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埃及木乃伊图片 古埃及神秘文化:木乃伊制作全过程揭秘

火烧 2021-05-15 22:01:23 1038
古埃及神秘文化:木乃伊制作全过程揭秘 木乃伊的出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知识之门,从中我们知道法老死后将成为木乃伊。 那么:为什么法老死后要被木乃伊化? 答案是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后,他的灵魂不会死,仍然附
埃及木乃伊图片 古埃及神秘文化:木乃伊制作全过程揭秘

古埃及神秘文化:木乃伊制作全过程揭秘  

木乃伊的出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知识之门,从中我们知道法老死后将成为木乃伊。 那么:为什么法老死后要被木乃伊化? 答案是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后,他的灵魂不会死,仍然附着在尸体或雕像上。因此,法老死后,他们都被制作成木乃伊,期待有一天能够起死回生。 约公元前240年,在非洲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埃及的底比斯城到处充满了悲伤, 大祭司霍尼吉提夫(Hornedjitef)已命在旦夕, 信徒们已经很久没听到他传递的「 ”神意旨”了, 最终, 他闭上了眼睛,离开了这片古老的土地。 为了得以起死回生,法老在死后,往往会被制成「 ”木乃伊”,以此来妥善保存。 大祭司霍尼吉提夫(Hornedjitef), 今天也将迎来了属于他自己的「 ”木乃伊化”仪式。 现在人们要抬着他的肉身, 进入了当地著名的木乃伊工厂, 「 ”木乃伊化”仪式在众多信徒的见证下,正式开始。 第一步净身 当圣洁的尼罗河水,冲刷着逝者肉身时,他的肉身和灵魂将得以洗净。 然后撒上一些泡碱,往返冲涮,确保肉身清洁到位。 注释:泡碱(natron)是一种古埃及特有的盐,用纯碱和小苏打制成。 古埃及人特爱干净,也特喜欢洗澡。 可是没有肥皂怎么办? 于是他们把动物性脂肪、木灰以及香料,经过一些列繁杂的工序制作成了最早期的肥皂。 埃及男女以秃为美 光头是生存的基本法则。男人和女人都会剃掉头发,戴上精致的假发,以减少虱子和变换各种发型。 他们的假发样式也特别多,随着流行时尚,今天换个款式明天换个,但是永远不变的是他们锃亮的秃头。 而祭司为了防止长满虱子,他每隔三天都会把自己毛发刮个精光 言归正传,回到到制作「 ”木乃伊”的话题上 第二步洗脑 用长长的钉通过鼻腔敲进去, 将脑浆搅个稀碎, 然后倒出扔掉。 有时也会涂在脸上,减缓水分流失, 但是这还远远不够。 第三步移除脏器 体内肝脏器官易让身体腐烂, 只有心脏是复活时的利器, 大多数完好地留在体内。 拆掉的肝脏脾肾放在罐子里, 用来存放脏器的雪花石膏罐。 用来存放脏器的雪花石膏罐 注释:保存器官的雪花石膏容器,又称卡诺匹斯罐(Canopic jar),里面一般放入香料和药物,防止器官损坏腐烂。这些罐子也会放在陵墓里,待木乃伊复活时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跟之前制作木乃伊有所不同,考古学家在将木乃伊进行扫描以后发现,霍尼吉提夫大祭司的内脏并未全部去除,他的肺、肝脏、胃和肠子在取出后经过包裹,又完整地放回到体内。 第四步脱水 棕油把躯体的里里外外清洗干净, 然后往里填充泡碱、沥青。 逝者会被泡碱埋起来, 放40来天腌制成人干。 脱水完成以后, 胸腔和肚子里再次排空, 加入防腐香料调味。 第五步缠尸 逝者的脱水皮肤会被涂上一层树脂, 用亚麻布条一圈一圈缠起来。 