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湖南株洲茶陵县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秩堂乡离长沙远吗

火烧 2021-08-15 17:07:34 1049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秩堂乡离长沙远吗 株州景点一览(图) 2005-07-22 05:35:21 ·桃源八景桃源八景是:桃川仙隐、白马雪涛、浔阳古寺、梅溪烟雨、菉萝晴画、楚山春晓、漳江夜月、潼舫夜渡。桃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秩堂乡离长沙远吗  

株州景点一览(图)

(2005-07-22 05:35:21)

·桃源八景

桃源八景是:桃川仙隐、白马雪涛、浔阳古寺、梅溪烟雨、菉萝晴画、楚山春晓、漳江夜月、潼舫夜渡。

桃川仙隐是桃源八景之首,专指桃花源胜景。

白马雪涛景观位于沅江内,距桃花源后门洞不远。

此景观是指江岸水流湍急处,仿佛可视见一匹骏马在江水中腾飞,荡起冲天浪涛。

据传、此景观之得名又与后唐武陵太守梁嵩有关,是梁嵩跨下白马渡江及沉江的地方。

浔阳古寺始建年代不详,但据考证至少早于宋代。

到此景点,可叹缅历史的苍桑与兴衰。

梅溪烟雨是桃源八景之一,在梅溪汇入沅江处。

此景观指每当烟雨迷蒙的时候,汩汩流尚的梅溪与其上空烟雨相偕构成一幅美妙溟蒙的景像。

菉萝清画景观位于菉萝峰的岩壁上。

此景观指菉萝峰岩壁上岩纹成画,在有雨的时候,画像却仿佛处在阳光照耀下。

这个景观的命名又与神话传说有关,把善良人们的美好愿望融汇其中。

楚山春晓景观位于菉萝峰东1公里处。

此景观指在春季之初,楚山花草先于别处萌发所形成的景色。

漳江夜月景观位于漳江汇入沅江处。

此景观指立于漳江阁上可眺望远近山光水色,每逢晴朗月夜,均可见江底有美妙皎洁月影。

潼舫夜渡景观位于桃源县东北延溪口处的潼舫洲。

潼航洲状若一艘渡船,立于洲上观黄昏日落之景,仿如在夕阳的金辉中缓缓航行。

·桃源洞

桃源洞位于炎陵县城东,总面积4.7万公顷.保护区内自然景观有桃源自然景观有桃源布,"雄狮滚绣球"石崖、白水寨布,"世外桃源"--田心里和大森林。

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是一个天然植物博物馆。

·炎帝陵

位于湖南省东部炎陵县塘田乡炎陵村太和山前,素有“神州第一陵”之称,始建于何时以无法考证,但据史书载当不晚于五代前。

宋太祖时于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在陵前建庙,清代康熙、道光年间均立过墓碑。

炎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现年称“炎黄”,即指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

历史传说中,炎帝神农氏是我国传说中上古时候姜姓部落的首领,是他开发了华夏的原始农业,是农耕文化的创始人。

传说他创造木制耒耜,教民耕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传说他遍尝百草,为人医病,是华夏中草药的第一位发现者和利用者。

不仅如此,还传说他利用火为人类造福,制造乐器,倡导物质交换……总之,炎帝神农氏在历史传说中是与农、工、商、医、文等各领域的发明创造分不开的一位神祉,因而一直受到历朝历代的炎黄子孙的无比敬仰和祭祀。

