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阴贴吧 您知道嗎?平陰有位提速中國歷史的大英雄
您知道嗎?平陰有位提速中國歷史的大英雄
文 | 展恩華
他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奴隸起義英雄,他率領起義軍轉戰泰山南北、黃河流域、中原大地,一路攻城拔寨,所向披靡,令各國諸侯聞風喪膽。
他就是被荀子稱頌為“名聲若日月,與舜禹俱傳而不息”春秋末期農民起義領袖柳下蹠。
柳下趾,展氏,名雄,亦稱之為柳展雄,咱平陰人。他是展柳先祖之一,被展氏家族稱為“二祖宗”(尊柳下惠為始祖)。又因其是造反的英雄豪傑,曾在泰山佔山為王,所以又稱“展大王”。
古書(包括《莊子》)上說,柳下趾是柳下惠(公元前720年—前621年)的弟弟,這就大錯特錯了。柳下趾是和孔夫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同時代的人,相差一百多年呢!
他們(莊子除外)之所以把他們作為“兄弟”,是站在統治者的立場上說話,拿“聖人”和“盜趾”形成顯明的對比,大有貶損柳下趾之意。
那麽,柳下趾和柳下惠又是什麽關係呢?柳下惠的兒子叫展喜,展喜的兒子叫展莊叔,展莊叔的兒子叫展卓。《展氏家譜》記載:展卓,字孟立,是魯國大夫,不幸遭遇了一場宮廷內鬥。
事情是這樣的:展卓與公子子仲同朝為相,二人交情很好。一個叫南蒯的人叛亂,事敗,汙卓與子仲皆是同謀,被戮滿門。展卓臨難大呼“無辜受戮,天其鑒之,凡我族人,倘有漏網,勿仕宦途。”自此以後,展氏少有為官者。
根據族譜所載,展氏滿門抄斬,唯一一個漏網的是展禽的五世孫展溱。當時,展溱不在都城,住在老家,故能逃過一劫。聽到凶變後,他逃到齊國,改姓柳。(地點在甸柳莊,古名叫柳店莊)展溱有兩個兒子,一個叫展如心,後來他回到了魯國,恢復了展姓。
另一個叫展念祖,改姓柳,叫柳念祖。這個柳念祖就是大英雄柳下趾。他為了不連累整個家族,始終以柳為氏。(這也是柳展一家的淵源,展氏族譜雲:展柳一家,世代莫忘。)
柳下趾不是他的本名,是奴隸主對柳念祖的汙稱。因為古時候有個大盜叫趾,柳念祖又是柳下惠的後裔,所以就叫他柳下趾。
柳下趾之所以造反,是有其原因的。展氏本是魯國貴族,可以南蒯之亂後,淪為了奴隸。那時,正是春秋末期,公卿大夫霸佔了幾乎所有的土地、山林、漁鹽和其他資財,還不準百姓砍樵漁獵。
加之各諸侯國之間戰事連年不斷,征斂無度,致使民生凋敝,生靈塗炭。奴隸和平民衣食無以為繼,到了走投無路的地步。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柳下蹠率領奴隸奮起反抗,發起了轟轟烈烈的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奴隸大起義。
起義的時間,大體在周敬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97年)。這一年,孔子54歲。柳下蹠義旗一舉,就從者如潮。據載“從卒九千,橫行天下,侵暴諸侯,所過之邑,大國守城,小國入堡”,範圍由泰山以南的魯國,到達了晉國、齊國、衛國等地,歷時之長、影響之深,前所未有。
起義沉重打擊了奴隸主的統治,推動了我國歷史從奴隸製向封建制的轉變。由於奴隸主統治階級的鎮壓,起義失敗,柳下蹠也在作戰中犧牲。死後,葬在衛(今濮陽。)這是濮陽把魯人柳下趾看作衛人的原因所在。
柳下趾奴隸大起義,受到了世世代代人民的熱烈擁戴。人們懷念這位傑出的英雄,銘記著他的豐功偉績。在全國許多地區,特別是山東的泰安、濟南一帶廣泛仍然流傳著關於柳下蹠的動人故事。
在柳下趾的老家平陰,建國以前,歷朝歷代年年有“迎送展大王”的古老儀式。
始祖柳下惠倡導和諧,是盛世的楷模;“二祖”柳下趾高舉義旗,是亂世的英雄。他們的處世方式截然相反,但他們對歷史的貢獻卻異曲同工。他們追求的都是一種理想的生活:公平公正、幸福和諧。
(本文作者三口之家,右為展恩華先生)
作者簡介:展恩華,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先後出版散文集《精神家園的守望》、《草廬漫話》、《生命的聖宴》;詩集《平陰吟讚》;長篇報告文學《大地為鑒》《羌山見證》《鑄夢》;報告文學集《叩問大地》;長篇小說《梅莊舊事》等多部著作。長篇小說《梅莊舊事》榮獲濟南市第八屆“文藝精品工程”獎和山東省第九屆“文藝精品工程”獎。長篇報告文學《大地為鑒》(合著)山東省第九屆“文藝精品工程”獎。
【壹點號 山東創作中心】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