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十九路军淞沪抗日将士陵园 十九路军坟场的由来?

火烧 2021-11-08 14:36:06 1072
十九路军坟场的由来? 1932年1月28日, 日本侵略军悍然进攻上海闸北,爆发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淞沪“一·二八”淞沪抗战。在民族生死的紧要关头,驻守上海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在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

十九路军坟场的由来?  

1932年1月28日, 日本侵略军悍然进攻上海闸北,爆发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淞沪“一·二八”淞沪抗战。

在民族生死的紧要关头,驻守上海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在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的率领下,在全国人民和海外华侨的大力支持下,同随后参战的张治中将军率领的第五军等并肩作战,不畏强暴,奋起抵抗,浴血奋战,屡挫敌锋,迫使日军三易其帅,损失万余。

在蒋介石为首的南京政府奉行“攘外必先安内” 指导方针下,与日寇签定了丧权辱国的《淞沪停战协定》,寡不敌众的十九路军退守第二防线,悲壮的淞沪抗战结束。

十九路军淞沪抗日将士陵园 十九路军坟场的由来?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野心,由来以久。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随后进窥华北,增兵上海,企图在中国中部建立新的侵略基地。

1932年1月18日,日寇唆使浪人到处寻衅。

日本僧侣五人在马玉山路三友实业社工厂附近向中国义勇军挑衅,被愤怒的群众殴打,日寇借机扩大事端。

20日,纵火焚烧了三友实业社,屠杀中国警察,撕毁抗日标语,打烂商店橱窗及货物。

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激起了广大人民的无比义愤,但是,国民党南京政府坚持消极抵抗政策,致使日寇的侵略气焰更加嚣张,不断增兵上海,战争一触即发。

驻防淞沪地区的十九路军在上海人民抗日呼声的影响下,下定了为中华民族图生存,为中国军人争人格的决心。

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淞沪警备司令戴戟等爱国将领联合发表抗日通电:“尺地寸草,不能放弃。”决心“为救国而抵抗,虽牺牲至一卒一弹,绝不退缩。”

1月28日深夜11时30分,由盐泽指挥的日军,以天通庵车站为根据地,在铁甲车掩护下,兵分三路突然进袭闸北,大举向十九路军进攻。

次日,天朦朦亮,日军又派出大批飞机向闸北、南市一带狂轰滥炸,战火迅速蔓延。

十九路军在上海人民的支援下,英勇战斗,奋勇杀敌,使日军遭到重大伤亡,退出闸北。

日军在闸北惨败后,把目标转向吴淞、八字桥、蕴藻浜、江湾、庙行、浏河等地。

片刻间,淞沪一带战火四起,烽烟遍野,上海人民惨遭日寇铁蹄的蹂躏。

但是,国民党政府仍然顽固地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十九路军的将士们凭着一腔爱国热情,舍身杀敌,浴血沙场,筑起了一道保卫国土,捍卫民族尊严的血肉长城!3月1日,恼羞成怒的日寇变得更加疯狂,加强兵力向江湾、庙行、浏河同时发起猛攻,兵力单薄的十九路军与三倍于我军的日寇展开殊死搏斗,终因众寡悬殊未能击败敌人,浏河沦入敌手,被迫退守第二道防线。

抗日军队苦战33天,战斗一百多次。

其中,闸北、吴淞、八字桥、蕴藻浜、江湾、浏河六大战斗场面最为激烈。

后来,在国联的调停下,5月5日,国民党当局与日寇签定了丧权辱国的《淞沪停战协定》,而屈辱地结束了这场战役。

十九路军淞沪抗战是一场震惊中外的民族战争,是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的一次伟大壮举,它延缓了日本侵占全中国的步伐,激发了全国军民卫国御敌的斗志,开创了中国军队局部抗日的新历程,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在这场战争中,英勇的十九路军将士们为了保卫国家的神圣领土,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的动人事迹,永远值得我们怀念。

烈士们的光辉业绩永垂不朽!后人有诗赞云:“倚天独立竞芳名,铸就军魂照汗青。

竹帽芒鞋宁不灭,千秋猎猎一奇兵!”

1932年华侨捐款10万大洋和十九路军部分拨款在广州市沙东路建“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坟园”,1933年1月28日前建成并举行了周年纪念活动。

1938年广州沦陷,坟园部分建筑被毁,铜鼎、铜狮和铜像遗失。

1947年广州市政府对坟园进行了部分维修,确定了用地面积312亩。

1981年广州市政府组建“广州市十九路军淞沪抗日烈士墓管理处”对坟园进行管理。

1983年陵园确定为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州市政府划定陵园的红线和保护范围,确定用地52840平方米。

1989年陵园确定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1990年广州市民政局批准“广州市十九路军淞沪抗日烈士墓管理处”更名为“广州市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管理处”。

1991年广州市政府发出通告,决定对陵园进行整治和修复,工程分三期进行。

1992年广州市举行淞沪抗日六十周年大型纪念活动。

1994年陵园确定为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95年陵园被国家民政部确定为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96年陵园确定为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97年广州市举行淞沪抗日六十五周年大型纪念活动。

2000年陵园确定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0年为恢复陵园的相对完整,广州市政府批准陵园征用省体校、动物园饲养场和市公安局警犬场等9283平方米用地。

2000年广州市政协在陵园召开通报会,宣布陵园整治和修复基本结束。

2002年省市各界人士在陵园举行淞沪抗日七十周年大型纪念活动,并为重新布展的“先烈纪念馆”开放剪彩。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