传说中炎帝为了尝遍百种草药,以解人民的病苦,便来到了湖南。

在此,他误尝了“断肠草”而卒于长沙茶乡之尾,也就是今天的炎陵县。

当时的人民为了纪念他的功德,遂于此地修建了“炎帝神农氏之陵”。

太和山前之炎帝陵高6米,底径27米。

陵前立有道光年间镌有“炎帝神农氏之墓”碑文的墓碑。

1986年炎帝陵修复工程竣工后,时任zsjzg的hyb曾题写了“炎帝神农氏之墓”镌于一块汉白玉碑上,立于墓前的碑亭中央。

整个陵区处于群山环围之中,洣水在山下缓缓流淌,林荫浓郁,氛围静谧,景色幽中透雅。

炎帝陵景区包括炎帝陵、炎陵庙、奉圣寺、崇德坊、胡真官寺、鹿原亭、圣火台等人文景观,还有鹿原洞、龙垴石、洗花池等自然景观,均是引人入胜的去处。

炎陵庙位于炎帝陵之前,据史载建于宋朝,亦在1986年经大规模修复。

炎陵庙座北朝南,分为三进,整个院落以红墙围之。

主要建筑有午门、行礼亭、大殿和碑房等。

湖南株洲茶陵县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秩堂乡离长沙远吗

至午门,可见这是一座门墙牌坊式大门,正门有三进,正门两边红墙各开边门,均为上下方结构。

进入午门后至二进行礼亭,这是一座八角形石基支柱亭,8根石柱支撑梁枋,亭上悬匾横题“民族始祖光照人间”,下有联曰“德照千秋光盛业;功垂万世展宏猷”。

亭中摆香炉,供人行礼。

第二进是炎陵庙的主体建筑大殿,24根石柱支撑殿顶。

殿内悬匾题“炎黄子孙不忘始祖”。

两边联曰“制耒耜奠农工基础;尝百草开医药先河”。

殿内神龛内供奉炎帝神农氏像,炎帝像为金身,左手拿稻穗,右手拿灵芝,像前有一装有五谷和药材的竹篓。

神龛上悬“齐天鼻祖”横额,两边有联为“名垂宇宙;恩泽神州”。

整个殿内雄伟壮观,氛围肃穆。

炎帝神农氏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因而从古至今对炎帝陵的祭祀都极为庄重、盛大。

据史载,在康朝时开始祭祀炎帝陵,宋朝自宋太祖建庙后定例为三年一大祭,清朝进的祭典更加频繁,仅大祭就多达41次。

平时,更有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来此进香祭祖。

现今,炎帝陵已被国家旅游局、建设部等单位列为全国36块“拥有一片中华故土工程”之一。

·灵镜湖

灵镜湖景区位于桃花源的东部,西邻桃花山景区。

此景区内山上有湖,湖中有山,湖山相衬,秀色美绝。

在这里可游览观赏,亦可投身各种娱乐活动,可去钓鱼,可去采莲,可去骑马,还可以去挖笋,至于野外烧烤,更是游人不减的兴趣。

·秦人村

秦人村景区2.5平方公里,其中有长1000余米的竹廊,形式古雅,结构精巧,堪称天下一绝。

沿景点线索,即可步武陵渔朗踪迹,游览人间仙境。

穿过秦人古洞,就进入了世外桃源。

洞外是一个荒古神奇的世界。

秦时明月,照耀着远古;晨钟暮鼓,传递着苍凉;良田美池,流淌着自由;黄发垂髫,共享怡乐。

那古朴的秦居,芳香的擂茶;那深巷的犬吠,桑颠的鸡呜;那戏台的古典,牧童的村笛;那油榨的“吭啃”,水车的轻摇;那秦剑楚刀,石磨瓦罐;那拈藤老树,谷风幽泉,真乃天下奇景。

秦人村景区主要景点有:秦人古洞、豁然台、秦人居、竹廊、公仪堂、奉先祠、余阴堂、秦人作坊、自乐桥、奇踪馆、延至馆、傩坛。

面积约2.5平方公里。

秦人村是世外桃源,民俗的中心。

幽处武陵山深腹,四围重山阻隔,堪称先秦文化的野史余情在江南的一枝独秀。

洞中多少岁月,尘世几度春秋?与世隔绝的秦人村,以古、土、野、奇的面貌和晨钟暮鼓,向天下游客一声声倾诉着久远的历史和岁月的苍凉。

·革命纪念碑

位于炎县城西。

是为纪念革命战争时期在炎陵县牺牲的10000多烈士而于1980年修建的,高19.28米,庄严肃穆.

·神龙公园

公园座落在湖南省株洲市中心繁华路段——建设中路,背倚风景秀美的湘江,全园占地483亩,其中绿化面积271亩,水面123亩,每年接待游客均在100万人以上。

园内苍松翠柏,枝粗叶茂,奇花异草争芳斗艳,亭廊奇布,楼阁林立,燕飞蝶舞,鸟语花香;奔龙山依江傍水,神龙阁矗立峰顶,湘江飞舟如织,山水辉映一色,登高远眺,无限风光尽收眼底,令人遐想万千,留恋忘返,人工湖上垂柳依依,碧波荡漾,津津娱乐城轻歌曼舞,温馨遐尔,儿童乐园门庭若市,热闹异常。

