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上有多少个楚国 楚國在周人心中地位不高,但其不斷擴張,首創縣製成為南方大國

火烧 2022-12-12 01:54:23 1065
楚國在周人心中地位不高,但其不斷擴張,首創縣製成為南方大國 楚國在周王國的南方眾多諸侯國中,不過是子爵之國,並不出眾。然而,當歷史進入春秋時代後,楚國卻突然異軍突起,逐步發展成為東周的「超級大國」,這

楚國在周人心中地位不高,但其不斷擴張,首創縣製成為南方大國  

历史上有多少个楚国 楚國在周人心中地位不高,但其不斷擴張,首創縣製成為南方大國
楚國在周王國的南方眾多諸侯國中,不過是子爵之國,並不出眾。然而,當歷史進入春秋時代後,楚國卻突然異軍突起,逐步發展成為東周的「超級大國」,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楚人雖然是周人盟友,但在周人心目中的地位並不高。雖然楚人祖先鬻熊曾經作文王之師,但是周武王第一次東征時,八位盟友里卻不見楚人身影,足見周人並不深度信任楚人。也因為如此,在周人坐穩天下後,封賜楚人的爵位也只不過是個子爵。這對自視甚高的楚人來說,是一次不小的打擊。
因此,楚國似乎是最早與周王室產生裂痕的諸侯國:早在周昭王時期,就因為楚人的反叛而兩度跨過漢水,去討伐楚國。後一次討伐,還讓周昭王命喪漢水之中!雖然周昭王意外淹死在漢水中,但楚人卻並未再次反叛。在周穆王時期,徐偃王率淮夷人造反,一度進攻到黃河邊,試圖攻擊到渭河平原。淮夷的崛起,令周穆王不得不暫時作出讓步,允許徐偃王擔任地區首領,統帥東南方的眾多淮夷部落。然而,淮夷人退兵後不久,周穆王就私下命令楚人從長江中上游出擊,抄了徐偃王后路,一舉擊垮了徐國!
擊垮了周王室最強大的敵人,楚國在周王朝歷史上第一次立了大功。但是,楚國卻沒有得到周王室絲毫賞賜,直到春秋時,楚國依然是子爵國。
有功不賞,這讓楚人對周王室的怨氣越來越深。當周王室在西周中期逐步衰落之時,楚人再度起了異心。周夷王時,楚國熊渠在江、漢流域不斷擴展領土,不但臣服了庸國、楊越,還把國土擴張到了鄂。不僅僅如此,熊渠還公然宣稱:「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謚。」隨後,熊渠就把他的三個兒子都封為王,向周王室公然示威!
這次楚人稱王,並沒能持續多久。但周王室對楚人的輕視,卻使得楚人內心裡深深埋下了反叛的種子。只要遇到合適的土壤,這顆種子就會迅速長大成為參天大樹!
有了反叛的種子,並不一定能發展壯大。
楚國在春秋以後能發展成「超級大國」的另一重要因素,是雄才大略的楚武王。周平王三十年(前741年),楚厲王去世。此時,楚厲王之弟熊通殺死侄兒篡得楚國君位,是為楚武王。熊通弒君篡位,讓人們對他產生的第一印象就是暴君。
但實際上,楚武王為人不但虛懷若谷,更是一位具備大略的明君。他一生都在南陽盆地四處征伐,連死都死在征伐隨國的征途之上。在他死的那一刻,楚國徹底征服了隨國,可以說基本控制了整個南陽盆地,為今後楚國的突破南陽盆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除此之外,楚武王還深入研究了分封制的弊端,在楚國率先試行了郡縣制。《左傳·庄公十八年》記載:「初,楚武王克權,使斗緡尹之。」這段記載就是說楚武王在攻克權國後,不再採取分封形式,而是改派縣尹來管理,改「權國」為「權縣」。權縣,不但是楚國第一縣,更是春秋第一縣。
郡縣制與分封制的最大不同,就是郡縣的官長都是由君主任命,而不是由一家人世代繼承。楚國縣制的出現,這極大地增強了楚國的中央集權:斗緡反叛,被楚武王殺死,改任閻敖;閻敖後來失職,又被楚文王殺死!
創立了縣制後,楚武王在國內很少遭遇到分權勢力的掣肘,所以才能集中楚國力量一致對外,為楚國的迅猛發展打下堅實的政治基礎。
因此,楚國之所以在春秋時能發展成「超級大國」,首先是楚人有造反的「種子」,其次是楚武王的雄才大略。有了這兩大優勢,使得楚國能在眾多小國中脫穎而出,一舉發展成了「超級大國」!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