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松原鞠梓 吉林松原的历史
吉林松原的历史
1.有关松原的历史
松原地区最早的文化当属肃慎文化和扶余文化。肃慎是东北最古老的文化,和后世的挹娄、勿吉、靺鞨、渤海、女真一脉相承,都是满族的祖先。公元前22世纪,这里属于早期肃慎王国。扶余历史悠久,早在西汉初期,这里便建立了我国东北地区第一个地方农业制国家——扶余国(都城长春),扶余国的农业畜牧业已经十分发达,开创了北疆历史文化的先河。后几经变迁,1992年7月,在扶余市的
基础上设立松原市 ( 地级 ) ,撤销扶余市,改称扶余区。1995年7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恢复扶余县制,县政府驻地东移至三岔河镇,扶余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 位于松花江干流南岸,北以松花江与肇源县分界。今吉林省松原市扶余一带,清代,属吉林将军伯都讷副都统辖地,副都统驻伯都讷城。伯都讷城是清初“边外”(柳条边)七大军事重镇之一。1682年(清康熙二十一年),设立伯都讷站,是宁古塔将军境内西部通往齐齐哈尔城的重要通道。1693年(清康熙三十二年),在伯都讷驿站南20里处建新城,名伯都讷新城(今扶余镇),添设伯都讷副都统专城驻防。1811年(清嘉庆十六年),设置伯都讷厅,驻伯都讷新城,同时设分防巡检一员,驻孤榆树屯(今榆树市),隶属伯都讷厅。1906年2月15日(清光绪三十二年正月二十二日),伯都讷厅升改新城府,驻新城,与伯都讷副都统同城;孤榆树屯巡检改设榆树县,由新城府领。翌年4月,裁将军,改隶吉林行省西北路道。1909年6月2日(清宣统元年四月十五日)批准,裁撤伯都讷副都统。中华民国成立后,1913年3月,改为新城县。隶属吉林省西北路道。1914年2月,因与河北、山东等省新城县重名,奉令改称扶余县。同年6月,西北路道改称滨江道,隶属滨江道。1929年2月,废止道制,由吉林省直辖。东北沦陷后,隶属吉林省管辖。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初隶吉江行政区,1946年5月划归嫩江省管辖。1949年5月,划归吉林省管辖。1956年隶属公主岭专区,1958年10月改隶白城专区。1987年11月1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扶余县,设立扶余市(县级)。
1992年6月6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2]60号):
(1)撤销扶余市,设立松原市(地级),松原市人民政府驻扶余区松花江南岸沿江路。
(2)设立松原市扶余区,松原市扶余区的行政区域是:原扶余市的行政区域;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前郭镇的团结、繁荣、建设、原江、松江、铁西、民主街道办事处;胜利街道办事处的胜安、胜民、胜合、胜庆、胜丰5个居委会员会;育才街道办事处的民景、民建两个居委会员会;毛都站镇;镇郊乡的贺尔其勒村、西郊村、单家围子村、于家围子村、孙喜窝堡村、革新窝堡村、倪家窑村、后瓦房村、卡拉房子;前瓦房村的郭尔罗斯大街以南至孙喜窝堡村界,凯旋街以东至吉拉吐乡界部分;达里巴乡的努很格勒和额莫勒村,区人民政府驻文化街。
(3)松原市辖扶余区和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乾安县、长岭县。
1995年7月20日,国务院批准:设立扶余县,辖扶余区的部分行政区域,县人民政府驻三岔河镇;松原市扶余区更名为宁江区。