园内还设有惯性滑车、碰碰车、咖啡杯、风动木马、轨道飞机、游船等等。

种类繁多,老少各有所需的游乐项目,新颖刺激而又安全可靠。

公园最大的特点是把园林建筑有机地溶合在自然环境中,取得了建筑艺术上高度的协调。

·空灵岸

位于湘江西岸伞铺乡盘石村,距县城南5公里,为湘江沿岸著名风景之一。

早在民间,空灵岸有和尚岩、石钟山、悬钟岩、狮子岩等别称。

南北朝梁武天监七年(508)建空灵寺,中奉观音大士像,故又名观音岩。

唐大历四——五年(769—770)诗人杜甫携眷载舟,游览湘江, 四登空灵岸游览,曾想定居在此,并作《次空灵岸》诗。

清嘉庆九年(1804),邑人胡官锦建杜公亭于空灵寺右侧,刻杜甫《次空灵岸》诗于石碑。

道光十五年(1835)维修空灵寺楼阁,扩大规模。

光绪五年(1879) 由冯镜川为首修复楼阁,再次扩大规模,形成空灵寺、长啸楼、藏王阁、杜甫草堂。

后彭玉麟赠梅花,复刻于石,方建梅花阁。

民国元年(1912),刘遒学、邓光桥倡首继修楼阁。

24年,杜镇远募资倡修空灵寺。

后因兵燹风雨剥蚀,梁歪瓦落,多处漏水,1968年塌毁。

昔日空灵岸,怪石嵯峨,幽深奇秀,上有苍松翠柏,下有紫竹芳草。

巨石濒江突兀,翼凌深潭。

空灵寺壁立于石岸中部,上下三层,歇山重檐式建筑。

由南侧山门拾级而上,有一牌坊上书空灵岸三字。

过牌坊,为沿江石壁栈道,长约100米,曲折有致,直通寺内。

寺后有石洞,纵深14米,高2.7米,宽9米,洞口与寺相通。

洞中石台突起,高0.5米,形似床,称“仙人床”,中奉观音大士像。

佛像后,有清泉涓滴不涸,甘甜可口,人们称为“仙泉”。

岩洞左下石阶百余步一巨石怀抱,上建杜公亭、梅花阁,岩壁上刻有唱和诗。

空灵寺香火鼎盛,名声远播,远近香客齐聚。

曾有不少达官贵人,到此即兴题咏。

1987年10月,湘籍台胞唐应涛先生受采县政协委员肖伯良建议,在海外组织个人捐资,重修空灵寺,县人民政府以莫高耀为首组织修葺。

依岩修筑山门、栈道、三圣殿、藏经楼、大雄宝殿、地藏阁、钟鼓亭、僧舍等,建筑面积960平方米,红墙金瓦,蔚为壮观。

国务院副总理方毅题写空灵岸匾额,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三圣殿匾额,金石书画家李立题写佛光普照匾额,全国著名书法家李锋题有大雄宝殿金匾。

1990 年,继续修葺房屋、旅游等基础设施,扩大规模,形成人们旅游、观光、拜佛的理想场所。

·婆仙岭

位于白关乡境内。

旧时,因其界连醴陵、湘潭、浏阳、长沙四县,有四邑名山之谓。

山有老少二峰,老峰在东,高304.9米,少峰在西,高313米,山上树木茂密,风景特佳。

唐代,在少峰建金轮寺,依山筑寺,由山门拾级而登,凡三进,雕梁画柱,碧瓦朱檐,为境内一大佛教胜地。

寺内大钟,高2米,径l米余,传为老峰飞来。

后有宾凤章者,将岭上佳景缀为仙峰八影,曰:屏峰朝晖、拓岭丹霞、桃林花雨、双井清泉、老虎听经、狮子啸月、古寺飞钟、石港远帆。

·十九人堆

1928年1月12日,渌口地区工农自卫军攻打渌口团防局失利,27名自卫军战士牺牲。

渌口一片白色恐怖,殉难者家属不能前来收尸,除亲友出面领走部分尸外,还有张启茂、张华山、易元胜、袁发树、易升翠、张大桂、刘奉年、唐文申等18位烈士和l位外乡遇难者的尸体抛在杨家山。

杨家园的民众立即筹款购置棺木,将十九具尸体同葬于一冢,称“十九人堆(冢)”。

封土堆长25米,宽l米,高0.7米,墓前立有高l米,宽0.4米的麻石墓碑,其碑上刻有“十九人坟墓民国十七年杨家园众姓立”等字。

·桃仙岭

面积1.5平方公里。

桃仙岭是神话的故乡,娱乐的中心。

在这里,神话和历史留下丰富的足迹,自然与生活贮满醉人的芬芳。

这里一片田园,几泓碧水,十里古道,万树红桃,充满着神秘,向游客诉说着一个个美妙的传说

·渔村夕照

渔村夕照是桃源一幅美妙的画卷,也是著名的潇湘八景之一,渔村指白鳞洲村,位于沅江西岸,与桃花源的水府阁隔江相对,渔村面积约4平方公里。

每当夕阳西下,沐浴在夕晖中的渔村便成了仙境。

看吧,闲适的村舍变成了金色的村舍,悠扬的炊烟变成了金色的雾缕,而翠绿的树叶在微风摇曳下也一片片闪烁着金光,还有那江水,轻轻漾动着金色的波浪,仿若一条巨大的金鳞鱼在轻轻摆尾。

渔舟归来了,金色的帆,渔人脸上金色的笑,伴着金色的波浪,构成了一幅美仑美奂的图画。

·桃源山景区   

面积约2.5平方公里。

桃源山是道教的圣地,文化的中心。

从西晋到晚明,以桃源山为主的名胜古迹,代有声名。

西晋末叶桃源山上始建桃源观,中唐逐渐扩大,到北宋而称极盛。

这里有潇湘一阁的水府阁,江南一宫的桃川宫,华夏一院的天宁碑院……当您朝圣“桃川香火”之暇,足以尽情领略道宫聚紫、高阁流霞、渔舟唱晚、仙气缭绕的沅湘风情。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