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李清照的点绛唇寂寞深闺的翻译 朱翌《点绛唇·梅》原文及翻译赏析

火烧 2021-11-12 14:38:01 1050
朱翌《点绛唇·梅》原文及翻译赏析 点绛唇·梅原文:流水泠泠,断桥横路梅枝亚。雪花飞下。浑似江南画。 白璧青钱,欲买春无价。归来也。西风平野。一点香随马。点绛唇·梅赏析  上片写梅写景。开头「流水泠泠,

朱翌《点绛唇·梅》原文及翻译赏析  

点绛唇·梅原文:

流水泠泠,断桥横路梅枝亚。雪花飞下。浑似江南画。 白璧青钱,欲买春无价。归来也。西风平野。一点香随马。

点绛唇·梅赏析

  上片写梅写景。开头「流水泠泠,断桥横路梅枝桠。」泠泠,形容声音清越。流水发出泠泠的声响,梅树的枝杈横在桥旁的路上。梅花开得像雪花飞白,很像是一幅描绘江南景色的风景画。这就是:「雪花飞下,浑似江南画。」短短四句,勾勒出一幅清新淡雅的咏梅图。其中渗透春意。虽然「春」字出得很晚,但第一句「流水泠泠」,如鸣佩环的描写,已全无冰泉冷涩之感,从而逗漏出春的消息。由闻水声过渡到看梅花,是渐入佳境的写法。「断桥横路梅枝亚」,断桥名段家桥,在孤山路上,而孤山梅花极盛。梅枝横伸路上,相倚相交。

  这里的「横」、「亚」二字,俱重空间显现,已具画意。而梅之异于百花,在其傲干奇枝,迎霜斗雪之姿,故卢梅坡诗云「有梅无雪不精神」(《雪梅》)。可见三句「雪花飞下」绝非凑句,二十用来烘托梅花神韵的笔墨。「飞下」二字写出江南雪的特点,是静谧无声的雪花。它成灯词中盛开的梅花生动的背景。至此,读者已产生「人在画图中」之感,「浑似江南画」一句恰如其分地道出这种感受。

李清照的点绛唇寂寞深闺的翻译 朱翌《点绛唇·梅》原文及翻译赏析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下片抒情,进一步描绘梅花的高洁。「白璧青钱,欲买春无价。」美玉(白璧)、金钱,想着买春色(主要指梅花),可是春无价,就是有白玉和金钱也买不到,形容春色的高贵。末句:「归来也,风吹平野,一点香随马。」游春回来,春风吹过平原野外,一缕梅花的香味随着马飘散──跟着骑马的人。

  综观这首词,给读者描绘了一幅春游咏梅图:骑着骏马踏春游,平川旷野,小桥流水,梅花飞雪,景色像一幅图画。美丽的春色,高洁的梅花,玉璧金钱是买不到的。尽情地享受吧,回家的时候,只能带一点清香!宋代皇家画院考试画士时,曾经出过一个题目,叫作「踏花归去马蹄香」,这个题目的命意,就是这首词所描绘的意境!下片写出了作者感悟到的春意和赏梅回来其乐也融融的心情。处在隆冬的人,会特别觉得春日可爱,那真是有钱难买的。「白璧」乃贵重玉器,「青钱」乃通用货币。不管是专钱,或是价值连城的白璧,都是有价的。而春天却是「无价」的。

  这首词,是作者十八岁时所作,当时大名士朱敦儒,看到后十分赞赏,慨叹不已,就随手抄写在自己的扇子上,于是,人们就传说为朱敦儒所作。后经《耆旧续闻》考订,才恢复了原作者的姓名。

  「白璧青钱」二句,隐有深意,读者须细细体会。那就是「春无价」又意味着「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李白),欲买不来,来的不是买的。下句「归来也」,三字大有意味。如果用「归去也」三字,那就只能理解为赏梅者兴尽而返。但「归来也」,既可作词人游过归来讲,连上句也可作「春」已归来讲,这一点很关紧要。能体会到这一层,则末二句「风吹平野,一点香随马」,便全是「春风得意马啼疾」之感了。

  「一点香随马」,造句清新俊逸,它既使人联想到「更无一点尘随马」和「踏花归去马蹄香」。然而「马蹄香」只能是春深之境,而「一点香随马」确是早春之意。那暗香紧随的情况,非梅莫属。人的心情如何,这里已不言自明。

点绛唇·梅简评

  通过分析可知,此词「自然」「不事雕琢」,而且作者在驱遣语言有很强分寸感。用意十分,但在措语时,他只肯说到三四分;由于造句考究而富于启发性,读者领略到的意趣很丰富的。词的上片主景语,下片纯属情语。不管是写景抒情,都用疏淡笔墨,空白较多,耐人寻味,有如一幅写意的水墨画,同咏梅题材相称。 诗词作品:点绛唇·梅诗词作者:【宋代朱翌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