2000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松原市总人口2766036人。其中:宁江区 538469人、前郭尔罗斯自治县 567246人、长岭县 625830人、乾安县 300745人、扶余县 733746人。
2003年,松原市下辖扶余县、前郭县、长岭县、乾安县和宁江区4县1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3个省级开发区,设太平川、郭尔罗斯、长山、水字、陶赖昭、蔡家沟、雅达虹等7个市级工业园区。有105个乡(镇),43个国营农林牧渔场,13个市区街道办事处,1101个行政村,面积2.2万平方千米。总人口为279.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80.3万人,乡村人口99.1万人。
2010年,吉林省松原市的“满族新城戏”,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戏剧项目类别,序号17。
2.松原的历史是怎么样的
松原市意即松花江、嫩江平原上的新兴城市。
1992年6月6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2]60号):(1)撤销扶余市,设立松原市(地级),松原市人民政府驻扶余区松花江南岸沿江路。(2)设立松原市扶余区,松原市扶余区的行政区域是:原扶余市的行政区域;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前郭镇的团结、繁荣、建设、原江、松江、铁西、民主街道办事处;胜利街道办事处的胜安、胜民、胜合、胜庆、胜丰5个居委会员会;育才街道办事处的民景、民建两个居委会员会;毛都站镇;镇郊乡的贺尔其勒村、西郊村、单家围子村、于家围子村、孙喜窝堡村、郭新窝堡村、倪家窑村、后瓦房村、卡拉房子;前瓦房村的郭尔罗斯大街以南至孙喜窝堡村界,凯旋街以东至吉拉吐乡界部分;达里巴乡的努很格勒和额莫勒村,区人民政府驻文化街。(3)松原市辖扶余区和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乾安县、长岭县。
1995年7月20日,国务院批准:设立扶余县,辖扶余区的部分行政区域,县人民政府驻三岔河镇;松原市扶余区更名为宁江区。
扶余县 黑龙江省原辖县。位于松花江干流南岸,北以松花江与肇源县分界。今吉林省松原市。 扶余一带,清代,属吉林将军伯都讷副都统辖地,副都统驻伯都讷城。伯都讷城是清初“边外”(柳条边)七大军事重镇之一。1682年(清康熙二十一年),设立伯都讷站,是宁古塔将军境内西部通往齐齐哈尔城的重要通道。1693年(清康熙三十二年),在伯都讷驿站南20里处建新城,名伯都讷新城(今扶余镇),添设伯都讷副都统专城驻防。1811年(清嘉庆十六年),设置伯都讷厅,驻伯都讷新城,同时设分防巡检一员,驻孤榆树屯(今榆树市),隶属伯都讷厅。1906年2月15日(清光绪三十二年正月二十二日),伯都讷厅升改新城府,驻新城,与伯都讷副都统同城;孤榆树屯巡检改设榆树县,由新城府领。翌年4月,裁将军,改隶吉林行省西北路道。1909年6月2日(清宣统元年四月十五日)批准,裁撤伯都讷副都统。中华民国成立后,1913年3月,改为新城县。隶属吉林省西北路道。1914年2月,因与河北、山东等省新城县重名,奉令改称扶余县。同年6月,西北路道改称滨江道,隶属滨江道。1929年2月,废止道制,由吉林省直辖。东北沦陷后,隶属吉林省管辖。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初隶吉江行政区,1946年5月划归嫩江省管辖。1949年5月,划归吉林省管辖。1956年隶属公主岭专区,1958年10月改隶白城专区。1987年11月1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扶余县,设立扶余市(县级)。1992年6月6日,撤销扶余市,设立松原市(地级)。 (《黑龙江省志·地名录》)
