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尼古拉斯是什么意思 如何评价尼古拉斯·哈农库特?
如何评价尼古拉斯·哈农库特?
Die Kunst ist die Nabelschnur, die uns mit dem Göttlichen verbindet
“艺术是将我们与神性相连接的脐带”——尼古劳斯·哈农库特
2015年12月5日,就在哈农库特86岁生日的前一天,他出人意料地宣布了退休的决定。晚年的指挥家虽然因为身体健康的原因减少了登台的频率,但是却依然坚持活跃在舞台上,而他的每一次登台对于音乐爱好者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体验。在亲笔写下的致辞中,哈农库特表达了对告别舞台的遗憾。从那个时候起,人们其实已经意识到,大师也许已经时日无多了。果然,仅仅三个月之后,哈农库特在家人的陪伴下与世长辞尼古劳斯·哈农库特简介,这个世界上又少了一位伟大的指挥家。
在过去的半个月里我一直没有写下任何与哈农库特有关的文字,相比在过去几个月里陆续辞世的音乐大师,哈农库特是最让我感到亲近的,我也为此生没有机会现场看到他的演出而遗憾不已。对于国内许多音乐爱好者来说,也许2001年和2003年的两届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是他们对哈农库特仅有的了解,事实上,如果把这两场演出放在新年音乐会的历史中来看,不难发现哈农库特作为唯一的古乐指挥家在演奏风格上的标新立异,但是哈农库特的伟大之处远不止于此。

本真演奏(authentic performance),或者叫复古风格演奏(historically informed performance),是20世纪后半叶的舞台上出现的最轰轰烈烈的运动。工业革命以来,全新的材料与制造技术彻底改变了乐器的音质,专业的音乐学院体系培养出大量演奏员使得交响乐团的编制翻了数番,而浪漫主义晚期开始涌现的专业指挥家们也逐渐将经典作品的诠释方式固定下来。富特文格勒与托斯卡尼尼将浪漫主义大乐团的演奏艺术推向了巅峰,在人们的心目中,这就是古典音乐演奏的唯一答案。
然而本真演奏运动的出现彻底颠覆了人们的固有印象。曾经在巴洛克时期广泛使用的乐器早在19世纪就已经被废弃,巴黎音乐学院甚至以钢琴替代了羽管键琴为由,将院藏的羽管键琴焚烧取暖,堪称音乐史上最愚蠢的行径之一。而在本真演奏运动兴起之后,羽管键琴重新成为了主角,曾经被广泛使用的维奥尔琴、自然号、使用羊肠弦与巴洛克弓的提琴、竖笛家族等被废弃的乐器也重见天日,古乐器的清新气息吸引了一大批厌倦了浪漫主义大乐团的音乐爱好者,本真演奏也从小范围的流行逐渐成为了今日音乐会舞台上的主流风格之一。
1954年,来自荷兰的本真演奏先驱、羽管键琴与管风琴家古斯塔夫·莱翁哈特(Gustav Leonhardt)率领他的莱翁哈特巴洛克合奏团录制了两部巴赫的康塔塔,成为了最早的本真演奏录音之一。在莱翁哈特的合奏团里,哈农库特正是其中的大提琴手,而哈农库特的妻子爱丽丝则演奏小提琴。在此之前一年,哈农库特在维也纳创建了维也纳古乐合奏团(Concentus Musicus Wien),但是这支团体却在成立之后花费了长达4年时间进行学术研究,直到1957年才第一次举行音乐会。在哈农库特的率领下,维也纳古乐合奏团一鸣惊人,很快就成为了本真演奏运动的中坚力量。直到哈农库特去世之前不久,他仍在率领维也纳古乐合奏团演出;大师去世之后,这支乐团的存留与否令人倍感揪心。
除了与自己的乐团合作之外,哈农库特与遍布欧洲的几乎所有顶级交响乐团合作,他将古乐演奏的技法推广开来,改变了人们对很多作品的固有印象;与此同时尼古劳斯·哈农库特简介,哈农库特还十分热衷于灌录唱片,他录制的CD与DVD的种类数以百计。应该说,正是在包括哈农库特在内的一大批本真演奏推动者长达半个世纪的努力之下,人们对许多音乐作品的看法彻底改变了。
愿大师在天国安息。