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第一重臣 晚清重臣李鸿藻简介 李鸿藻是怎么死的?
晚清重臣李鸿藻简介 李鸿藻是怎么死的?
人物档案
姓名:李鸿藻
字:兰荪、寄云
号:石荪、砚斋。
国家:中国民族:汉族

所处时代:清朝
籍贯:河北保定
出生地:直隶高阳县
去世时间:1897年7月24日
出生时间:1820年2月14日
主要成就:晚清主战派和清流领袖
李鸿藻是晚清重臣,为清流派领袖,主战派代表人物,河北保定人,历经同治、光绪两朝,经历了这两朝内外各项重大事件,在晚清历史上占有极重的分量。
公元1820年,李鸿藻在一个名宦世家出生。李家祖辈世代居住在直隶高阳县庞口里,累代仕进通显。
李鸿藻的祖辈是明天启年间的重臣李国普,任职吏部尚书,中级殿大学士,爵少师太子太师,谥文正。李蔚为清初康熙朝重臣李鸿藻简介,三十四岁为内阁大学士,此后在内阁任职二十七年,参奏机密。对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都有极高的功绩。清朝人评价:佐圣主平逆乱,致太平,可谓自认天下之重者。李蔚被称为开国宰辅,去世后追谥文勤。
李鸿藻的祖父李殿图,官至甘肃、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兵部侍郎、安徽福建巡抚,总督闵浙,死后谥文肃。父亲李澈曾任广西贺县知县,李鸿藻就是在其任职期间,于贺县县署出生。
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李鸿藻自幼所受的教育可想而知。有着良好的教育基础和环境,加之李鸿藻本人又不笨,自然能在科举一道以及官途上顺风顺水了。
咸丰二年,李鸿藻进士及第,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之职,前往河南监督学政。咸丰十一年,被选为大阿哥老师,教授皇子学识。同治元年,被提为侍讲,成为同治帝帝师,深受西太后信任。其后累迁至内阁学士,任户部左侍郎。
同治四年,升都察院左都御史,加封太子少保。光绪而那斌,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之职,是主战派的代表人物。在他的领导之下,朝廷中的顽固守旧势力,多次对李鸿章等洋务派进行限制。
公元1894年,日本发兵朝鲜,中日战争一触即发。和历史上很多次战役一样,朝廷上分为主战派和主和派两派人物。当时以李鸿章为首的主和派,并不赞同对日战争,因为中国国力虚弱。而李鸿藻则与翁同龢站在一个方向,坚决支持光绪帝主站。因为两人势力较之李鸿章等人更大,最后李鸿章、西太后等人选择了妥协退让,爆发了中日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的结局,自然是失败了的。此次战争的失败,面对清廷的求和,日本提出了《马关条约》中的各项不能忍受的条件李鸿藻简介,其中最让人痛心的便是割让澎湖、台湾、辽东半岛等大片土地与日本。
尽管这条条约,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李鸿藻和翁同龢主张暂缓批准。但是面对日本的强悍军力,最终清政府选择了退让,《马关条约》签订。
此事过后,李鸿藻又迁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调吏部。充乡试、会试、殿试等阅卷大臣。
光绪二十三年,李鸿藻因病乞归,没有多久便去世,享年七十八岁。清廷为其 上谥号文正,追赠太子太傅。
相关文章
- 左宗棠简介 左宗棠是怎样成为晚清股肱重臣
- 左宗棠简介 左宗棠简介 晚清重臣左宗棠是个怎样的人?
- 晚清四大名臣师承关系 晚清重臣曾国藩的早年:七次参加科考只中个秀才
- 晚清第一重臣 小探读历史之晚清重臣曾国藩:年少不知曾国藩,读懂已是不惑年
- 晚清第一重臣 晚清權臣張之洞,為什麼不娶妻,而是選擇一直納妾?
- 吴三桂后人逃到哪里 吴三桂后人都有谁?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吴三桂后人吴应熊
- 吴三桂后人 阴险狡诈吴三桂他的后代到底在何处
- 吴三桂后人 吴三桂在和康熙的较量中,已经占据了军事优势,为什么还会失败?
- 吴三桂历史评价 在吴三桂死后,玄烨说了什么且将其尸体大卸八块?
- 吴三桂后人 浅谈吴三桂和康熙的较量,为何注定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