2000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松原市总人口2766036人。其中:宁江区 538469人、前郭尔罗斯自治县 567246人、长岭县 625830人、乾安县 300745人、扶余县 733746人。
2003年,松原市下辖扶余县、前郭县、长岭县、乾安县和宁江区4县1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3个省级开发区,设太平川、郭尔罗斯、长山、水字、陶赖昭、蔡家沟、雅达虹等7个市级工业园区。有105个乡(镇),43个国营农林牧渔场,13个市区街道办事处,1101个行政村,面积2.2万平方千米。总人口为279.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80.3万人,乡村人口99.1万人。
3.松原出现哪些历史学家
赵铭周(1896·2·7—1982·9·26),原名赵贵祥,字铭周,沈阳市人。
他出身于阿訇世家,其父系清代东北地区著名的老“阿林”(学者)赵瑞恒 老阿訇。1922年,首任辽宁省凤城县伊斯兰教教长之职。
因其有一种“有聘 即应,有任必讲”的作风,故宣教的地域十分广阔,几乎遍及东北,据铭周 阿訇亲笔记录,计有16个市县21次聘请,其中吉林省扶余县就曾两次聘请其 为教长。 1928—1929年、1938—1940年计5年时间,在扶余县清真寺任教长, 对扶余县回族人民的政治、社会、文化及宗教生活产生过一定影响,通过经 堂教育及教务活动,培养了不少人才。
任教凡60年,培养弟子无计其数,成 名者近百人。 铭周阿訇恪守信仰坚定不移,爱国爱教忠心耿耿。
历任中国伊斯兰教协 会常委、辽宁省伊斯兰教协会会长等职。1957年,他参加了国家组织的第三 次朝觐团,到沙特阿拉伯的麦加朝觐,并接受了沙特国王的接见。
党和国家 给了他很高的评价和荣誉,归真后,被人们誉为“虔诚的穆民”、“坚贞的 阿訇”、“与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老朋友。
4.吉林松原有什么传说吗要真是的
不知多少年以前,传说富饶的前郭尔罗斯刚刚形成蒙古靴子形的时候,丰美的图合门草原刚刚形成奶豆腐形的时候,这里就住着一位老牧人。
因为人是白须白发,人们都叫他查干玛拉沁。老牧人的四个儿子。
大儿子在前旗王爷家放羊;二儿子在后旗王爷家看围场;三儿子在左旗王爷家驯马;四儿子在右旗王爷家酿酒制糖。 查干玛拉沁背着心爱的马头琴放牧着自己的一头白牛和一只白头羊。
查干玛拉沁终年贫困,以草叶充茶,酸奶子充酒,草籽面的酸奶粥都吃不着。可是总也交不上鞭子税,人头税、灶门税……王爷的哈奔、伯岱三天两头逼上门,老牧人无法只好到远方去放牧,晚间就在草原上睡。
一天, 从天边飞来一百只鸿雁。欲语说:鸿雁过百有吉祥的予兆,查干玛拉沁乐的又凑起了马头琴。
那一百只鸿雁在天空整整盘旋了一百圈,又飞回了北方。突然从鸿雁飞去的方向狂风作响。
霹雳连声不断。说话间白云布满天空,倾盆大雨从天上降下来,骤雨越下越大。
这时,天空出现一匹双翼神马,双翼下闪闪发光,忽然不知落在什么地方。查干玛拉沁正在神往,骤雨停了,呜雷也不响了。
遍地是白亮亮的雨水从四面八方流向一个地方。从此,这里就有一座湖,象一块宝石似的镶在草原上。
老牧人走到湖边一看,这白亮白亮的湖不象锂明的镜了;溜圆溜圆湖形象十五的月亮;湖水比牛奶还香甜,比露珠还洁净。 白牛白羊饮足了泉水,老牧人又给牛羊洗个澡。
查干玛拉沁捧把泉水也喝了一口,洗了两把脸就赶牛羊回家了。 自从有了这片湖水,查干玛拉沁老人再也不用到别处去放牧了。
他给这湖取了名,叫查干湖。事情也怪,自从牛羊喝了湖水,白牛长的象小山一样;白羊长的象士兵一样;白牛肥的要流出油来,白羊胖的肚皮擦着地;白牛白的象雪团一样,白羊白的象银子一样;白牛的白毛象蚕丝一样;白羊的白毛有半尺来长。
