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千户苗寨游玩攻略 西江千户苗寨的历史沿革
西江千户苗寨的历史沿革
西江千户苗寨的历史沿革:
战国时期,秦灭楚,一部分苗族背井离乡,长途跋涉西迁,进入武陵山区的五溪一带,形成历史上著名的武陵蛮。
西汉时期,这部分苗族先民在这里较快地发展起来,形成与汉王朝相抗衡的一股势力。
春秋战国时期,雷山属牂牁国与且兰国之边地,战国时属大夜郎国,秦时属象郡且兰县边境。
西汉时处且兰、毋敛两县之间,东汉时属毋敛县,三国属蜀国之牂牁郡辖之边地,魏晋时期属牂牁郡宾化县境,唐朝时属于罗恭县、

五代至宋朝属夔州路绍庆府羁縻州,元初属管外苗族地区,元朝中期属湖广省播州宣慰司,明属管外苗族地区。
清乾隆年间,清政府为了管理苗疆,对苗族人民实行编户定籍,强行取消苗族子连父名的传统,用苗名的谐音来定汉姓。
西江境内苗族的蒋、唐、侯、杨、董、宋、顾、龙、陆、李、梁、毛、陈、金、吴等姓就是由此而来。
从秦汉到元、明、清初,雷公山大山区朝廷的设置虽有涉及,但郡县制、羁縻州对这一地区的统治极弱,甚至没有直接治理,在历史上多被称为蛮荒之地、生苗、生界等。
雍正七年,贵州巡抚张广泗开辟苗疆,设新疆六厅,置丹江厅,下辖丹江卫和凯里卫,西江属丹江卫。
乾隆三年,丹江卫设置了分土司,包括黄茅岭司、鸡讲司、乌叠司,鸡讲司就位于现西江西南附近的营上村,从此西江被列入中原政权的治理范围。
1914年,丹江改厅称县,西江属其辖内。
1944年,置雷山设置局,西江复归雷山管辖,改为西江镇。
1945年,丹江撤县,西江改归台江县管辖。
1950年,雷山设立县人民政府,西江属于第二区公所。
1954年,建立雷山县苗族自治区,西江千户苗寨所在地属西江区。
1959年,雷山、炉山、丹寨、麻江并入凯里大县,西江属于凯里县的雷山片,1961年,恢复雷山县,建丹江、西江、大塘、永乐四区、44个公社,千户苗寨当时属于西江区西江镇。
1992年,撤区并乡后,千户苗寨属于西江镇管辖至今。
扩展资料:
2018年6月20日,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旅游专业委员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西江千户苗寨文化研究院共同发布了《西江模式:西江千户苗寨景区十年发展报告(2008-2018)》。
报告指出,西江千户苗寨是全世界最大的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境内,有1400多户,6000多人。
2008年旅游开发前,西江千户苗寨是一个经济落后、贫困面广、文化保护乏力的传统村落,虽然坐拥丰富的苗族文化遗产,但富饶的贫困是其典型特征。
第三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召开,开启了西江千户苗寨全新的乡村发展道路。
历经十年,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
从2008年的78万人次和1亿元,猛增到2017年的606万人次和49.91亿元,分别增长了7倍和49倍。
2008年旅游开发前。
西江全村有1500多名村民外出打工,2007年村民人均收入仅1700元,旅游开发后,外出打工村民纷纷回流,旅游收入已经成为村民主要经济来源。
2017年,西江千户苗寨村民人均收入达22100元,是2007年的13倍。
通过旅游开发,整个西江千户苗寨村寨面貌得到有机更新。
传统生计方式得到升级转型,旅游品牌日益响亮,民族文化得到保护发展,生态环境日益改善,乐居乐业乐游的和谐景区已经形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江千户苗寨
- 上一篇
李奶奶家养了一些兔子 兔子奶奶的生日
兔子奶奶的生日 树林里住着一只年老的兔子,在兔子的家族里很受尊敬,大家都叫她“兔子奶奶。”今至兔年,又是兔子奶奶的生日,兔子的家族老老少少都想着怎么给她过生日,才能让她老人家高兴。小白兔说:“给兔子奶
- 下一篇
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阅读下面的传记,完成下列各小题。我十八岁的冠军路丁俊晖如果没有台球的话,就没有我丁俊晖的今天,也就没有那么多值得珍藏和回味的记忆!
阅读下面的传记,完成下列各小题。我十八岁的冠军路丁俊晖如果没有台球的话,就没有我丁俊晖的今天,也就没有那么多值得珍藏和回味的记忆 阅读下面的传记,完成下列各小题。我十八岁的冠军路丁俊晖如果没有台球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