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革时期的历史背景

火烧 2021-07-14 14:39:48 1043
文革时期的历史背景 1.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历史背景l)国际背景:60年代,我国周边的国际局势趋于紧张。美国扩大侵越战争,中国援越抗美。中苏两国关系恶化。党对世界战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 2 国内背景:在探

文革时期的历史背景  

1.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历史背景

l)国际背景:60年代,我国周边的国际局势趋于紧张。美国扩大侵越战争,中国援越抗美。中苏两国关系恶化。党对世界战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

(2)国内背景: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党内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发展越来越严重,到60年代中期,md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已经面临资产价级复辟的危险。为此。他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bl、qj、康生一伙野心家别有用心地利用了md的错误,这就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__bd_tkn__=77b4455d3a2499274a6dab71ffe525e080569dbaa47e318553eaf04a2cb7d09728319c66e8bb8d302fbf7e11a1fbf821d0f724b022

2.法国大革命历史背景和原因(简略回答)挑重点回答,

第一,革命前尖锐的阶级对立.法国大革命的发生比英国革命要晚大约一百五十年,当英国已经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并开始工业革命的时候,法国还处于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时期,阶级关系处于十分尖锐的对立状态.它表现为:法国社会被分成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教士、第二等级是贵族,他们占人口总数的不到1%,但却占有全国土地数量的2/3,并不承担任何纳税义务.而广大的第三等级却承担着国家的赋税和其他封建义务,尤其是工人、城市平民和广大农民,生活困苦不堪,他们强烈要求改变生活状况.尖锐对立的阶级关系,使法国社会如同到处堆满了干柴,随时都有爆发革命的可能. 第二,资本主义发展与封建专制统治的矛盾.18世纪下半期,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已有很大发展,纺织业、冶金业和采矿业的发展最为迅速,其发达程度居欧洲大陆首位.对外贸易也得到迅速发展.但封建专制统治却成为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障碍,其表现为:封建政府不断提高税收;全国各地关卡林立;封建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对此,资产阶级十分不满,他们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取消封建特权,反对专制统治.他们的要求和主张,在政治思想上的反映就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出现和广泛传播,为法国大革命和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作了思想和舆论上的准备. 第三,财政危机的加剧.18世纪法国的专制王朝已经非常腐朽.对外战争屡遭败绩,统治者的挥霍无度,使得法国的财政赤字增加,负债累累.到1789年,国债已达45亿锂,仅付出的利息已同全年的财政收入相近,法国政府的财政濒临破产境地. 综上所述,18世纪晚期的封建王朝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意识方面,都已经出现全面危机,专制统治已成为法国社会发展的障碍.封建王朝的统治危机,使它无可挽回地陷入了绝境,这不仅削弱了它的统治力量,也为法国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3.有关于文化大革命的背景资料

md发动这场“大革命”的出发点是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维护党的纯洁性和寻求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但他对党和国家政治状况的错误估计这时已经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认为党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过去几年的农村“四清”、城市“五反”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都不能解决问题,只有采取断然措施,公开地、全面地、由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才能揭露党和国家生活中的阴暗面,把所谓被“走资派篡夺了的权力”夺回来。这是在六十年代中期发动“文化大革命”在思想上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4.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背景

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背景:1.近代中国的国情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随着封建社会内部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的不断入侵,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轨道,使社会性质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是随着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和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逐步形成的。

一方面,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手段,使中国在很大程度上半殖民地化。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武装入侵和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中国割占和强行租借土地,划分势力范围,驻扎军队及干涉行政和司法等,使中国丧失了许多主权和政治上完全独立的地位。

同时,通过索取战争赔款、控制海关税收、倾销商品及垄断财政金融等手段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使中国逐渐丧失经济上的独立而不得不依赖和受制于帝国主义列强。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决不是为了给中华民族带来文明和发展,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而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另一方面,帝国主义的侵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条件,但并没有使中国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这是因为封建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依旧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着明显的优势。

又因为中国民族资本有先天的不足,民族资本中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占了很大部分,工业的比重不高,它所经营的,主要是轻工业,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不能构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在技术和设备等方面,不得不依赖于外国资本和本国官僚资本。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官僚资本相勾结,利用其政治、经济特权和其他方面的优势,极力阻止和排挤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外国资本、本国官僚资本和封建势力的多重压迫,不仅没有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形式,而且也不可能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已经不再是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也没有发展成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富强民主的国家、改善人民的生活、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中国人民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上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自从1914年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起了一个新的变化。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标志着人类历史开始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进程。十月革命不仅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的觉醒,也促进了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的觉醒,并且建立了一条从西方无产者经过俄国革命到东方被压迫民族的新的反对世界帝国主义的革命战线,使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从原来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转变为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由自在阶级转变为自为的阶级。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近代中国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为了挽救空前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人民曾经进行过多次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这些斗争和探索,每一次都对推动中国社会走向进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每一次都摆脱不了失败的命运。事实证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都不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