一天、两天、三天,九十九天过去了。当白牛喝九十九次湖水的时候,揣了小牛犊;白羊喝了九十九回湖水的时候,肚里有了小羊羔。
又过了两个九十九天,白牛生了九十九只小牛犊;白羊生了九十九头小羊羔。乐的查干玛拉沁天天凑琴,乐的老牧人日日歌唱。
查干湖还有件奇怪的事。 每当灿烂的太阳刚刚露出地平面的时候,查干湖就要涨水一次,象海水涨潮一样,那匹双翼神马就要出来在天空飞翔,把潮水引到草原各个地方。
自从草原每天有湖水漫过,牧草长的非常鲜美;遍地开满了查干花。查干玛拉沁赶着一百头白牛和百只羊在草原上放牧的时候,从远方看去也分不出哪是白云,哪里白牛、白羊;若在湖畔白花间放牧的时候,从远方望去更分不清哪是白花,哪是白牛和白羊。
真是“风走万里,歌传四方”这块富饶美丽的地方不久,被游牧的人们发现了。许多牧人都到这里来放牧,人们见到满草原竟长白色的花就把这个地方取名叫查干花。
查干花的牛羊越繁殖越多,多的雀乌不能满地,多的密蜂不能采蜜;喜鹊没有办法只好在牛尾巴里搭窝,鸿雁只好在牛背上落,这样一来,查干花的名字传遍了四面八方。 前旗的王爷整夜不睡;后旗的王爷整日苦想;左旗的王爷整天练兵,右旗的王爷正在准备刀枪。
四下都要分抢查干花的牛羊。一天夜里前旗王爷带兵到查干花,那三个旗的王你耳朵更长,听信就带兵上来了。
没等抢牛羊呢,四家王爷就打起仗了,整整打了一夜到了天亮。四家王爷打的正历害,只听雷声轰呜,湖水突然涨起十几丈。
没等这帮蠢猪来得及跑,湖水早已把他们吞没,四个王爷仗着跑的快,没有淹死,一个个象夹尾巴狗似的跑回去了。湖水退了,查干玛拉沁和牧人们杀了三头牛六只羊给查干湖祭祀。
查干玛拉沁凑起了马头琴,牧人在湖畔跳起了蒙古舞,唱起最古老的牧歌。查干花是白色的花,人们从此对花就更加喜爱了,蒙古包上要绣花,马头琴上要刻花,靴子上要扎花……查干花在人们的心里也就更加神圣了。
5.松原历史上发生最大的地震是多少级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13年10月31日11时03分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北纬44.6度,东经124.2度)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
通辽、长春、哈尔滨等地有明显震感,吉林市 农安县有两次明显震感。 直接伤害:在室内因器物倾倒或房屋倒塌被砸伤;在室外被倒塌的建筑物等砸伤;在野外被山上的滚石砸伤;被地光烧伤。
间接伤害:地震引起的火灾;地震引起的水灾;地震引起的毒气泄漏;地震引起的危险品爆炸。 拓展资料: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这是因为,震时预警时间很短,人又往往无法自主行动,再加之门窗变形等,从室内跑出十分困难;如果是在楼里,跑出来更几乎是不可能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10·31松原地震。
6.吉林省的历史
汉至隋朝 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灭卫满朝鲜设玄菟郡,管辖吉林省东南部。
东部和南部的长白、图们、敦化、和龙、汪清、龙井、珲春、延吉等市县,先后属苍海郡、临屯郡、乐浪郡。 通化、集安、梅河口、靖宇、白山等市县则先后属真番郡、玄菟郡。
这是吉林地区纳入中原王朝行政建置之始。前37~668年间,高句丽活跃于吉林,曾定都于集安丸都山和国内城,与东汉、曹魏、隋朝等中原政权时战时和,鼎盛时期其势力范围包括吉林东南部、辽河以东和朝鲜半岛北部。
唐朝时期 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唐朝和新罗联合灭高句丽,设置安东都护府,西北部地区属唐室韦都护府。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在敦化东牟山立“震国”。