这样的步骤反复进行, 直至密不透风。 有时在包尸前也会做最后的美容, 减少复活时给观众带来的不适感。 搭配blingbling的首饰, 或者戴顶假发。 注释:霍尼吉提夫的身上涂抹有大量松香,保持尸体不腐烂。裹布下大祭司的身体上也安放了护身符、戒指、珠宝,和其他辟邪物质。 包裹装箱 亚麻布绷带缠裹好, 大块棉麻布从头包到尾, 当!当!当!当! 华丽木乃伊制作完成。 如果身份特殊 也可以拥有「 ”霍尼吉提夫”这样的黄金面具 黄金面具 现在躺平 等待正式装棺 注释: 一具木乃伊前后制作要花至少70天的时间。 霍尼吉提夫大祭司木乃伊于1825年重见天日, 发现地点在埃及底比斯(今卢克索)的Asasif, 现存于大英博物馆埃及厅。 氪金玩家的黄金面具:古埃及只有法老、神祗工作人员,才能拥有黄金面具。面具上的人像并非逝者生前模样,是工匠塑造逝者往生后、理想化的年轻态。 大祭司面具侧视图 据CT结果显示,他逝世时已是中老年,且患有关节炎和骨质疏松,很可能生前使用拐杖行走。 他的面具装饰参照法老的丧葬传统,从头到尾用绘满金色纹饰的木乃伊外壳,上面描绘的正是传统丧仪场景。 为什么高级木乃伊这么壕? 因为木乃伊代表着「 ”不死之身”,需要毫发无损,一旦发生尸首分离的情况,逝者就无法转世。为此埃及人在这些面具额头的位置写上咒语,这样逝者的头会被当做众神的一员受到保护。 木乃伊也穿「 ”套装” 和中国的丧葬传统有异曲同工之处,古埃及也分内外棺椁,旨在用两层或多层「 ”套装”以保护尸身。 内棺和外棺的区别 外棺部分 内棺部分 内棺内部 霍尼吉提夫内棺上装饰比外棺复杂,除了表面绘有精美纹饰,下半部分还刻有咒语和铭文,记录霍尼吉提夫生前的身份和所在年代。 大祭司生活在公元前240年前后,历经托勒密二世和三世统治时期。 内棺上精致的镀金脸,不是依大祭司生前模样所造,而是为他量身定制的来世面貌。 内棺内部的绘图和当时天文现象息息相关。按照古埃及人的说法,这个盖子象征着逝者向往的天堂。 大祭司的陪葬品 陪伴霍尼吉提夫的肉体长眠棺内的还有两件重要的陪葬品,一个是莎草纸版的《亡灵书》,一个是木质的埃及神雕像。 《亡灵书》也叫《死者之书》(Book of the Dead),是一幅24米长的莎草纸,它的拉丁文意思是「 ”来日之书”,这本书能够帮助人们获得永生。 木质雕像人物是Ptah-Sokar-Osiris,由古埃及的三神合体而成。公元前700年,古埃及开始盛行这种「 ”三位一体”的神雕像,他们作为陵墓陪葬品,会和巫沙布提俑(ushabti,一种陪葬俑)或者迷你的小木棺放在一起。 除却这两件宝贝,棺内还有一些首饰和珠宝,不过所述资料甚少,此处不再赘述。 文物背后的商业版图 霍尼吉提夫木乃伊这件文物的背后传递着古埃及托勒密时代的历史信息。 大祭司的棺材用的是从黎巴嫩进口的雪松木,涂抹的黑色沥青来自于死海…… 为了满足当时人们大量的物质需求,托勒密二世还在红海沿岸建立起八座海港城市,从海外进口宝石、珍珠、丝绸、香料和焚香。 海关文献显示他们曾派船前往印度古港穆吉里斯(Muziris)进口松香油脂、香料、象牙及乌木。 我们来推测一番当时的贸易路线: 托勒密王朝商贸路线 进口产品:黎巴嫩进口的雪松木,死海运来的沥青,阿富汗的天青石,红海沿岸各地的红宝石、珍珠、香料。 出口产品:黄金(古代「 ”黄金镇”努布特Nubt多产金矿)、莎草纸(陪葬品《亡灵书》的主要材料)和纺织品。 莎草纸供不应求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当时的托勒密王朝以及周边国家,人们争相写书作传,导致纸张需求旺盛,所以托勒密家族禁绝了埃及莎草纸的出口。而这也迫使希腊发明了羊皮纸(pergamenon,帕加蒙农纸)。 