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篮球评论员徐济成 有哪些比张佳玮更出色的篮球评论员

火烧 2022-10-03 07:49:14 1055
有哪些比张佳玮更出色的篮球评论员 与其说篮球评论员,不如换个词:篮球媒体人。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思考一个问题:怎样算是一个“出色”的篮球媒体人?一个出色的篮球媒体人,需要有好的解说本领吗?需

有哪些比张佳玮更出色的篮球评论员  

与其说篮球评论员,不如换个词:篮球媒体人。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思考一个问题:

怎样算是一个“出色”的篮球媒体人?

一个出色的篮球媒体人,需要有好的解说本领吗?需要有不错的球技吗?需要有专业出身的背景吗?需要有漂亮的文字功底吗?需要有好的幽默感吗?需要对篮球技术有多深的认识?需要对篮球战术有多深的认识?需要预测对NBA未来的每一件事吗?几乎每一件事?80%的事?50%的事?需要对北美职业篮球的历史无比熟悉吗?需要对美国的文化、政治有深入的了解吗?需要熟悉每一支球队吗?需要跟球员谈笑风生吗?需要有深入的数据分析能力吗?

在我看来,篮球媒体人的工作,应该是分得很细致的。

做play by play就做play by play,准确地讲清场上发生的事情,提供一些必要的即时数据。

做color guy就做color guy,该说话时说话,不该说时别说,在评价场上事件和升华主题之间找好平衡。

写文章也一样。

做球员访谈,就尽量用寥寥数语精确地抓住球员的性格,让读者对球员有更立体的了解。

做传记/历史,就尽可能地找到尽可能全的材料。

做跟队报导,就把本队的所有问题都覆盖到,没必要分心去管其他球队。

做数据就做数据。

做技战术分析就做gif或截视频。

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做好自己擅长的领域

Chick Hearn,湖人长期解说,球衣退役,HOF成员。

Jack McCallum,SI篮球版很长一段时间的首席写手,Curt Gowdy奖。

你说谁更出色?

能比吗?

有意义吗?

现在,国内的很多篮球媒体人,尤其是大牌篮球媒体人,都在做太多的、远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

足球圈里,张路张指导,就做两件事:一,观察场上的即时阵型和战术战略,并为观众解说;二,嘿嘿。

没有那么多大包大揽,没有别的哩格隆的,但就是这样,才得到几乎所有球迷的尊重和认可。

而篮球圈里,苏群老师,杨毅老师,又做解说,又写文章,又上节目,还当当经纪人,又纵谈联盟历史,又要预测未来,联盟30支球队都加以评论。

你想想,能做好吗?又有必要吗?

下面,不谈谁“最出色”,谁“更出色”,只说说我比较了解的,国内(以虎扑为主)篮球(NBA为主)各个方面,可以学习到东西的人物,想到谁写谁,大约会漏掉不少。

解说:中文解说听得不多。

感觉经常不抓场上重点,扯场外闲篇;经常漏场上信息,漏字幕给的数据,漏裁判手势,对规则掌握不熟悉。

希望能尽量细化,区分实时解说和嘉宾的职责。

另外导播团队要跟上。

综合文章:首先是张公子。

简单的说,张公子的文章,靠文笔/幽默/过得去的即时技战术描写/历史材料/极其稳定的出文量,可以算是最佳入门读物。

拿我自己来说,我在初中的某个夏天,啃完了张公子在虎扑的所有主题帖。

张公子和卡尔布是我的两大篮球启蒙导师。

但另一方面,由于涉及的领域过于繁多,再加上出文量过多,对有一定积累的读者/篮球爱好者来说,有时会显得汤水寡薄了一点。

(另外,有一些观点,也过于想当然了一点;当然,这属于个人看法了。

然后是zuki。

zuki的出文量很低。

用阿凡的话说,zuki是那种,把自己关在一个小房间里,默默堆出一篇大作来的。

13和14,两轮总决赛前后的文章,非常建议一读,对篮球的理解很深刻,站在相当的高度来看问题。

适合已经建构有一定篮球观的读者。

各队文章:可以说很多,也可以说不大有(下面几类同样如此);取决于你对“篮球媒体人”的定义,是真真正正的媒体人,还是野生球迷也算。

国内的篮球媒体事业,其实还是个特别窄的圈子,没能力养那么多人,所以很多懂球帝并不以篮球为工作。

如果算球迷,倒有不少,对各自球队的看法,绝不亚于、甚至远超媒体人,比如小牛专区的wanghuanchen(文若),国王专区的直布罗陀岩石,湖人专区的萧瑟,等等。

这些还是偶尔发文章的,有的懂球帝几乎不成文,就随手回复几条;如果有想学习的,不妨爬爬热线,或是直接发帖/PM去问。

战术:jimdoris老师会发些战术贴。

战术文比较费时,出文不稳定。

数据:以前深蓝区,timrock会发些数据文,现在好久没动静了似乎。

数据这块,国内基本上不大行。

因为数据的思路有二,一是通过box score出高端数据,但box score本身就有缺陷;二是直接纪录新数据,比如官网上有的突破/跑动距离等,但这个基本上要团队采集,个人没法做。

其实数据理念这一块,有很多文章可以作,但没怎么有人写;原因还是上面说的,大部分懂球帝都是野生,不是职业,出文量和成文能力毫无保障。

历史:从黄金时代(84-93)开始的历史,深蓝区有很多高人,进深蓝区,看回帖排行榜,前十的几乎都值得关注。

几乎不出文、不成文,全是回帖,想要学习就得自行爬楼。

特别推荐HiEi老师(不过HiEi老师自称英语不好,这会影响其读文献的能力)。

最近湿乎乎挺活跃的一位,基诺山伯爵,也可以关注。

总体来说,这批人的篮球观,照我的看法,都属于“原子主义”,对技战术的分析很细,甚至过细了,这是优点,也有可能是缺点。

70年代以上的历史,由于录像带很少,基本上靠英文文献搬运。

有问题可以问我,我尽力回答。

(另外吐个槽,深蓝现在荒得厉害。

篮球评论员徐济成 有哪些比张佳玮更出色的篮球评论员

因为这批人,如上所说,不靠这个吃饭,不出文、不成文,不主动发帖。

而其他人来发的主题帖……提问能力实在不行。

NCAA:NCAA区大神不少,野生留学党懂球帝为主。

欧洲:HugoFukt,大神。

虎扑有号,但感觉主要不在虎扑活动。

专栏文章翻译:一块大领域。

实际上,由于美国篮球跟中国篮球的媒体水平差距可能还大于竞技水平差距,所以读译文是学习的极佳途径。

好译者不少,但一篇文章到底好不好,原文质量更重要,所以就不推荐译者了。

不妨直接关注翻译团lounge和联合工地·译,具体什么文章有价值就请自行甄别了。

(另外,由于论坛这一形式的关系,一直以来,翻译比较要求接地气或没节操,但如果更关注能学到东西,一定要学会抛开文字抓内核。

出版物翻译:不成气候。

由于出版社考虑销量,在选题方面,传记远远优先于专题著作。

而传记这东西,总体来说,没什么好读的。

Hugo大神当年翻过南斯拉夫篮球史,版权都搞到了,到现在还是没出版?唏嘘。

(软广一条:《篮史通鉴》出版后,请各位尽量购买,一方面这书确实值得读,另一方面,如果卖得好,我作为译者,在跟出版社打交道的时候,选题方面就会有更大的谈判资本)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