出现解决了区域网中网段划分之后,网段中子网必须依赖路由器进行管理的局面,还解决了传统路由器低速、复杂、昂贵所造成的网路瓶颈问题。
7、调变解调器
调变解调器是一种能够使电脑通过电话线同其他电脑进行通讯的装置。因为电脑采用数字讯号处理资料,而电话系统则采用模拟讯号传输资料。为了能利用电话系统来进行资料通讯,必须实现数字讯号与模拟式的互换。
调变解调器的功能由三个因素来确定:速率、错误纠正和资料压缩。目前市场上的调变解调器重要有四种:外接调变解调器、内建调变解调器、PCMCIA卡式调变解调器(主要用于膝上型电脑)、电缆调变解调器。
调变解调器具有两个功能:一是调制和解调功能,二是提供硬体纠错、硬体压缩、通讯协议等功能。当这两个功能都是由固化在调变解调器中的硬体晶片来完成时,即其所有功能都由硬体完成,这种调变解调器俗称为硬“猫”。目前大多数的调变解调器都是硬“猫”。
计算机概论的题:计算机的主要部件有哪些?请详细说明每个部件的主要效能和功能?
输入装置 输出装置 控制器 运算器 储存器。。。
详细资讯百度分诺依曼体系~
计算机组成部件概述,计算机的主要效能指标?
部件就不一一说了
硬体主要就是看cpu,主机板,记忆体,显示卡
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效能指标
一台微型计算机功能的强弱或效能的好坏,不是由某项指标来决定的,而是由它的系统结构、指令系统、硬体组成、软体配置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决定的。但对于大多数普通使用者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指标来大体评价计算机的效能。
(1)运算速度。运算速度是衡量计算机效能的一项重要指标。通常所说的计算机运算速度(平均运算速度),是指每秒钟所能执行的指令条数,一般用“百万条指令/秒”(mips,Million Instruction Per Second)来描述。同一台计算机,执行不同的运算所需时间可能不同,因而对运算速度的描述常采用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有CPU时钟频率(主频)、每秒平均执行指令数(ips)等。微型计算机一般采用主频来描述运算速度,例如,Pentium/133的主频为133 MHz,PentiumⅢ/800的主频为800 MHz,Pentium 4 1.5G的主频为1.5 GHz。一般说来,主频越高,运算速度就越快。
(2)字长。一般说来,计算机在同一时间内处理的一组二进位制数称为一个计算机的“字”,而这组二进位制数的位数就是“字长”。在其他指标相同时,字长越大计算机处理资料的速度就越快。早期的微型计算机的字长一般是8位和16位。目前586(Pentium, Pentium Pro, PentiumⅡ,PentiumⅢ,Pentium 4)大多是32位,现在的大多装人都装64位的了
(3)记忆体储器的容量。记忆体储器,也简称主存,是CPU可以直接访问的储存器,需要执行的程式与需要处理的资料就是存放在主存中的。记忆体储器容量的大小反映了计算机即时储存资讯的能力。随著作业系统的升级,应用软体的不断丰富及其功能的不断扩充套件,人们对计算机记忆体容量的需求也不断提高。目前,执行Windows 95或Windows 98作业系统至少需要 16 M的记忆体容量,Windows XP则需要128 M以上的记忆体容量。记忆体容量越大,系统功能就越强大,能处理的资料量就越庞大。
(4)外储存器的容量。外储存器容量通常是指硬碟容量(包括内建硬碟和行动硬碟)。外储存器容量越大,可储存的资讯就越多,可安装的应用软体就越丰富。目前,硬碟容量一般为10 G至60 G,有的甚至已达到120 G。
以上只是一些主要效能指标。除了上述这些主要效能指标外,微型计算机还有其他一些指标,例如,所配置外围装置的效能指标以及所配置系统软体的情况等等。另外,各项指标之间也不是彼此孤立的,在实际应用时,应该把它们综合起来考虑,而且还要遵循“效能价格比”的原则。
计算机的主要效能指标?
计算机的效能指标
对于不同用途的计算机,其对不同部件的效能指标要求有所不同。例如:对于用作科学计算为主的计算机,其对主机的运算速度要求很高;对于用作大型资料库处理为主的计算机,其对主机的记忆体容量、存取速度和外储存器的读写速度要求较高;对于用作网路传输的计算机,则要求有很高的I/O速度,因此应当有高速的I/O汇流排和相应的I/O介面。
(l)、运算速度
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是指计算机每秒钟执行的指令数。单位为每秒百万条指令(简称 MIPS)或者每秒百万条浮点指令(简称 MFPOPS)。它们都是用基准程式来测试的。影响运算速度的有如下几个主要因素:
①CPU的主频。指计算机的时钟频率。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例如,Intel公司的CPU主频最高己达3.20GHz以上,AMD公司的可达400MHz以上。
②字长。CPU进行运算和资料处理的最基本、最有效的资讯位长度。PC机的字长,已由8088的准16位(运算用16位,I/O用8位)发展到现在的32位、64位。
③指令系统的合理性。每种机器都设计了一套指令,一般均有数十条到上百条,例如:加、浮点加、逻辑与、跳转……等等,组成了指令系统。
(2)、储存器的指标
①存取速度。记忆体储器完成一次读(取)或写(存)操作所需的时间称为储存器的存取时间或者访问时间。而连续两次读(或写)所需的最短时间称为储存周期。对于半导体储存器来说,存取周期约为几十到几百ns(10-9秒)。
②储存容量。储存容量一般用位元组(Byte)数来度量。PC机的记忆体储器已由286机配置的1MB,发展到现在P4(奔腾4)配置256MB,甚至512MB以上。记忆体容量的加大,对于执行大型软体十分必要,否则会感到慢得无法忍受。
(3)、I/O的速度
主机I/O的速度,取决于I/O汇流排的设计。这对于慢速装置(例如键盘、印表机)关系不大,但对于高速装置则效果十分明显。例如对于当前的硬碟,它的外部传输率已可达20MB/S、4OMB/S以上。
常见的网路装置有哪些?主要有哪些功能?
网络卡,网线,交换机,路由器。moden(猫)这是常见的装置。
网络卡功能是接收资料包,分解资料包,转换读取资料内容,打包资料内容,传送指定地址
计算机的主要效能指标及主要外设
晕,你怎么什么都问呐~
计算机的效能指标主要有:CPU字长,储存器容量,运算速度,外设扩充套件能力,和软体配置情况等。
外设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
而显示器只是用来显示电脑资讯的输出装置,
滑鼠键盘是用来输入资讯的输入装置,都属于外设
至于光碟机和软碟机,我想应该属于外设吧
而其他的东西什么U盘拉,MP3啦,摄像头什么的都属于外设
当然,
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机箱内部以外的与电脑连线的装置都属于外设
虽然有点以偏盖全,但其实也差不多啦
求组装配置价格为3000元4500元6000元左右的计算机,列出详细的配置清单,并说明计算机的主要效能指标,
你3000元的拿来干什么?4500的又是干什么?6000的又是干什么,你不说出来怎么知道?3台是整套还是到单主机???
计算机网路组成一般由哪些硬体装置,并简要写出每个部件的功能
ISO有7层每层都有相关硬体
才这么点分```懒的说

网络卡,双绞线,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以及伺服器,客户机。
网络卡,位于七层网路模型的物理层和资料链路层,主要、负责位元流的传送和接收。路由器处于网路层,主要负责网路路径的选择。交换机,资料交换。防火墙,资料安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