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关羽的青龙偃月刀怎么得来的 晚清老照片:提督大人出鏡,差官手提青龍偃月刀
晚清老照片:提督大人出鏡,差官手提青龍偃月刀 打制工具的鐵匠。本文所選照片由法國外交人員方蘇雅(Augu te Fra coi )拍攝。晚清1896-1904年,他在廣西、雲南擔任領事,曾扛著照相機拍
晚清老照片:提督大人出鏡,差官手提青龍偃月刀

打制工具的鐵匠。本文所選照片由法國外交人員方蘇雅(Auguste Francois)拍攝。晚清1896-1904年,他在廣西、雲南擔任領事,曾扛著照相機拍攝了大量照片,記錄了自己的活動和西南社會風貌,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方蘇雅與地方官吏互相作揖。方蘇雅擁有7台照相機,這在當時是一大筆財富,大約價值3000兩白銀。他拍攝的對象既有文官武將,也有平頭百姓,總體上說,他以「赤貧、陳舊、破碎」來形容晚清社會,「整個民族仍然活著,雖然還有呼吸,但已經僵化」。
方蘇雅與兩個中國人合影。方蘇雅的足跡幾乎踏遍了雲南、廣西、貴州三省區,算得上一個「中國通」。
方蘇雅與廣西提督蘇元春合影。蘇元春是一個參加過中法戰爭的老將,品級為從一品。他於1899年11月奉朝廷之命與法國簽訂《廣州灣租界條約》,將今廣東湛江範圍內的土地租借給法國,遭到唾罵。
法國領事館的差官。他們手提造型誇張的青龍偃月刀和斬馬劍,看上去挺嚇人的,但這些武器在實戰中很難發揮作用。
雲南府(今昆明)的百姓。在昆明,方蘇雅看到這樣的情景:「街上,一群群髒兮兮的、泥漿滿身的行人,穿著寬大的齊膝棉褲,腳蹬草鞋,頭戴帽子,不過絕大部分帽子都像被捅破了底的蓋子。在嘈雜的人群中,有時也會碰上個把穿天藍色棉布長衫的先生,或者碰上難得一見的著綢穿緞的闊佬,有時還會遇上盛裝的婦人。」
雲南府的街道。方蘇雅對昆明沒有好印象,他寫道:「錯綜複雜的通道匯入兩條主幹道,幹道兩邊是住家,同樣的垃圾成堆,同樣的散發著惡臭。商業同樣不景氣。原以為雲南府是福地洞天的觀念必須改變。更確切地說,雲南府無非是座農業城。」
廣西西江船上的男孩和他的狗。大家認認,這條漂亮的狗是什麼品種?現在還有沒有人養?
雲南武備學堂總辦與親兵。1899年,雲貴總督崧蕃在昆明創辦雲南武備學堂,1900年正式招收學員,課程設置為軍事(內含步、 馬、炮、工、測繪等科)、漢文、算學等科目。學堂共開辦了3期,學製為3年,1909年改組為雲南陸軍講武堂。
纏綿煙榻的年輕人。年輕人沉迷於吸食鴉片,這在晚清十分常見,真是令人痛心的場景。方蘇雅描述道:「昆明全城籠罩在鴉片的麻木之中。」不少人吸壞了身體、吸空了腰包,使整個家庭陷入貧困的境地。
很赞哦! (1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