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裕太后最后怎么样了 清朝隆裕太后是中国最后一位皇太后
清朝隆裕太后是中国最后一位皇太后
公元1912年(宣统三年)2月12日,清王朝养心殿里举行了最后一次朝见仪式,这也将成为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次。一切准备后,隆裕太后拿起早已准备好的退位诏书,看了数行后终于忍不住泪流满面,也顾不得太后的体面,当众抽泣起来。隆裕太后满怀悲痛,心想祖宗这二百六十多年的江山,最终在自己手里断送,日后如何去见地下的列祖列宗?最后嚎啕大哭,喊着:“祖宗啊祖宗……”
1889年,十八岁的光绪准备亲政。慈禧为控制皇权,将自己侄女叶赫那拉氏・静芬许配给光绪,并立为皇后。
谁知,光绪对此极为不满!
且不说光绪识破慈禧的目的,这个皇后也长得太不好看了。加上她才德平庸、性格懦弱,两人性格又不合,因此一开始就注定光绪不会宠幸她。
当时的外国人赫德兰隆裕皇后是这样描述的:“我夫人告诉我,隆裕皇后长得一点都不好看。她面容和善,常常一幅很悲伤的样子。她稍微有点驼背,瘦骨嶙峋。脸很长,肤色灰黄,牙齿大多是蛀牙。她十分和善,毫无傲慢之举。我们觐见时向她问候致意,她总是以礼相待,却从不多说一句话。太后、皇上接见外国使节夫人时,皇后总是在场,但她坐的位置却与太后、皇上有一点距离。有时候她从外面走进太后、皇上所在的大殿,便站在后面一个不显眼的地方,侍女站在她左右。在别人不注意的时候,她就会退出大殿或者到其他房中。每到夏天,我们有时候会看见皇后在侍女的陪伴下在宫中漫无目的地散步。她脸上常常带着和蔼安详的表情,她总是怕打扰别人,也从不插手任何事情。”

光绪帝驾崩后,慈禧下旨:立醇亲王载沣三岁之子溥仪登基,即宣统帝;命载沣为摄政王。与此同时,又旨意摄政王载沣,凡遇重大事件,须请示皇太后,实际是培植叶赫那拉氏的势力。宣统登基后,尊光绪帝皇后为皇太后,号“隆裕”。
当上皇太后的隆裕,很希望自己也能像慈禧一样垂帘摄政,只是她并没有那样统领全局的能力。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内阁总理袁世凯趁机逼迫摄政王交权,要挟清帝退位。清王朝更像一叶风雨飘摇里的孤舟。
最终,被迫走投无路的隆裕太后,以“诸皇族宜俯从民意,以救生灵”,接受《优待清室条例》,签署《退位诏书》,宣布宣统帝退位。结束了大清二百余年的统治,并授权袁世凯组织临时共和政府。
清帝退位后,全国各界对隆裕太后大加赞许,称其有“让国之德”,是“女中尧舜”。
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当时隆裕内心是如何煎熬的,因为清王朝毕竟是在她手里丢掉的,这无论换做谁也是无法释怀的。
退位后,隆裕深居简出,郁郁寡欢。
1913年2月22日,隆裕病逝于长春宫,年仅四十六岁。
相关文章
- 如果隆裕太后不退位 揭秘:袁世凯为何要纳隆裕太后叶赫那拉氏・清芬为妾
- 隆裕太后最后怎么样了 隆裕太后的丈夫是光绪吗?隆裕太后的父亲是谁?
- 如果隆裕太后不退位 袁世凯是通过什么手段逼得隆裕太后退位的?
- 如果隆裕太后不退位 袁世凯为让清朝下台对隆裕太后究竟说了些什么
- 隆裕太后和珍妃 光绪皇后孝定景皇后简介 隆裕太后生平简介
- 隆裕太后和珍妃 隆裕太后被世人误解了一百多年,孙中山却赞其为女中尧舜
- 隆裕太后和珍妃 为何隆裕太后成了紫禁城中自慈禧之下地位最为尊贵的女人?
- 如果隆裕太后不退位 袁世凯逼宫要皇帝退位,隆裕太后点头同意,但此事却死活不答应
- 隆裕太后最后怎么样了 袁世凯为什么想娶隆裕太后?揭秘隆裕的生平
- 隆裕太后最后怎么样了 大清帝国的送葬者:隆裕皇太后一生历史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