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明朝海禁与倭寇 海禁从明朝时就有,为何到清朝时会发展成闭关锁国?

火烧 2021-12-16 11:44:16 1054
海禁从明朝时就有,为何到清朝时会发展成闭关锁国? 说起清政府,很多人都会想起「 ”闭关锁国”这个词语。简单来说,闭关锁国就是不跟其他国家接触,拒绝文化和科学等领域的交流。因为这个政策,清政府的综合国力
明朝海禁与倭寇 海禁从明朝时就有,为何到清朝时会发展成闭关锁国?

海禁从明朝时就有,为何到清朝时会发展成闭关锁国?  

说起清政府,很多人都会想起「 ”闭关锁国”这个词语。简单来说,闭关锁国就是不跟其他国家接触,拒绝文化和科学等领域的交流。因为这个政策,清政府的综合国力,发展极为缓慢,完全错过了工业革命的发展机遇,从一个东方大国沦落为被人侵略殖民地。闭关锁国开始于雍正元年(1723年),朝廷下令禁止外国人传教,并且限制跟国外的贸易。事实上,清政府实施闭关锁国,除了不想让百姓接受西方思想外,还有一定军事原因。 从十四世纪开始,沿海一带就有大量倭寇存在,他们肆意妄为到处坑害百姓。明太祖朱元璋时期,为控制这一现象提出「 ”海禁”政策,禁止百姓随意出海,同时在沿海地区大量修建防御工事,以此来抵抗倭寇袭击。这时候,海禁政策只是一种应急措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开放。永乐皇帝朱棣时期,就曾开放沿海跟世界各国进行贸易,而且还曾派郑和多次出海宣扬国威。 嘉靖年间,野心勃勃的倭寇又一次猖獗起来。明朝只能继续实施海禁,直到倭寇之乱平定后,才重新开放沿海,让百姓继续出海打捞。也就是说,明朝虽然在实施海禁,但却并没有封闭自己,只是在根据沿海实际情况,保护百姓不受倭寇祸害而已。海禁从明朝时就有,为何到清朝时会发展成闭关锁国?清军入关以后,大量任用汉官基本继承明朝制度,海禁这一临时策略,也被爱新觉罗家族学会,并且在实际管理中运用起来。 从时代背景来看,明末清初时西方国家正好在进行资本积累,他们用侵略这种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大量抢夺财宝和资源。荷兰侵略者就曾侵略沿海一带,肆意抢夺当地百姓。好在当地总兵率部下及时赶走侵略者,没有让荷兰人继续肆意妄为。清朝取代明朝时,因为常年征战财政非常拮据,根本不愿意跟洋人继续战斗,所以干脆下令禁海。只留下几个港口城市,跟西方国家保持最低限度交流。 除了抵御外敌之外,清朝实施海禁政策,还有一个原因,他们希望这种方式,打压反清势力。清朝初期,很多人都不愿意接受爱新觉罗家族统治,经常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呼吁百姓站起来跟清军战斗。此外还有很多像郑成功这样忠于明朝的将领,他们经常在沿海地区跟清军战斗。清朝为此特别下令,「 ”片帆不得下海”。同时将沿海地区百姓,往内地迁移几十里,禁止他们给郑成功等人提供粮食和武器。 从结果来看,清朝实施海禁政策后,确实给郑成功等人造成一定压力,同时也稳固沿海局势。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百姓不受西方人侵略。后来,康熙皇帝坐稳江山,重新开放沿海地区。从这一点来看,清朝海禁跟明朝时效果差不多。不同的是,明朝海禁至始至终都没有成为固定政策,而清朝却将它作为法宝形成惯例。这是为何?从根本上来说,主要是因为爱新觉罗家族在害怕。 明朝末期,努尔哈赤趁势崛起,带领后金多次取得胜利,不过其人口数量却不是很多,跟整个华夏文明比起来,完全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如果所有百姓拼死反抗,爱新觉罗家族肯定无法坐稳江山。正因如此,清朝才会极力拉拢汉官,不仅祭祀孔子,还经常去祭拜朱元璋。在清朝看来「 ”华夷深交必生变乱”,必须禁止外国人跟百姓接触。否则的话,他们根本无法坐稳江山。 参考资料:《清史稿》、《明史》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