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期待新的阶级及其政党领导新的革命,呼唤新的革命理论的产生。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近代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以及世界形势的新变化,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

3.国际环境俄国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世界已进入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这就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国。

5.谁能告诉我十月革命时中国详细的历史背景,谢谢

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 浏览次数:6288次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7-1-1 17:22 | 提问者:笨猪逻辑 | 检举 好象就50字左右,别整老长,我是初中生,谢谢! 最佳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俄国深受其害,1917年3月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成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工人士兵代表的苏维埃同时存在,临时政府掌握主要权利。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拒续实行沙皇的对外政策,并试图竭力扑灭国内革命火焰。分享给你的朋友吧:i贴吧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QQ空间人人网豆瓣MSN 对我有帮助9回答时间:2006-12-31 22:19 | 我来评论 | 检举 向TA求助 回答者: 求一个结果 | 三级 擅长领域: 暂未定制 参加的活动: 暂时没有参加的活动 相关内容 2011-2-11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4 2009-12-31 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A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标。

24 2008-6-20 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63 2008-3-19 试论十月革命的历史地位,如何理解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历史新时代。 2008-1-17 如何认识十月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和历史意义? 4 更多关于十月革命时中国详细的历史背景的问题>> 查看同主题问题: 历史 背景 十月革命 等待您来回答del0回答20关于行的诗句.del0回答5求红色经典诗歌.del0回答15党在我心中为主题,诗歌类型,请各位帮忙!网络上是很多,但我想别出。

.del2回答20新乡一中好还是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好,高中.del0回答20旗帜颂钱的诗歌朗诵 急求。

.del2回答5新乡一中好还是河师大附中好?.del0回答谁言豪义似射雕,却道真情如管鲍。

人问芳踪在何处,位至此处领风骚。

cell.del2回答10有关莲花的诗句.更多等待您来回答的问题>>没有感兴趣的问题?试试换一批其他回答 共2条 、经济上:俄国已具备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 政治上: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军事上:一战激化了矛盾 这是归纳的 详细的在这里` 、历史背景:革命前的沙皇俄国 俄国首先爆发无产阶级革命不是偶然的,与巴黎公社相比,俄国具备有爆发无产阶级革命,将社会主义从理想变成为现实的历史条件。(一)客观:1、经济上:俄国已具备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19世纪60年代,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改革,废除了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农奴制,史称1861年改革,通过这次改革,俄国解决了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所急需的自由劳动力问题,加快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步伐。

但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导致了俄国仍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政治上仍保留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没有满足农民无偿获得土地的要求,农民只能用赎买的方式得到份地,俄国仍保留小农经济,国内市场十分狭窄。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俄国也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说明俄国已具备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基础。

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却受到封建残余的影响,仍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方帝国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工业既要依靠沙皇政府的庇护以求得发展,又受到前资本主义关系层层密网的困扰。

文革时期的历史背景

2、政治上: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俄国的落后政治经济状况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得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 (1)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2)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残余同人民大众的矛盾。(3)大俄罗斯民族同各少数民族的矛盾。

(4)俄国帝国主义同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和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3、军事上:一战激化了矛盾 (二)主观: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1、俄国无产阶级深受压迫,又相对集中,有很强的革命性和组织性。

2、俄国无产阶级有坚强、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3、俄国无产阶级与农民阶级形成了工农联盟。

二、革命过程: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第一阶段: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二月革命:(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俄国革命提供了有利的国内外形势。在国内,1500万壮丁被强征入伍,饥饿席卷全国,沙皇统治日趋虚弱,资产阶级也左右不了局势,各种社会矛盾都集中到沙皇专制制度上。

在国际上,有力量镇压俄国革命的英、法、德三国正厮杀得难解难分。(2)经过:1917年3月,二月革命爆发。

(3)结果:沙皇专制制度被推翻。统治俄国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1613~1917年)结束了。

《四月提纲》:(1)背景:二月革命后形成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存的局面。(2)内容:《四月提纲》指出俄国在政治上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经济上要通过无产阶级政权去实行土地改革,军事上要退出战争 (3)意义:提出了俄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任务,为革命指明了方向,成为布尔什维克党的纲领。

理解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与否是革命成败的关键。2.第二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的爆发 (1)背景:七月流血事件表明和平夺权已不可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战争政策使国内局势不断恶化。

