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温带树木秋季落叶而热带树木春季脱叶
人们常用“秋风扫落叶”来描写秋天到来的景象。意思说每当秋季来临,也就标志着树木完成它一年一度的历史使命的时候了。可不是吗?在深秋时节如到丛林中漫步都能听到各处枯叶的告别声。尚若疾风一过,则枯叶争飞,黯然的丛林,便为之豁然开朗。
![]() |
其实这样的说法,只能适用于温带地区,至于热带的秋季,就并非如此树木落叶固然是叶子衰老的一种象征,但落叶这个现象却是反应树木的一种适应环境的结果。为什么这样说呢?
就拿温带树木秋天落叶来说吧!
当寒冷天气快要到来的时候,人们就会有意识地做好御寒工作,穿上厚厚的棉衣,准备过冬。植物呢?落掉叶子变成光杆也是为了安全过冬。树叶除去进行呼吸和光合作用外,经常要蒸腾大量水分。温带地区的秋冬季雨量比较少,雨水一少,土壤里面的含水量也就随着减少。同时,秋季以后温度逐渐减低,这时,根的呼吸作用也由此而减弱,加上秋天的气候常常是“秋高气爽”比较干燥,这时,落叶树的叶子对于水分蒸腾控制的机能一般比较薄弱。在这样的情况下,植物所吸收的水量大大减少,如果植物在干燥、寒冷的季节里,仍然将全部的蒸腾面(主要是叶面)完全保留下来的话,那就要出现“收入少,支出多”的超支情况。这样的现象对树木极为不利,甚至连树木的生存也要受到威胁。这时候,由于水分少,同时叶柄中的导管不再运输水分,使得叶片逐渐衰老干枯,秋风—吹,树叶也就和树枝告别了。这就是温带树木秋季落叶的原因所在了。
![]() |
那么,热带树木春季脱叶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热带地方,虽然没有严寒的威胁,但有旱季与湿季之分。如我国广东、云南等地,二、三月份是旱季。旱季,顾名思义,气候非常干燥,加上热带气温高,叶子蒸腾水分的作用很旺盛,需要的水量很大,生长在这里的植物,如果不脱掉一部分叶子,也会造成水分供不应求的现象,春季脱掉一部分叶子,就可以使树木不需要大量的水分,而能安全度过这个一年一度的旱季。
![]() |
既然温带的树木秋季落叶,热带的树木春季脱叶,说明温带、热带的树木都落叶,只不过季节的不同而已。那么,有些松柏类常绿树,它们不怕严寒,也不畏冰雪,一年到头总是绿的,它们大概是不落叶的吧!常绿树真的例外吗?不,永远不落叶的植物是极少的,常绿树同样要落叶,只是松柏的叶子寿命长些罢了,它们一般能生活三年到五年。到了春夏之间,松柏会长出一批新的叶子来,那些上了年纪的老叶子就枯落了。松柏的叶子不是同时全部凋落,而是一部分一部分地枯死的,不仔细观察就看不出来,所以有人认为松柏是永远不落叶的。
![]() |
至于松柏类常绿植物的叶子为什么不受冬季寒冷干燥而落叶,那是因为它们的叶子较一般植物叶子细而且厚,象针一样,水分蒸腾的面很小,同时外面还有角质表皮保护,因而水分就不容易蒸发。常绿树的叶子蒸腾水分的能力一般只有落叶树叶子的几十分之一。所以,常绿对在冬季虽然保留着大部分叶片,也不会因为冬季干旱的冷风侵袭而造成水分损失引起干枯死亡。
北风劲吹,黄叶飘零,遍地都是落叶。人们在打扫落叶的时候,也许觉得它有些讨厌,其实,落叶可不是废物,它们对人类仍有一定的贡献,如森林的枯枝落叶,经过各种微生物的作用,使之成为腐殖质和无机盐类,可以使土壤肥沃。栎树叶、构树叶、榆树叶等可以当词料喂牲畜,霜桑叶、侧柏叶、月桂叶等还可以作药材和调味品呢!
- 上一篇
为什么在春天和秋天植树比较适宜
几次春雨,滋润了土壤,大地泛着一些浅浅的绿色。 如果你折下一枝才露出一点嫩芽的柳条,向泥里一插,个把星期之后,就可以看到芽尖渐渐嫩绿起来,再过些天,就欣欣向荣了。 春天,特别是在惊蛰〔zhé〕和春分前后这一段时期里,是一个最好的植树季节。我国1979年规定
- 下一篇
秋季落叶时为什么枝梢的叶子最后落下!
每到秋天,落叶树木总要把它那一身绿衣变成黄色,然后再把黄的衣服脱掉,光着身子,迎接冬天的到来。 如果你注意一下木的改装,倒是挺有趣的:先是从近主干的叶子开始变换颜色,然后渐渐延展到梢头(或枝梢);落叶也一样,先是下部,越到梢头的叶子,凋落越迟。 为什么树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