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受唐玄宗册封“渤海国”,统治吉林省大部分地区。后曾定都和龙、珲春。
宋辽金时期 后唐明宗天成元年(926年)为契丹所灭,设东丹国,在西部设黄龙府。辽朝时期,吉林省大部分隶属东京道,西部为上京道管辖。
金朝在其辖境设上京路、北京路、东京路、成平路、海兰江路,基本覆盖今吉林省全境。金贞祐三年(1215年)女真人蒲鲜万奴建立东真国。
金天兴二年(1233年)为蒙古所灭。 元朝时期 元朝隶属于辽阳行省,为开元路、北达达路、中书省泰宁路及中央枢密院直领的成平府辖区。
明朝时期 明朝大部分隶属奴儿干都司,西部的洮南一带属大宁都司的泰宁卫,东南部一带为建州卫,为建州女真发源地之一。 清朝时期 清顺治十年(1653年),设宁古塔昂邦章京。
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廷建吉林城,命名“吉林乌拉”,吉林由此得名,随后宁古塔将军驻地迁移至吉林市。 清乾隆五年(1740年)颁布了“流民归还令”,对山海关以东地区施行封禁政策。
但清政府的封禁政策并未能阻止为生活所迫的华北大批汉族农民流入吉林省中部一带,并向北、向东、向西扩展。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宁古塔将军改为吉林将军,“吉林”由原来城邑名称扩大为行政区称谓。
吉林将军辖区大体包括松花江、绥芬河、牡丹江、图们江流域,西起开原威远堡边门,东至乌苏里江两岸和库页岛在内的沿江及至长白山区。 扩展资料: 截至2017年,吉林省共辖8个地级行政区,包括7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分别是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通化市、白山市、辽源市、白城市、松原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另有长白山管委会 。长春市是副省级市。
吉林省人民政府驻长春市宽城区新发路329号。 吉林是大米、玉米之乡,菜肴比较符合大众口味,主要有三大特点:油大、盐多、菜码大。
东北人口味重,基本上每道菜都咸味都比较重。 流行在吉林的秧歌,是一种舞蹈、歌唱、戏剧三者综合,以舞为主的民间艺术。

从表演形式上可分为地秧歌、高跷秧歌、寸子秧歌以及抬杆、背杆、橛杆等多种表现形式。通常还把耍龙灯、舞狮子、跑旱船、推车、打霸王鞭等民间舞蹈结合在一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吉林省。
7.有关日本姓氏“松原”的历史和资料,急~~
日本有十三万余种姓氏。
除了十大姓(佐藤、铃木、高桥、田中、渡边、伊藤、山本、中村、小林、斋藤),代表姓氏一百姓、普通姓氏三千六百姓,其他属珍稀奇杂姓。 日本同韩国一样,都是受中国的汉文化影响而以汉字取用姓氏的国家。
日本在4世纪中期,大和政权的成立(中国刘宋中期)才开始产生姓氏。天智9年,即公元670年。
开始编制最初的户籍。这就是日本史上的《庚午年籍》。
自此,日本由“部民”制社会迈进了“公民”制社会。当时,各部落豪族的氏贱、家人、奴婢等都没有姓氏。
社会上的平民、游民,更是一盘散砂。 为了突击编户造籍,没有姓氏者可以任意取个代号,以作姓氏,交差律令。
因此,“一井、一木、一色、一尾、上下、和气、左右、前后、火山、热海、温泉、满身、汗、大粪、小穴、瓶子、布袋、早乙女、不入斗、一二三、三五七、九十九”等都成了百姓的姓氏。 今天,人口增长到一亿二千万,而姓氏却增长到十三万。
直到明治时代,即1870年,政府颁布了“平民姓氏使用认可令”后才制止了各种膨胀系数,固定了现存的姓氏。 日本除了十大姓、一百氏代表姓和三千六百氏普通姓外,尚有一万二千六百多氏属珍稀奇杂难姓。