(2)经过: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在列宁亲自领导下,从11月6日晚开始到8日凌晨攻占冬宫,取得胜利。(3)结果: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A、政治上:一切权力转归工兵代表苏维埃,批准人民委员会的组成,列宁为主席。

6.中国六七十年代时代背景

可以看一下历史书和政治书,应该有介绍的。我所知道的是:20世纪60,70年代,是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很多党员都被迫害了。最冤的冤案,应该是lq。还有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具体的可以再查一下,在这里就不多说了)“浮夸风”,“共产风”等等,导致人命生活水平严重降低。后来又在1961年提出了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以纠正左倾错误,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再有比较重大的历史事件就是文化大革命了。十年文革,(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到1969年4月gcdzg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这一阶段的中心任务,是摧毁所谓“资产阶级司令部”,向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夺权”;目的是所谓变“资产阶级专政为无产阶级专政”;运动表现为“怀疑一切”、“打倒一切”、“全面内战”。第二阶段:从1969年4月中共九大的召开到1973年8月中共十大的召开,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是bl反革命集团阴谋夺取最高权力,策动反革命政变被粉碎。这一事件客观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失败。第三阶段:从1973年8月中共十大召开到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再有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了(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意义:结束了粉碎“四人帮”之后两年中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传统,更重要的是,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这个也可以和现在联系起来)。

要说政治,外交方面的也该算吧?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2月28日,中美两国在上海签订了《上海公报》,奠定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基础。1978年12月15日,中美正式建交。接着,小日本看见美国佬都跟中国建交了,于是, 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正式建交。

大概就这样吧!有一些资料是参考百度百科的,希望可以帮到你!o(∩_∩)o。哈哈

7.三个凡是的历史背景

两个凡是提出“两个凡是”有一定的历史和政治的原因:1.刚刚解决“四人帮”等问题,全国上下仍有部分“左”的思想潮流,提出“两个凡是”,有一定的群众基础;2.当时hg本人的思想理论体系仍然是坚持文化大革命这个理论路线的;3.受个人资历限制,hg本人作为“一个过渡”(dp语),没有自己独立的理论,只能“照过去方针办”(md对华临终指示);4.作为一种政治宣言,“两个凡是”表现了华接班的“正统地位”;5、当时存在一些党内人士对md的个人崇拜到了迷信的地步,对md的一言一句都视为真理。

dp在讨论中占主动地位,并最后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方针赢得了大多数在文革中被打倒,受迫害和牵连的老一辈政治家的支持,dp掌权后,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否定了“两个凡是”,该方针被他所倡导的“实事求是”的务实观点所取代。【】。

8.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背景

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背景:1.近代中国的国情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随着封建社会内部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的不断入侵,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轨道,使社会性质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是随着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和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逐步形成的。

一方面,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手段,使中国在很大程度上半殖民地化。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武装入侵和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中国割占和强行租借土地,划分势力范围,驻扎军队及干涉行政和司法等,使中国丧失了许多主权和政治上完全独立的地位。

同时,通过索取战争赔款、控制海关税收、倾销商品及垄断财政金融等手段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使中国逐渐丧失经济上的独立而不得不依赖和受制于帝国主义列强。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决不是为了给中华民族带来文明和发展,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而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另一方面,帝国主义的侵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条件,但并没有使中国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这是因为封建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依旧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着明显的优势。

又因为中国民族资本有先天的不足,民族资本中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占了很大部分,工业的比重不高,它所经营的,主要是轻工业,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不能构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在技术和设备等方面,不得不依赖于外国资本和本国官僚资本。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官僚资本相勾结,利用其政治、经济特权和其他方面的优势,极力阻止和排挤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外国资本、本国官僚资本和封建势力的多重压迫,不仅没有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形式,而且也不可能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已经不再是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也没有发展成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富强民主的国家、改善人民的生活、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中国人民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上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自从1914年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起了一个新的变化。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标志着人类历史开始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进程。十月革命不仅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的觉醒,也促进了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的觉醒,并且建立了一条从西方无产者经过俄国革命到东方被压迫民族的新的反对世界帝国主义的革命战线,使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从原来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转变为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由自在阶级转变为自为的阶级。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近代中国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为了挽救空前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人民曾经进行过多次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这些斗争和探索,每一次都对推动中国社会走向进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每一次都摆脱不了失败的命运。事实证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都不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

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期待新的阶级及其政党领导新的革命,呼唤新的革命理论的产生。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近代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以及世界形势的新变化,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

3.国际环境 俄国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世界已进入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这就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国际环境。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