莎草纸是用尼罗河边上的芦苇植物制作而成 纺织品热销各国 ◆出土文物:织布模型 彩绘木材 高25cm 长93cm 宽42cm 麦克特瑞之墓" 纺织业是埃及的「 ”民族产业”,从上古埃及时期一直延续,其产品销往周边各国,为了维护外销贸易,「 ”工厂主”从塞琉古王国等地大量引进「 ”外籍劳工”。 正是依托经济支撑,托勒密一朝还举办国际大型赛事。 男法老托勒密二世和女法老阿尔西诺二世(亲姐弟恋)每四年举办一次运动会。 游行的人成千上万,打扮光鲜,还有大象、长颈鹿和骆驼,驮着阿拉伯、印度等地运来的宝物进行展示。 虽然整个国家经济状况看去一片美好,人们的赋税却相当严苛。王国的土地采用租佃制,和农民签定契约,以保证农田的采割。土地、房屋、家畜、奴隶、人头、财产继承等等都要收税。 承担不起重税的百姓四处逃亡,有的逃到神庙,简称「 ”神庙逃亡”(Just kidding)。这些人来到神庙,成为神庙的仆人奴役,提供劳役活动。 还有人成为国家「 ”公有”奴隶,为政府搞基建,修大坝建运河。至于完全失去自由的人,就会沦为私人奴隶。 托勒密王朝统治埃及,对外贸易、商业活动都被国家垄断。托勒密二世夫妻在红海沿岸开放多个海港城市,激活了海外贸易市场,于是各种各样的贸易珍品从海上运过来,丝绸(中国)、香料(阿拉伯)成为亚历山大港常见的商品。 王室对于埃及周边的政治和外交把控也相当严格。一方面他们通过建立沿海城市,开展扩张战争,另一方面对小亚细亚地区的国家以控制沿海地区的方式进行制约。 霍尼吉提夫大祭司木乃伊于1825年重见天日,发现地点在埃及底比斯(今卢克索)的Asasif, 现存于大英博物馆埃及厅。 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也是收藏中国文物最多的海外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由大英博物馆和英国国家广播公司(BBC)联合打造,由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尔麦格雷戈亲自撰写, 动员100多名馆员、400多名专家,编撰时间长达4年,从大英博物馆800万件馆藏中精选了100件最具代表性的物品,全面展现了人类200万年文明史。这是一项「 ”全世界只有大英博物馆才能办到的世界史撰写计划”以广播形式在BBC播出时,创下了1100万人同时收听的纪录,《纽约时报》盛赞其为”空前绝后的巨献” 而今年出版的《大英博物馆中国简史》更是专为中国读者打造的惊喜,由中国馆馆长亲自撰写,前后历时18个月,由30名专家从3万件中国馆藏中精选600件珍品,从石器时代到现代中国,勾勒出上下7000年中华文明,被BBC盛赞为「 ”美丽而全面的中国历史”。 现在,大英博物馆精装典藏套装《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大英博物馆中国简史》,将世界文明结晶和华夏传世瑰宝一举纳入囊中。超大开本,全彩印刷,典藏精装,不论是收藏还是送礼,闲暇充电还是亲子阅读,都应该购买一套。 有了大英博物馆精装典藏套装【《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和《大英博物馆中国简史》】,下次和朋友聊天谈及有关考古/文物/历史文化知识,对答如流。同时本书也可给家中孩子看看,书中除了讲历史文物/人类文明知识外,还精心插入了多个精美图案,小朋友看了都会爱上它。书架上有了这套图书,朋友来了都会羨慕不已,讲究、有品位、上档次。 这套书价格也还可以,原价326,现在参团只需228。超大开本,全彩印刷,典藏精装,两本重达5斤多,绝对的「 ”重磅知识”,一般图书还真比不了。所以不论是收藏还是送礼,闲暇充电还是亲子阅读,都应该购买一套。 点击下方横条参团: 大英博物馆系列典藏套装 ¥228.2 购买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