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梳理 高中历史人教必修2知识点填空
高中历史人教必修2知识点填空
三楼不太准确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一 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1.变化原因:鸦片战争打破了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中国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一 铁路与公路
1.铁路:20世纪上半叶,铁路事业总体发展(缓慢)。
90年代末,贯穿南北的(京广)铁路全线通车。
二 水运与航空
1.轮船:20世纪90年代后,呈现(萎缩)的状态。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一 报刊业走向繁荣
1.大众传媒就是传播大众信息的媒体,(报刊)、(影视)、(广播)被称为三大媒体,( 互联网)被称为第四媒介。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一 临危受命
1:背景:全国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希望能够迅速摆脱经济危机。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二 新经济政策
1.实质:在国家掌握主要生产资料的前提下,允许(资本主义)的发展。
2.作用: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
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三 戈尔巴乔夫改革
1.主要内容:对企业实行各种形式的租赁和承包,并出现(苏联)与(国外合资的)企业。
(书上的内容)
第23课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一 欧洲联盟
1.建立和发展:1957年,六国又签定了《罗马条约》,申明要消除分裂欧洲的壁垒,保证他们国家的经济和社会进步。
成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第24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一 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1.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有是挑战。
它有利于(更好的)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但由于资金匮乏、债务沉重、贸易条件恶化等因素,(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最后加一句,三楼那位真做的不太好,
本人在学校当任历史课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