总括日本的姓氏,大体可分14类型:地名姓、国名姓、古姓、译音姓、氏姓、职业姓、特别称谓姓、略姓、信仰姓、佳称姓、复姓、间接称呼姓、外来姓及其他(器物、用具、建造、天体、屋号、商业、抽象用语等)。 按照汉文化解释:姓,标志家族系统的称号,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为姓的支系,合称为姓氏。
《通志·氏族略序》中说“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女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
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 然而,日本社会形式上受汉文化的影响,实际取用的珍奇古怪、稀难杂异的姓氏,实在离谱离奇,令人不可思议。
每一个珍稀姓氏的产生,都有特殊的来历和有趣的故事,耐人寻味。 日本《实用姓氏辞典》里介绍一氏, 姓 云 “云 云 龙 龙 龙” 三条龙加三片云。
其 用意是升天的意思。真是位地地道道的唯心主义者。
静冈县有家姓“一尺八寸”,其取姓的原本意思是取镰刀柄的长度一尺八寸。因同乡有人先取用了“镰柄”为姓氏,故后者取用间接用意姓。
山梨县南巨摩郡早川町,有很多姓“药袋”。傅说历史上来了一位名医,用葡萄制酒,村里人饮用了此酒后,无病长寿。
从此后,全村看不到有人再用药袋了,故取此姓氏。 奈良县有五家三字姓:五鬼助、五鬼肉、五鬼堂、五鬼胜、五鬼作。
“五鬼”在日文里与“御器”同音。“御器”是神的供器,具有神圣感,而“鬼”字又有很强的灵意。
这五家又都是神社里的职员,故分别取用此姓氏。 滋贺县有二家姓“白水”。
但二 家不同宗,一家取姓氏的原意是“泉”字的解字姓。另一家的原意是水面上的白烟,即雾气。
取其自然现象为姓。 三重县有一处小部落,在公元670年“庚午年籍”法令发布后,未登记到。
直到明治八年,即公元1875年,政府发布了“姓氏必称令”后,才取姓氏。故取:余户、余语、余五、余吴、余瑕等为姓氏。
均以余字当头。 京都有一条路名叫“勘解由小路”,住 在路口的一家就姓“勘解由小路”。
以致成了日本的五字长姓之一。 还有以日期为姓氏的,如;“正月一日”的意思是农历的春节,万象更新,吉祥如意。
“四月一日”、“四月朔日”原意是农历的四月初一,天气开始回春返暖不穿棉袄了。“八月一日”取姓的意思是秋收季节,祭神活动和一些喜庆活动也都开始了。
而掌管谷物的官员开始行使权力分配了。“十二月一日”,日本称十二月为“师走月”。
意思是一年的工作完成了,然后有一身轻松的感觉。故师匠姓此姓者较为多见。
倘若由此类推,那么“猪股、牛肠、鸭头、鸡尾、马尻、蜘手、蚊爪、寒蝉、蜂巢、狗饲、牛粪、羽鸟、黑川、白水、中原、长桥、村山、村中、望月、饭田桥、村女、山花、三宅、四户、五家、六十里、十二村、中曾根”等等诸姓,理应是山夫野老、村姑野芳之姓氏了。 “东山、西山、乐山、香山、下山、三山、狮子、虎、熊、鹰、鹿、目、能登谷。”
之类,为猎户之姓。 “潮来、网、网干、生鱼、鳗、蟹、螺、钓竿、海部、海老名、厚海、长绳、东风、北风”等姓氏,也许隶属渔民船夫。
“寺门、神户、戒屋、虎杖、救、地藏、隐居、青鬼、小粥、天道、调月、星、不来方、四十八愿、四十九院、御菩萨木”等可能为僧、道者之姓氏。 “文屋、倭文、文字、一笔、高知、作家、知识、大学、入学、文部、十文字”等姓,必属文化人之类。
“三瓶、酱油、酢屋、铜工、锻人、铁师、膳夫、音头、煤孙、油田、修理、相扑、公文、执行、押领司、治部袋、五百部、大藏、黄金、白银、山纳”等姓,可能与职业有关。 “北上、老家、厚见、父母、千寿、万福、花房、新妻、伴、吾妻镜、妻良、女乐、五味、满足、黑须、白发、万代、幸福”等姓氏,不正是包罗了人间的天伦之乐。
除将相役卒、渔樵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