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地球上的氧气是从光合作用中得来的
地球上的大气中,约含有21%的氧气。氧气是一切动植物和人类生活所不能缺少的东西。你可知道,氧气是从哪里来的?
![]() |
人们从地质、化学、天体物理的研究和理论上的推断,得知几十亿年前,地球上的大气层里有氮气、氢气、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等,难独没有氧气。即使由于太阳光的紫外线辐射,产生一些氧气,也很快被用掉,贮存不起来。地球上这么多的氧气,究竟是怎么来的呢?人们继续研究,知道原始的生物是靠着发酵作用而生活的,它们逐渐演化,大约二十多亿年前,才出现了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植物利用叶绿素吸收阳光,分解水而放出氧气,同时还原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开始是小量的、局部的,逐步地发展扩大,大气层里的氧气也逐步积累增多。到了大约六亿年前,氧气的浓度达到了现在的1%;大约四亿年前,氧气的浓度达到了现在的10%;随着多细胞生物、陆生植物的飞跃发展,氧气也迅速增加,到了约三亿年前,就已达到现代的水平。这样,高等动物、哺乳类,最后人类,才逐渐演化出现。动物和细菌是消耗氧气的,刚好与光合作用相反,它们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另外,还有岩石的氧化,海洋的缓冲,都促使大气中的含氧量逐渐稳定下来。这样,两个矛盾过程的对立统一,就出现了相对的平衡。
![]() |
光合作用的产氧量是很大的,有人估计,按照现在地球上植物的情况,每年可产生氧气一千多亿吨。大气中的氧总量不过二百多万亿吨,可以说现在空气中的氧气,平均每隔二千年都要经过植物光合作用循环更新一次。假设一旦空气中的氧全没有了,按照现在的光合作用数量,也只要二千年就能全部恢复现在的水平。从地球演化史来看,二千年是个极短的时间,按现在光合作用的速度,产生大气中现有的氧气是绰绰有余的。
现在空气中的氧气是在增加,还是在减少呢?因为没有长期的资料,还不能断定。近代地球上的植物是比过去某一个时期少了,二氧化碳也少了(大气中约含有万分之三)。但是,由于工业的发展,每年要燃烧掉几十亿吨的煤炭和石油。按此计算,每年进入大气的二氧化碳,相当于它原含量的千分之七;就算它耗用了等量的氧,那么,空气中的氧气每年所减少的量,也只是总氧量的十万分之一,只是光合作用每年产氧量的百分之二,因此,地球上的氧气一时是不会有什么显著变化的。
- 上一篇
植物的幼苗为什么朝太阳方向弯曲V4
1880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观察到一桩奇怪的事儿:稻子、麦子的幼苗受到阳光照射后,会向阳光的方向弯曲。但是,如果把这些幼苗的顶端切去或者用东西遮住的话,那么,幼苗就不再向太阳“鞠躬”啦! 为什么会这样呢?达尔文提出了这样的假设:在幼苗的尖端含有某种物质,
- 下一篇
死不瞑目怎么来的 为什么会死不瞑目 死不瞑目会怎么样?!
不管是在电视剧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死不瞑目”这个词,现代人常常会说人死不瞑目肯定是因为心愿未了,或者是遭到迫害含冤而死,那么人为什么会死不瞑目呢?我们小编将为你解答死不瞑目怎么来的 为什么会死不瞑目 死不瞑目会怎么样?死不瞑目怎么来的?实际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